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晟
摘 要:王新法同志是全國脫貧攻堅模范,2017年2月23日他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王新法同志以一個退伍老兵身份義務投身脫貧攻堅,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和廣泛的社會影響,他的成功之處在于以共同富裕觀為指導,真正準確把握了精準扶貧的實質與真諦。當前,要打贏脫貧共攻戰,尤其需要學習王新法精神,學習他的共同富裕觀并切實踐行。
關鍵詞:王新法;共同富裕;脫貧攻堅
2018年1月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決定,追授王新法同志“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稱號。從河北石家莊到湖南石門南北鎮,1000多公里重重關山阻隔,但隔不斷一個懷抱夢想共產黨人的堅實腳步;從2013年到2017年,1000多個日夜凜凜霜風侵襲,但襲擾不了一個退伍老兵扶貧攻堅的堅強決心和意志。王新法,一名共產黨員,一位退伍老兵,在本該頤養天年的時間,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用自己的一腔赤誠乃至生命書寫了自己特別的人生夢想、信念追求,同時也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共同富裕觀,給今天脫貧攻堅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決戰以深刻的啟示。
一、共同富裕是共產黨人的基本價值追求
王新法生前說,他想圓兩個夢,一個就是展示現代軍人的一種精神,那就是奉獻的精神和團隊的精神,第二個夢就是用這種精神來探索一條共同致富的路,為我黨凝聚戰斗力,為政府錦上添花。
馬克思主義者從不隱諱他們對財富的態度,他們認為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最革命因素,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共產主義社會不僅是一個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的社會,還必須首先是一個共同富裕的社會。共同富裕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也必然是共產黨人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必須扛起的責任擔當,必然要把共同富裕作為自己最基本的價值追求。
1953年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指出:“為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力,黨在農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務,就是使農民能夠逐步完全擺脫貧困的狀況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榮的生活。”第一次在黨的正規文獻中明確使用“共同富?!钡母拍?。1985年,鄧小平在《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的講話中闡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012年,黨的十八大又把共同富裕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原則的高度,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勝利。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規定,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堅持。
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八大為全黨全國人民提出的宏偉目標?,F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重點和難點已不在經濟總量的提升,而在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能否如期脫貧乃是我國能否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因此,這一時期更要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要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p>
王新法同志準確把握了精準脫貧與共同富裕的關系,他說:“我到這個貧困村,幫扶的不是哪個人,而是集體。”精準脫貧,固然要精準施策,要有精準舉措,但并不是某一家某一戶的個別“脫貧”,而是不使任一名貧困人口例外的共同“脫貧”;而共同富裕的“共同”,也不是一般意義上寬泛的“共同”,重要的是指貧困人口與總體小康的“共同”。王新法之“共同”有目標,“共同”有側重,通過共同富裕實現貧困人口脫貧,這是王新法同志的扶貧觀,也是他的共同富裕觀??梢?,王新法同志,是真正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觀原旨和內涵的。
二、共同富裕必須依靠共同奮斗
富裕要靠奮斗,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斗。習總書記說:“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的。”不勞而獲的思想是剝削階級的思想,等、靠、要的心態是街頭乞討者的心態。脫貧攻堅,政府和社會有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貧困人口本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走群眾路線,發動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是我黨的傳統和優勢。新中國剛成立之時,我國積貧積弱,是我黨團結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為共和國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實現共同富裕,打贏脫貧攻堅戰,也要走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
