辛瑞文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方法:選取160例2016年5月到2018年4月醫院接收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使用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為8 0例,對照組為80例。觀察組使用的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對照組使用的是常規西醫治療的方式,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疼痛評分等。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的高于對照組80%,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 2.0±0.5)分,明顯的低于對照組(2.9±0.8)分,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軟骨總容積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軟骨缺損最大徑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研究的方式,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更好的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其臨床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被臨床應用和推薦。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
從一定程度上看,膝關節退行性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變,更多的是出現在老年的群體當中[1]。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功能受限。此種病癥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如果病情不能得到及時的控制,那么就會對整個關節造成不良影響,還會提升致殘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從目前的形勢上看,西醫治療的形勢,只能緩解患者的疼痛,但是卻達不到良好的恢復效果[2]。因此,本次研究探究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希望以此來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數據
選取160例2016年5月到2018年4月醫院接收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使用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為80例,對照組為80例。觀察組使用的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對照組使用的是常規西醫治療的方式,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疼痛評分等。在探究之前,需要提前告知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選擇的這些患者當中,認知清晰,不患有其他的疾病,并在提前知情的情況下,完全自愿的參與本次的臨床研究,并在此作用下,簽訂臨床研究知情書。觀察組的80例患者中,有42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年齡在34歲-74歲之間,平均年齡(52.2±2.6)歲。病例時間在1個月到7年之間,平均的病程為(4.2±2.0)年,其中,左側有22例,右側有36例,雙側為22例。輕度有30例,中度有36例,重度有14例。對照組的80例患者中,有40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年齡在34歲-76歲之間,平均年齡(52.4±2.2)歲。病例時間在2個月到7年之間,平均的病程為(4.3±2.1)年,其中,左側有24例,右側36例,雙側為20例。輕度有26例,中度有30例,重度有24例。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的是常規西醫治療的方式,這里主要是口服塞來昔布膠囊(200mg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J20120063),每天需要口服一次,一次一粒,并在此基礎上,按照規定持續治療5周[3]。
觀察組使用的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觀察組是在常規西醫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加用延郁通絡膏[4]。藥方主要是2250g溫郁金與4500g延胡索。制作的方式是使用6號篩,把藥材經過烘干之后,碾壓成粉末狀。在此常溫的狀態下,調制成糊狀,放置到瓷器當中,三天之后就可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用大約30g藥膏均勻涂抹在需要的位置,并用繃帶纏繞外敷[5]。兩天需要更換一次藥膏,每次用延郁通絡膏外敷于膝關節的時候,還需要構建一定的固定方式,治療的時間為一個月。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疼痛評分等。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6]。治愈,就是臨床癥狀或者生命的特征中完全恢復正常,沒有出現膝關節功能障礙的情況。顯效,就是在臨床的治療當中,出現了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有效,在臨床實踐當中,部分功能得到恢復,可以進行自主的生活。無效,就是在臨床實踐當中,膝關節的功能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或者還有加重的傾向。接著,針對患處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得分越大,疼痛程度也會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軟件對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得到的統計數據用(x±s)來進行表示,用t來對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的檢驗則通過X2,得到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發現,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中,觀察組治愈的為40例,占百分比為50%,顯效的為24例,占百分比為30%,有效的為14例,占百分比為17.5%,無效的為l例,占百分比為2.5%,總有效人數為78例,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治愈的為30例,占百分比為37.5%,顯效的為20例,占百分比為25.0%,有效的為14例,占百分比為17.5%,無效的為16例,占百分比為20%,總有效人數為64例,總有效率為80%。因此,可以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的高于對照組80%,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針對于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對比中,觀察組80例患者中,治療前(6.1±0.9)分,治療后為(2.0±0.5)分,對照組80例患者中,治療前(6.2±0.8)分,治療后為(2.9±0.8)分。因此,在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基本數據沒有明顯的差異,但是在治療之后,觀察組疼痛評分(2.0±0.5)分,明顯的低于對照組(2.9±0.8)分,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兩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和關節軟組織情況對比中,觀察組膝關節活動治療前為(8.22±1.13)°,治療后為(16.19±1.22)°,軟骨總容積治療前為( 978.64±10.45) mm3,治療后為(1086.34±8.45) mm3,軟骨缺損最大徑治療前為(15.19±1.62) mm,治療后為( 10.19±1.17)。對照組膝關節活動治療前為( 8.49±1.18)o,治療后為(11.33±1.51)o,軟骨總容積治療前為(977.94±10.57)mm3,治療后為(1 022.64±6.12) mm3,軟骨缺損最大徑治療前為( 15.21±1.88)mm,治療后為(13.15±1.19)。因此,可以發現,治療前,關節活動度、軟骨總容積、軟骨缺損最大徑比較中,兩組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軟骨總容積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軟骨缺損最大徑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從一定程度上看,膝關節退行性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增生性骨關節炎,多發于老年患者。大多是由于受外傷、骨密度下降、肥胖和勞損等因素造成的。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那么就很容易出現原發性或繼發性退行性改變,然后進一步造成一系列病理變化?,F代醫學主要是使用常規西醫治療的方式,此種方式可以控制患者的疼痛,但是不能較好的治愈。傳統醫學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被歸結為“骨痹”“痹癥”范疇[7]。大部分是由于肝腎虧虛,跌打損傷,風寒濕邪侵襲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式,使用溫郁金和延胡索,來實現良好的活血舒經止痛效果。并且只需外敷,就可以減少不良反應,提升安全性與可靠性,達到補血、利氣、止痛的效果,展現一定的催眠、鎮靜與安定作用[8]。從研究的結果中發現,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的高于對照組80%,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之后,觀察組疼痛評分(2.0±0.5)分,明顯的低于對照組(2.9±O.8)分,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膝關節活動度、軟骨總容積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軟骨缺損最大徑明顯的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研究的方式,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更好的改善膝關節功能,緩解其臨床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被臨床應用和推薦。
參考文獻
[1]苑珍珍,楊召,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退行性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7,15 (03): 84-85.
[2]梁建明,許科銘,粟保元,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80例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8 (12):21-22.
[3]黃三明,王樂臨,曹偉偉,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25 (06): 825-826.
[4]趙立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臟病急性腎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 (12):102-103.
[5]孫匯玲,中西醫結合治療肺心病急性期88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 (04):13-14.
[6]高紅巖,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8,30 (01):118-119.
[7]陳巨鵬,施權峰,陳和平,呂厚忠,黃海樣,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醫院,2017,17 (97): 273+275.
[8]向軍云,謝京平,肖謙,陽之丹,綜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0例療效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