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雄
摘 要:自從2013年我國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區域對全球范圍內的資金吸引力日益增強。筆者從建設PES平臺背景出發,介紹了平臺技術策略、核心數據、平臺功能特色,評估平臺應用及實效,期待未來進一步提升平臺的國際性及開放度,以提升企業國際視野,實現技術進步。
關鍵詞:技術標準平臺;跨語言全文檢索;標準電子版
一、前言
我國電力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國際產能合作成效顯著,資金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能建、中國電建等一批電力企業已躋身國際工程承包商250強。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力市場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其中以技術標準、技術法規為核心內涵的技術壁壘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歐美發達國家憑借其技術標準背后的科技優勢及其技術標準國際化的先發優勢,使美標、歐標等成為國際業主優先選擇的工程建設標準,形成技術標準主導國際電力工程市場的格局。由于中國企業對國外技術標準、技術法規了解不全面、不準確、不充分,這為國際電力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埋下了巨大隱患,讓項目風險變得不可掌控。以技術標準、技術法規為核心內容的中外專業技術信息不對稱問題,是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平臺技術策略及核心數據
(一)平臺技術策略
PES平臺是實現中外電力技術標準數據關聯的動態知識管理平臺。平臺依托跨語言、跨專業的數據關聯與過濾技術,基于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內在專業邏輯,通過建立全球數據源的合作關系精準定位并獲取技術標準、技術法規,以及相關國際工程最佳實踐等專業技術信息數據,對其進行歸納、關聯,并實時動態更新管理,在國際工程項目EPCTOM各個環節中,客觀呈現其相互之間在技術、商務、管理領域中多維度關聯關系。通過PES平臺,提供優質服務,充分滿足會員單位在中外電力工程項目中與標準相關的需求。
(二)核心數據
1.中國電力工程標準體系與有效標準清單
中國電力工程標準體系是一個多層級樹狀結構,以“工程事項”(技術基礎標準、勘測設計標準、采購技術標準、施工安裝、調試及驗收標準、環境與職業健康及安全技術標準、信息技術標準)作為體系的一級要素,按照電力工程“專業類別”設置二級要素,并基于有效標準清單,關聯呈現電力工程項目中廣泛而常用的標準名錄及文本,包括中文標準和外文標準,其所有文本已結構化處理,可支持跨語言全文檢索。根據標準在工程項目的實際應用情況以及標準的版本變化情況,PES平臺實現了動態管理有效標準清單,及時更新已有版本、并持續補充數據,定期發布新版有效標準清單。
2.全球主要電力工程相關技術標準體系
通過研究國際工程中常用的標準化組織官方網站、相關發表文獻、相關出版刊物等權威資源,按技術委員會TC、國際標準分類法ICS等國際通用體系設置邏輯,PES平臺梳理并結構化呈現各標準體系以及與電力工程相關的標準題錄。目前已收錄的標準題錄包括中國標準體系結構4個,中國國家標準(GB)、中國電力行業標準(DL)、中國能源局標準(NB)、中國電力工程標準體系;國際標準體系結構2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外標準體系結構9個,美國混凝土協會(ACI)、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美國焊接學會(AWS)、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巴西技術標準協會(ABNT)、德國標準化學會(DIN)、歐洲標準(EN)以及印度標準局(BIS)。
3.中國電力標準英文譯文正式出版物
PES平臺已收錄在國際合作中廣泛使用的132個常用中國電力行業標準譯文。根據協會制定的標準譯文出版安排,PES平臺將持續增加中文標準譯文的正式出版文本。
4.標準化要素及中外技術標準關聯條款
PES平臺已收錄由業內專家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化要素,以及相關的常用工程圖集(含公式集)和關聯條款。關聯數據涉及專業包括巖土、測量、水文氣象;火力發電工程領域的熱機和鍋爐、動力管道、電氣、土建結構、建筑、總圖、儀表與控制、化學、水工工藝、水工結構、消防、輸煤、暖通以及環保;輸變電工程領域的總圖及建筑、結構,線路專業、變電電氣一次、二次及通信;新能源工程領域的風電風資源、風電土建、風電電氣和光伏專業;火電及輸變電工程建設領域的土建、鍋爐、汽機、電氣、熱控、焊接、調試和輸變電專業。PES平臺實時跟蹤已關聯、比對的中外標準狀態變動,并相應地與行業專家配合,更新已對照條款,以確保動態數據的可靠性。依據用戶具體需求、標準變動情況以及關聯數據生產計劃,PES平臺持續更新標準化要素及關聯條款數據。
