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尹曉騰
摘 要:本文對英語專業四級閱讀測試的內容效度進行分析,從命題特點、組織特點、題材特點及體裁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歸納總結近五年來的四級考試特點,分析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并對今后的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提出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命題特點;組織特點;題材特點;體裁特點
英語專業四考試(TEM-4,TestforEnglishMajors-Band4),全稱為全國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自1991年起由中國大陸教育部實行,考察全國綜合性英語專業學生。此考試屬于尺度參照性標準化考試,考試的范圍包括基礎階段教學大綱所規定的一至四級除讀音和說的技能以外的全部內容。考試內容涵蓋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面考察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不僅參考人數眾多,而且考試成績在一定程度上被作為繼續進行學業深造的重要評價指標,其社會影響很大。對其內容效度進行研究,不僅對語言測試本學科領域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推動我國語言測試國際化,促進我國語言測試研究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開拓性意義。本研究將從語篇輸入的命題特點、組織特點、題材特點及體裁特點幾個方面來分析英語專業四級的測試的內容效度。
一、命題特點
對于命題特點主要分析語篇的長度、閱讀速度、信息分布和可讀性。語篇長度指一篇閱讀文章所包含的單詞數量。在英語書寫中,詞界經常是指詞與詞之間的空隙。Yang&Weir;提出,試卷命題人應該將閱讀篇章和回答問題所用時間按照1:0.75的比例進行命題。TEM4閱讀部分時間為35分鐘,即閱讀文章14.3分鐘,回答問題10.7分鐘。因此,閱讀速度的計算方法為文章的單詞總數除以閱讀時間,即14.3分鐘。由于信息主要是由實詞傳遞,胡壯麟指出:“內容詞匯代表了一種語言的主要內容”,所以筆者分析了每篇閱讀的內容詞匯比例。作為應用語言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可讀性指理解書面材料的難易程度。為了評價閱讀材料的可讀性,本文采用Flesh公式進行研究,公式如下:RE=206.835-0.846*NSYLL-1.015w/s,其中RE代表文章可讀性,NSYLL指每100個詞語的平均音節數,w/s代表每句話的平均單詞數。因此,基于以上方法,得出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TEM4考試大綱(2016),多項選擇題型的短文理解測試,每篇長度為400~500詞。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中閱讀理解長度從454詞到482詞,平均長度為467.2詞,所有篇章長度均能滿足考試大綱的要求。但是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從篇章長度上看,2014年4月和2016年四月的篇章長度明顯大于等于2014年4月和2015年四月的考試,因此,從篇章長度來講,2014年和2016年的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可能會給學生閱讀帶來一定困難,難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
TEM4考試大綱(2016)規定考生應達到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所要求的:“仔細閱讀的速度為120詞/分鐘”。從表1中可以看出,閱讀速度從126.9詞/分鐘到134.8詞/分鐘,平均閱讀速度為詞130.8詞/分鐘,都高于教學大綱的要求。
根據表1,近5年各試卷閱讀部分內容詞匯比例從70.47%增長為79.62%。近五年的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的內容詞匯都在70%以上,差別不大。因此,可以看出,四級閱讀中信息分布趨于平穩。
從表1可以看出,每次四級閱讀測試的易讀度指數分布于59~69之間,根據可讀性標準,其中有一次測試易讀指數屬于30-50難的范圍,一次測試易讀指數屬于60-70標準的范圍,其他3次測試均屬于50-60較難范圍,是40%的美國本土成人可以達到的閱讀難度。
根據英語專業四級考試大綱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掌握的要求,即“能讀懂難度中等的一般性題材的英語文章和應用文體材料,能基本讀懂國內英文報刊和英語國家報紙雜志上一般性題材的文章”,因此,英語專業四級閱讀測試的難易程度符合考綱及教學大綱的要求。
二、組織特點
鄒申指出語篇輸入的組織特點包括語法特點和語篇特點,同時指出語法特點主要與句子類型有關,而語篇特點主要與凝聚度有關。因此,本文主要從句子類型和凝聚度兩方面分析語篇輸入的組織特點。本文中詳細分析了作為一種連接手段的連接詞。連接詞指起連接作用的單詞、短語、句子等,比如:單詞“and”“or”“because”;短語“in addition to”“to sum up”;句子“That is to say”“whats more”等。
作為一種連接手段,連接詞對文章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能為讀者提供閱讀線索以理解文章。基于這些邏輯關系,考生能夠獲得作者的寫作態度及想法。從表2中可以看出,連接詞在文章中所占比例從2.65%到4.23%,并且在這5份試卷中并無明顯變化。同時,簡單句比較簡單,容易理解,而復合句和并列復合句卻更難。因此,文章中簡單越多,文章就越容易理解。從表2可以看出,簡單句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33.17%降到2016年的26.88%,也就是說試卷越來越難。
三、題材特點
根據考試大綱要求,選擇的閱讀材料包括社會、科技、文化、學習、常識、人物傳記等。近5年的試卷中,閱讀文章關于社會和文化的題材較多,符合考綱要求。題材廣泛,包括關于大學、建筑、兒童教育等方面,均為考生所熟知的日常話題。文章語言自然適當,考生容易理解。然而,大多數題材集中于社會與文化,而科技、傳記、自然等題材文章所占比例很小,而且沒有關于文學、歷史人物的文章。因此,出題者應更關注這些考生所熟悉的材料。
四、體裁特點
近5年的TEM4試卷的閱讀理解中只有描述文和議論文,符合考試大綱以描述文和議論文為主的規定。然而,每份試卷中描述文和議論文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而且體裁比較單一,如:2014年的試卷中分別只出現了1種體裁的文章,不符合考綱“體裁多樣”的規定。因此,出題者應注意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的使用,另外應合理分配各種體裁的文章。
五、結語
基于以上對2012到2016年英語專業四級閱讀的詳細分析,得出近5年的試卷閱讀測試部分符合考試大綱與教學大綱的要求,也就是說英語專業四級考試的閱讀測試部分有很好的內容效度。然而,其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以下針對測試的設計、英語的教學與學習提出一些建議。首先,試卷設計者應注意細節方面的設計。比如:一些閱讀文章要考慮句子長度,還有閱讀文章體裁的合理分配。其次,作為英語教授的主體: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使用構詞法的教學及體裁分析與教學的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其聽說能力。第三,作為語言學習者:學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擴充自己的背景知識,以便適應考試中的各種題材。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楊惠中,Weir CJ.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鄒申.英語語言測試———理論與操作[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