人類社會到今天已經進入信息社會時代,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信息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勞動者只有參與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信息化分工,進入現代經濟體系,才能提高勞動生產效益,分享現代文明成果。目前,許多貧困人口之所以貧困,除了災、病等不可抗因素及自然條件差之外,長期游離于現代經濟體系,處在產業鏈低端,生產經營粗放,勞動效益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現代市場經濟大潮中,現有貧困人群都處于顯著劣勢地位,單個的力量更加弱小?!氨娙耸安瘛?,聚集起大家的力量,共同奮斗,共同富裕,才是較好的出路。凝心聚力,共同奮斗,正是許多貧困落后地區改變面貌走向富裕的共同經驗。華西、蔣巷、林州、貴州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都是這樣做的。
王新法同志并不認為他自己是包打天下的英雄,盡管他有軍人的肝膽,也小有積蓄。他聯系了一批老戰友、退伍軍人組建起一個“與民共富”軍人團隊,指揮部就設在薛家村。王新法扶貧攻堅最大的特點就是帶著群眾結團奮斗。修峽河公路,沿線到處是懸崖峭壁,有上萬方巖山需要打鉆爆破,于是他就組織老百姓自己干,雖然費事,但是最終修建成功。成功的奧秘在于老百姓有沒有發動起來,組織起來,愿不愿為共同富裕而共同奮斗。王新法在薛家村4年,先后帶領群眾拓寬村道10多公里,架設橋梁6座,劈山炸石修建山道5公里,翻山越嶺架設管網讓全村人人都喝上了干凈的山泉水,在各種建設中老百姓累計義務投工5800多個。王新法的成功之處在于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共同奮斗。2016年12月,王新法組織成立了湖南薛家村(土家族)共同富裕合作社。他的思路仍然是通過組織群眾共同奮斗實現群眾共同富裕。在王新法看來,共同奮斗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徑。
三、共同奮斗必須力行以公為先
以公為先是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馬克思說:“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睕]有以公為先的品質,共產黨人便不足以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以公為先是團隊的生命,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是如此,一個單位,一個聯盟,一個社團也是如此。以公為先,個體的力量同頻同向,團隊的力量才會倍加倍增,以私為先,個體的力量異頻異向,團隊的力量就會倍減倍削?!白约耗艹鲆环萘Γ捅M量出一份力,搬得起一塊石頭盡量幫著搬。”沒有以公為先的精神基礎,任何需要共同奮斗的事業也干不成,干不好。
或許有的人想不通,有的地方扶貧,分發點扶貧物資常常鬧得村民意見紛紛,薛家村怎么人心就那么齊?薛家村人心齊不是天然的。薛家村的人心齊是受過教育的,是受過感染的,是由王新法精神點燃和引爆的。
2014年3月,王新法到薛家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建“山河圓”烈士陵園,王新法捐出12.8萬元,買了紅綢子和3.5萬株油茶苗。事實證明,王新法這個先進精神支柱的做法是對的。先前這里的村民人心渙散,在王新法的感召下慢慢聚攏來。在復墾過的“山河圓”中,全村男女老少投工投勞,不計報酬,種上了王新法購買的油茶、紫薇,還自發捐贈栽種了3000余株楠木、紅豆杉、八月桂等名貴樹種。
在薛家村4年,王新法出資上百萬,幾乎拿出了他的全部積蓄,他是“花自己的錢,辦群眾的事”。2015年,他被縣里評為“扶貧功臣”,獲得獎金2000元。回到村里,他把歷屆退職健在的村干部聚在一起深情地說:“榮譽是給我王新法的,但創先的基礎是你們打下的,獎金應該獎給你們。”說完這些他倒貼了300元,將2300元平均獎給了在場的23名退職的村干部。在王新法的影響下,薛家村的村民變了,他們開始能吃苦了,能參與奉獻了。王新法感慨:“最難改變的不是群眾的貧窮,最難改變的是我們對群眾的偏見?!?/p>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紀委第三次會議上曾說:“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蓖跣路ㄕf他到薛家村是帶著思想來的,不是帶著私欲來的。王新法改變村民沒有別的方法,只有自己的為民情懷和大公無私的精神。
以自己的大公無私,喚起村民的以公為先,其是王新法同志為群眾共同奮斗找到堅實的思想基礎和保證,也是王新法同志為實現群眾共同富裕找到的必要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當前,人們正進行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后決戰,正處在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勝敗攸關的重要關頭,任務艱巨,責任繁重。學習王新法,就要學習他牢記原旨,不忘初心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追求,學習他將當前的工作任務納入共產黨人長遠的歷史擔當中去的胸襟見識,學習他以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標,以團結、發動、組織戰友與群眾共同奮斗為基本途徑,以大公無私、以公為先的精神品格為基本依據的一整套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
參考文獻:
[1]周勇軍.王新法被追授為“全國脫貧攻堅模范”[N].三湘都市報,2018-01-04(A8).
[2]鄧桂明,孔令芳.王新法:河北老兵自掏腰包幫扶石門貧困村[EB/OL].(2017-02-23)[2018-01-07].http://hunan.sina.com.cn/news/2017-02-23/detail-ifyavvsk2916819.shtml.
[3]習近平.習近平: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EB/OL].(2014-01-14)[2018-01-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1/14/c_11896745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