三、平臺功能特色
(一)標準數據動態更新管理
PES平臺實時動態維護站內標準數據,通過“New”“即將作廢”等標簽提示標準變更情況,并在標準詳情中顯示“替代”“修訂”“勘誤”等相關變更詳情。動態標準數據庫關聯至PES站內“標準檢索”“條款對照”“標準應用”等功能模塊,確保站內標準數據的時效性、有效性,便于用戶放心使用站內標準數據。
(二)跨語言全文檢索
PES平臺內嵌超過13萬條權威中英雙語術語庫,實現了站內跨語言檢索,通過中文關鍵詞跨語言檢索相應英文標準信息,極大地降低了對外語能力的要求,檢索時無需再為具體單詞拼寫是否正確而煩惱,同時避免因為對于標準體系不熟悉無法找到目標標準。另外,站內標準文本已結構化處理,可支持全文本檢索。
(三)標準體系結構化呈現
PES平臺結構化呈現中外標準體系,方便用戶依照不同標準體系的設置邏輯,特別是按照技術委員會TC、國際標準分類法ICS等設置體系的國外、國際標準體系檢索目標標準。可逐級展開體系結構,呈現相關標準名錄列表,并通過一系列篩選條件最終過濾至目標標準。用戶也可輸入關鍵詞或其他模糊查詢信息,通過一系列基于全文本檢索的篩選過濾條件,快速準確定位目標標準,并可以通過定位功能,精準定位該目標標準所在標準體系中的位置,了解體系中其他相關標準,以便于用戶系統、全面地研究和使用標準。
(四)中外技術標準條款對照
在PES平臺“條款對照”模塊中,可通過關鍵詞檢索、專業分類等篩選條件檢索相關標準化要素,并基于標準化要素,以跨語言條款對照的方式,直觀呈現中外標準對于同一標準化要素的不同規范說明(側重條款差異性),或是與某一標準化要素上下游環節、不同階段的相關規范要求(側重條款關聯性)。通過了解標準之間的差異性和關聯性,可以為用戶在招投標階段時的標準主張,科學進行工程量計算、合理制定工程報價、工程設計階段的工藝選擇、設備采購時的設備選型、工程驗收等多個環節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五)技術標準與工程實踐活動相融合
在PES平臺“標準應用”模塊中,內嵌專業工程邏輯、工程實踐活動體系以及工程領域相關最佳實踐。如在標準應用的“火電”板塊中,結構化呈現了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規范體系,并打通與站內技術標準庫和條款對照庫的連接,實現了基于大火規體系中的專業活動項與相關標準的關聯,通過選擇某一關注標準,即可呈現該標準所涉及的“標準化要素”列表,通過選擇所關注的“標準化要素”可關聯其他相關標準,進而實現標準條款對照。如此便于用戶以“標準串”的方式關聯檢索各專業標準化要素相關的技術標準,提升在具體工程實踐活動中運用標準時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四、PES平臺預期應用實效
企業對于標準的充分理解,是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的基礎,是打造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憑借技術標準構建的市場準入隱形門檻,發達國家的承包商就可以擁有明顯的技術競爭優勢,這種技術競爭優勢甚至可以在國際承包市場上形成局部的、暫時的市場壟斷局面,進而可以獲得局部的、暫時的壟斷性利潤,尤其在一些高技術含量、高經濟附加值的大型國際工程項目的市場競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通過搭建一個以技術標準為核心內容的PES平臺,可以達到以下應用實效:在市場調研階段,為目標市場選擇及規避風險提供依據;在招投標階段,可以高效、準確地研究招標文件要求,特別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并且編制有效標書、實現在談判過程中清晰準確的信息描述及觀點主張;在工程全過程EPCTOM階段,可以如期順利實現項目履約,遇到爭議問題、突發狀況時,能及時地在客觀信息數據支持的情況下高效率、低成本地解決問題。在企業方面,其有助于了解世界范圍內與技術標準信息相關的最佳實踐,建立及優化企業標準;對企業的國際電力項目設計人員而言,有助于跨越國際市場門檻、看清市場規則及障礙、規劃國際市場、定位產品和技術、在國際市場上主張使用中國標準、制定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企業或行業標準以及順利推進國際項目。
五、結語
未來,PES平臺需持續優化界面的用戶友好度,簡化用戶操作方式,提升平臺使用效率以及智能推送精準度。圍繞國際工程項目全活動(EPCTOM)管理目標,通過各種形式,收集用戶直接需求,特別是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具體活動的實際需求和國際市場的熱點問題,直至全能源領域工程全活動相關技術標準數據及關聯數據服務。擴大中外技術標準體系、中外技術標準文本、區域和國別技術法規、中外技術標準條款對照等數據的范圍、數量和專業深度,并實時跟蹤數據源,確保平臺所提供的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實現平臺多語種版本,建立與國際性組織機構的鏈接及合作,提升平臺的國際性及開放度,以提升企業國際視野,實現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