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 齊萬里 崔琪

【摘要】目的:探討KOA經針刺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KOA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玻璃酸鈉注射液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KOA經針刺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針刺;玻璃酸鈉
KOA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易發人群為老年群體,其會導致患者機體活動受限,從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l]。在對KOA開展治療時,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輕軟骨的持續磨損。本次研究就選取KOA患者100例,探討KOA經針刺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00例,男42例,女58例,年齡50~83歲,平均(62.7±4.3)歲,病程l~8年,平均(5.2±1.2)年,包括4l例左膝單側病變患者,40例右膝單側病變患者以及19例雙側病變患者。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且取得患者同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玻璃酸鈉注射液(上海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37,2ml: 20mg)開展關節腔內注射治療,進針點為患者病變肢體髕骨外上緣和外緣中點,在將腔內積液排空后,采用2mL玻璃酸鈉注射液進行注入,每周開展1次治療,共治療5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刺治療,所選取的穴位為患者機體的足三里、陽陵泉、膝陽關、內膝眼、梁丘、陰陵泉、犢鼻和血海穴,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常規消毒穴區皮膚后,在進針后以及出針前,均行針1次,行針方法為平補平瀉法,留針0.5h,每周開展3~5次治療,共治療5周。然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3 療效指標
機體膝關節具備正常功能,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骨關節炎指數(WOMAC)降低2/3及以上,則為顯效;臨床癥狀得以改善,WOMAC降低超過1/3,但不足2/3,則為有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l00.00%[2]。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n (%)]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l。
3 討論
玻璃酸鈉屬于機體軟骨基質和關節液中所具備的重要成分,其可使關節軟應力得到緩沖,并可使關節軟骨表面變得更為潤滑,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使炎性反應得到改善,并使疼痛癥狀得以緩解。
從中醫角度來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痹癥”、“骨痹”的范疇,導致膝骨關節病發生的原因主要為機體年老體衰,肝腎虧虛,關節受到風寒濕外邪的侵襲,導致氣血發生凝滯,無法有效滋養筋骨所致[3]。因此在對疾病開展治療時,原則為補益肝腎、溫陽活血、行氣止痛、疏風散寒。通過本次研究可知,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針刺治療的開展,可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所選取的內膝眼所處的位置在機體膝部髕韌帶內側凹陷中,屬于經外奇穴;通過對犢鼻開展針刺,可達到通絡止痛的作用,其治療膝中痛的效果在《靈樞·本輸》被首次記載[4];陽陵泉被針刺可達到改善膝髕腫痛以及下肢痿痹的功效;陰陵泉被針刺可發揮健脾化濕、益氣生血的功效;血海穴被針刺可發揮通經活血、調節氣血的作用。諸穴配伍,可發揮滋養筋骨以及通經活絡的功效。
綜上所述,KOA經針刺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登,蘇保華,許杰等,術中關節周圍雞尾酒注射在骨性關節炎患者初次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鎮痛中的應用[J/OL].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8 (05):1-4.
[2]訾璐,王玉,周晶冰等,內熱針聯合云克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其對患者IL-1和TNF-a水平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7,12 (12):3124-3127.
[3]范儀銘,郭珈宜,李峰等,中西結合治療中老年患者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2 (12):1703-1706.
[4]覃正仕,黃永光,黃國勤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 3(3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