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捷


【摘要】目的:研究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活髓牙牙體缺損的護理配合。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醫院就診的活髓牙牙體缺損的患者1 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6 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全程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治療成功率,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為( 80.5±4.4)min,少于對照組患者的(102.7±7.6)min(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96.7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3. 87%( 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 3. 5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4. 19%( P<0.05)。結論:對活髓牙牙體缺損的患者,采用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治療,同時采取全程護理措施相配合,能夠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成功率,讓患者更加滿意。
【關鍵詞】CEREC椅旁CAD-CAM技術;活髓牙;牙體缺損;護理配合
牙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牙科疾病,是指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正常牙體硬組織發生結構破壞或缺損,如外傷、齲齒病等。牙體缺損將破壞患者正產牙體咬合能力,同時可能對患者牙周組織、牙齒健康、面部形象等產生影響。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填充治療等方式應對牙體缺損。但由于一些患者不符合充填治療適應癥或牙體缺損嚴重,因而可能需要采取修復手術的方法治療,使用人造修復體,對缺損牙體正常形態加以重塑,進而恢復正常功能[1]。陶瓷材料能和人體良好契合,同時強度大、外形美觀,因而可使用全瓷修復體作為材料。在材料制作過程中,利用CAD、CAM等技術,能極大縮短制作時間,提高治療效果。不過,該技術的應用,對于臨床護理配合有較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醫院就診的活髓牙牙體缺損的患者124例,研究了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活髓牙牙體缺損的護理配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醫院就診的活髓牙牙體缺損的患者12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62例。對照組所選6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在28-65歲,平均年齡為(47.3±3.2)歲;觀察組所選6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在29-67歲,平均年齡為(47.6±3.5)歲。納入標準:均符合活髓牙牙體缺損的診斷標準,牙體缺損面積較大,常規修復方法難以取得理想效果,牙齦距離在4mm以內,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其它口腔疾病,有傳染病史,有根管治療病史,牙根松動。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兩組患者都沒有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
所有患者均采用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治療,使用的器械和材料,主要有全瓷樹脂粘結劑、德國西諾德研磨儀、Dentamerica LITEX695型光固化燈、Cerec3D系統設備、瓷塊等。首先對患者進行口腔檢查,對牙齒狀況加以了解,如有基礎口腔疾病,應對癥處理和治療,痊愈后方可接受治療。對患者口腔進行清潔,相關物品準備齊全[2]。使用顯影粉在患者基牙、鄰牙噴涂,在口腔中置入顯影探頭,對光學印模加以采集。通過計算機處理,對患者口腔基牙、鄰牙、咬合面等數字模型加以獲取,對修復體邊緣線進行制作。對個性化牙體形態加以選擇,根據患者情況相應調整,根據設計圖紙對牙體模型進行制作。對患者佩戴合適后上釉拋光處理。
1.2.2 護理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基礎護理和常規護理,指導患者配合,觀察患者反應等。
觀察組患者采用全程護理配合,①在患者入院之后,對心理狀況加以評估,詢問以往牙科病史,對牙體缺損程度、口腔健康狀況加以評價。通過和患者溝通,了解其內心想法,將治療流程告知患者,對遵醫行為加以評估。對患者不良情緒原因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介紹CEREC椅旁CAD-CAM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告知患者效果良好,叮囑治療中的注意事項及如何配合。對患者疑問耐心解答,以提高配合度與依從性。②對相關用品妥善準備,開始治療前,護士要對儀器設備的功能狀態進行檢查,研磨儀接通電源,觀察運行情況,同時對鏡片情況進行檢查,提前預熱好。還需準備齊全排齦線、拋光條、咬合紙等材料[3]。⑧治療中做好牙體準備工作,幫患者擺放舒適體位,配合醫生操作,將患者牙體部位暴露。在醫生操作中,護士要及時觀察,準確傳遞使用器械和物品。治療期間對患者情況加以觀察,一旦發現不適的情況要及時處理。④牙體預備完成后,核對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信心,采集圖像,做好隔濕處理。在患者口腔置入攝像頭,完成采集印模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護士要隨時告知患者流程進度,避免患者產生焦急情緒。信息采集后錄入電腦并妥善保存,完成后幫患者清潔口腔,讓患者更舒適。⑤準備比色板,對比色號,治療和護理做好記錄。讓患者休息,提前說明后續操作,并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提前準備好瓷塊,及時完成研磨處理,同時注意研磨質量[4]。⑥修復體制作后,準備進行粘接,通知試戴和調整,讓患者牙齦和修復體能夠良好契合。調改和拋光處理后粘接。粘接劑要涂刷均勻。操作完成后,讓患者自行觀看修復效果,詢問是否滿意。告知患者治療后的注意事項,修復體的保養方法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治療成功率,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9.0軟件統計處理,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間為(80.5±4.4)mm,少于對照組患者的(102.7±7.6)min (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為96.7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3.87%(P<0.05)。如表l所示。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3.5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4.19% (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活髓牙牙體缺損,是一種常見的牙科疾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將缺損牙體修補完整,恢復牙齒正常功能。CEREC椅旁CAD-CAM技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修復治療技術,但在治療過程中對于護理配合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相配合,以確保治療效果。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前,對于這種治療技術缺乏了解和認識,可能影響其在治療中的依從性與配合度。所以,在護理配合中,應在治療前向患者詳細介紹治療方法,說明治療效果,讓患者信任和配合[5]。評估患者口腔及心理狀況,全面掌握患者的各方面情況,從而在護理中能夠提高針對性。治療前做好充分準備,儀器設備物品等檢查齊全。治療中做好和醫生的配合,以及對患者的觀察和安撫,避免患者出現較大情緒波動。
綜上所述,對活髓牙牙體缺損的患者,采用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治療,同時采取全程護理措施相配合,能夠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成功率,讓患者更加滿意。
參考文獻
[1]王萍,馬駿馳,胡建等,椅旁CAD/CAM (CEREC AC?)全瓷修復的臨床回顧性研究[J].口腔醫學,2016, 36 (12): 1098-1103.
[2]陳志宇,李雅,董福生等,椅旁CAD/CAM牙合面瓷貼面修復嚴重磨耗后牙的短期臨床觀察[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6 (04):212-216.
[3]田斌,曹文瑾,楊曉林,椅旁CAD/CAM系統制作玻璃陶瓷高嵌體修復后牙牙體大面積缺損的效果[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7,39 (06):705-707.
[4]李晶,李媛,謝金芳等.CEREC椅旁CAD/CAM嵌體/高嵌體修復的短期臨床觀察[J].現代口腔醫學雜志,2017 (05):262-264.
[5]李瑤,陳冬婕,呂泳容等.CEREC椅旁CAD-CAM技術修復活髓牙牙體缺損的護理配合[J].中國醫藥科學,2017,7 (16): 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