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摘要】目的:討論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選取我院接受腹部手術的66例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而后以患者實施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研究組(預見性護理),評價標準:各項治療指標、滿意度指標、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84.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64%,P<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部手術;粘連性腸梗阻;護理
粘連性腸梗阻屬于患者接受完腹部手術后常發生的一種并發病癥,患有該病癥后,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以及腹痛腹脹等不良癥狀,一旦出現該病癥后,應及時就醫,以免患者出現休克等并發癥,該病癥的出現將不利患者疾病的治療,影響預后效果,增加患者與其家屬的心理負擔與經濟負擔,所以,如何在開腹手術后有效的預防粘連性腸梗阻就顯得尤為重要[1]。對此,本文對預防粘連性腸梗阻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與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7年2月一2 018年9月,選取我院接受腹部手術的66例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而后以患者實施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33例。對照組33例,其中男女比例為18: 15,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為(47.0±23.3)歲。研究組33例,其中男女比例為19: 14,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為(47.5±23.8)歲,上述一般資料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預見性護理,詳細護理內容如下:
(1)術前預防干預:術前一天晚上給予患者不保留的灌腸處理,清除患者腸道中的大便或者是積氣,以起到清潔腸道的效果,以免在術中排除的糞便,為患者帶來一定的感染,致使降低手術效果。
(2)胃腸減壓護理:嚴密關注患者引流管的暢通性,以免引流管發生扭曲、折疊以及阻塞等現象,關注患者引流液現狀,若發現有異常現象,應立即通知有關醫生進行解決,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腸壁血液循環情況,減輕患者的腹部壓力,促進腸胃毒素以及細菌的排除。
(3)腹部護理:術后在患者的腹部進行傷口紅外線處理,以促進患者腹部微血管的擴張,提高腸管的血運功能,緩解腸管缺氧現象,以減少滲液量,起到預防粘連性腸梗阻的功效。
(4)康復運動指導: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做一些四肢活動以及下床活動,以適當的運動量來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指導患者進行腹部按摩,每日各按摩2次,早晚各1次,每次20min,以預防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
(5)飲食護理:禁食期間,給予患者必要的腸外營養支持,待其腸胃功能恢復后,給予患者流食類食物,而后根據患者腸胃功能恢復狀況,飲食逐次從流食類食物過渡到日常膳食,在此過程中應保障飲食的清淡與營養性,并循序漸進的進行飲食過渡[2-4]。
1.3 觀察指標
第一,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包括有腸胃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粘連性腸梗阻發生率;第二,觀察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指標,包括有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第三,觀察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有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各項數據均以通過SPSS22.0軟件的計算,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x±s),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為%,用X2檢驗,若P<0.05,說明數據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項治療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84.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64%,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對于進行開腹手術的患者來說,由于開腹手術屬于外科手術中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源的手術形式,致使患者接受完手術后容易導致其出現一定的腸胃炎癥刺激,加之手術的持續性麻醉以及過長的手術切口,也會導致患者出現腸胃功能紊亂以及腸胃麻痹等嚴重并發癥,致使患者在接受完手術很后易出現粘連性腸梗阻病癥[5]。該病癥的出現將致使患者腸內的物質不能得到有效的運行,且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導致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延長術后患者的恢復時間,增加其經濟負擔[6]。本次研究中為降低開腹手術后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病癥的機率,通過實施預見性護理中的胃腸減壓護理、腹部護理以及康復運動指導等一系列護理措施,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據本次研究數據顯示,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治療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84.8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64%,P<0.05;研究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指標(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社會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上述三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預防粘連性腸梗阻病癥的過程中實施預見性護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機率,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周婉婉,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預防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 (84): 271+282.
[2]韓婧,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分析[J].名醫,2018 (09):187.
[3]顧琳琳,預防腹部手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 (17):165.
[4]杜付娟,實施綜合護理干預預防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 (17):172.
[5]艾濤,分析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預防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3):246.
[6]張麗麗,分析綜合護理對腹部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護理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 (52):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