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蘭京
李琳從事幼教工作23年,具有豐富的幼兒園所創辦、管理運營等全方位經驗。她創辦管理的園所先后被評為省級、國家級優秀幼兒園,她個人曾榮獲“全國優秀園長”稱號,并榮獲教育部嘉獎。一直以來,她堅持“當好老師,辦好幼兒園,做卓越幼教人”的夢想,用職業的態度、樸實的作風演繹著一個個感人故事。
寒門英才,艱辛求學之路
李琳,出生于湖北陽新縣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讀小學期間,她因成績優秀多次跳級。父親過世后,為了能供哥哥和她讀書,兩個姐姐放棄了寶貴的讀書機會。對此,她心存感激,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定要考出去。”
1991年,李琳以陽新縣中考總分第三名的成績被湖北省幼師學校錄取。
到了學校,湖北省幼師學校還給她發了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為了節約伙食費,她常從家里帶來腌菜、醬蘿卜絲,還有黃豆。那時候,她一個學期僅有50元生活費。
“我是用紅軍精神來讀書的,能在這所省級中專讀書,對我來說是難得的幸運。”李琳認為。在學校,每天早晨她5點鐘起床,在校園跑步、壓腿,惡補藝體課程。李琳在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她深知自己的不足,鉚足了勁,拼命三郎般地刻苦努力。為了提高藝體課成績,她擠時間到鋼琴室練習鋼琴。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通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李琳終于以綜合成績,包括藝體課在內總分班級第五名的優異成績順利畢業。
初露崢嶸,幸運就業之路
1994年,李琳沒有依照學校的分配,留在武漢市內機關的省級公辦幼兒園任教,為方便日后照顧家人,她打算回咸寧老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武漢卷煙廠咸寧分廠幼兒園正在建設標準化幼兒園。她多方打聽,并進行了實地考察。李琳把成績單、老師的評語、榮譽證書等資料復印好,寫了一封自薦信,寄給了武煙咸寧分廠廠長。李琳得到了廠領導的認可,很順利地找到了工作。
秉承著對幼教事業的熱愛,在工作崗位上吃苦耐勞,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李琳很快就成了單位的業務骨干,深得同事和學生家長的信賴。李琳工作能力強,工作表現突出,不久之后,園領導極力推薦她接任分管教育教學的園長。考慮到自己的經驗有限,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她從教學部門到后勤食堂,再到幼兒保育部門,充分了解幼兒園的每一個相關崗位,并結合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思考。每天下班后,她認真地總結工作中的不足,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幼教人,辦好一所高品質幼兒園”的夢想而奮力拼搏。
一波三折,艱難創業之路
天道酬勤,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在李琳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整個幼兒園不斷健康、穩步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李琳被推舉為武漢卷煙廠咸寧分廠廠長秘書,離開了她心愛的幼兒園教學園長崗位。
都說隔行如隔山,李琳又遇到了新挑戰。針對自己業務上的短板,她買來《秘書學》《會計學》《企業管理》等書籍利用節假日惡補功課,還學習辦公自動化方面的知識。她也慢慢覺察到:幼兒園管理與企業管理很多原理是相通的。
在當秘書的前半年時間,李琳用心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一次煙草行業知識競賽中,她獲得了全市第一名,并作為代表參加了省級競賽,獲得了較好名次。
2004年,咸寧卷煙廠根據上級指示精神進行改革,大批員工下崗。那一年,恰逢咸寧市對她所在的幼兒園進行公開招標,她積極籌備,踴躍參與幼兒園改制競標。經過一輪輪嚴格的考核,她從審查標書到方案演講,再到現場答疑,都順利通過。最后,在評標環節,她的投標方案以21票(評審工作組22人)通過,成功承接幼兒園運營管理。
堅守初心,執著事業碩果累累
或許是幼年時期的經歷,抑或是教育從業者的責任擔當,無論身在何處,李琳一直念念不忘農村地區、貧困地區的孩子。多年來,憑借著她對幼教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堅定信念,融合國際國內先進的教育思想,她大膽創新幼教理念,她創辦、管理運營的幼兒園的業績穩步增長,在業內受到了廣泛關注,同時也贏得了家長們的好評。她先后被評為“咸寧市百位文明市民”、“咸安區優秀共產黨員”、“湖北省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個人”、湖北省“楚天名師”、2015年“湖北省幼兒園卓越創業者”、“全國優秀民辦幼兒園卓越創業者”、“湖北省民辦幼兒園優秀園長”、“全國優秀園長”。
2011至2017年間,她所管理的集團及下屬園所多次被評為市級示范園;并被評為咸寧市優秀民辦幼兒園、湖北省荊楚名園、全國先進民辦幼兒園,是本地區辦園容量規模最大、綜合辦園品質社會評價最高的幼教機構之一。由于其突出的成績和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李琳還受到了教育部的嘉獎。
2017年7月16日下午,幼教行業頂級盛會“世界園長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作為國內民辦幼教行業領軍人物,李琳應邀出席大會并作了主題演講。在會上,她用樸實的語言向幼教同行分享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她介紹說,她憑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新的運營管理模式,通過運用同崗不同酬的園所薪酬體系和幼兒教師激勵政策,用5年時間,讓一所原本只有37個孩子就讀的微型幼兒園發展到700多個孩子就讀的大規模幼兒園。
在本次大會上,李琳根據自己的從事幼教工作23年的經驗,結合大量實物表格、案例,無私地分享給幼教同行。整個會議現場500人的大廳居然擠了800人。
李琳自從事幼教以來, 一直心懷感恩,不忘初心,迎難而上,深深的教育情懷驅使她勇往直前。她從一線幼兒教師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踐行著幼教人的理想與責任。李琳說,當下,整個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革命的風口,未來大數據、服務、終身教育、人工智能會成為商業的主流,幼教行業業已成為金融資本、新興科技競相追逐的新寵;據估計,按照0~3歲的兒童每個家庭每年花費3600元,4~6歲的兒童每個家庭每年花費6000元來計算,到2020年,整個幼教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資深幼教從業專家、教育投資人,李琳更看重的是教育回報社會,更在意的是通過資本、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她一直在努力探尋獨立于企業贏利模式之外的教育贏利,一種基于幼教發展本身,為行業樹立標桿而所提供的無限可能性。
采訪結束時,她說:“我們整個教育體系中幼教是基礎中的基礎,是個人茁壯成長的基石,社會各界要站在教育樹人的角度,給予非常重視!希望整個社會多多關注早期教育(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多關注孩子身心健康,重視孩子心靈成長。”
李琳表示,她的終極目標就是:“堅持做有態度、有溫度、有情懷的貼地行走的幼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