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家國棟梁”是我校的教育宗旨。那么,何為“家國棟梁”?有實力、有知識自不必說,做棟梁之才的前提,還必須要經歷人文的濡養,用人文為自己涂抹靈魂的底色。晚清時期,西方現代學科體系的引入,以形式邏輯的線性思維重新切割了我們的認知版圖,更加精細、高效、縝密。然而,在實現“通人之學”到“專家之學”華麗轉身的同時,以知識為訴求的裙角把人文這個隱秘的靈魂尷尬地掃到了邊緣。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如若真要希望通過教育去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就必須讓人文復位,培養有靈魂的現代人,如此才能實現“培養家國棟梁”的教育理想。
于是,我們提出了“大閱讀”的概念。
閱讀是根本。因為閱讀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精神活動,這種超越時空的心靈交流,使人類成為這個星球上記憶最為超群的生物種群,文明不再為無涯時空淘洗殆盡,而能夠成為基因般的存在,潛伏在字里行間的深處,一代一代延續,直到在某一個時刻,被閱讀者喚醒。閱讀傳承文明,啟迪精神。如無有效的閱讀,恐也難有高效的教育,更難以完成終身化的學習。我們需要通過高品質的閱讀教育,來培養被人文與科學深深浸潤的現代學子,來培養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面向未來的人,從而實現“培養家國棟梁”的教育宗旨。
我校閱讀之“大”,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體現在視野上,是指讓學生的目光不僅觸及暢銷書,更要回到傳統經典的范疇,不止觸及文學類,更要拓展到更廣泛的社會及自然科學范疇。
二是體現在空間上,是指在課堂內外、校園內外,師生與社會共同營造閱讀的氛圍,從而有助于學生重回書香世界。
三是體現在時間上,是指長久、可持續,它一方面是指在學校層面開展持續性、常態化的閱讀教育,另一方面是在學生層面奠定其終生發展的基礎,使其養成終身的閱讀習慣。
四是體現在形式上,是指閱讀方式多樣化,它包括閱讀渠道、閱讀活動、閱讀載體的多樣化。
在人文素養的積淀過程中,“大閱讀”的教育觀無疑是極為重要的進路。它統和各種資源,突破線性的學科體系,喚醒學生的熱情,實現靈魂的注入。它不僅僅為學生應試打下堅實基礎,更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提供了長效的保障。它是如此真切地關注人和培養人,這種活潑、開闊、不拘一格的教育內容與形式,與我校的教育宗旨呼應相和。為此,從校長到教師,從學生到家長,甚至保安與宿管人員,時時、處處、全科、全員——全校上下都積極熱情地參與到了“大閱讀”教育教學工作中。
學校的語文教師,有不少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主題閱讀的嘗試了。他們以自己的閱讀體會引領學生,開設了專門的主題閱讀課,與學生共享共讀?!督饎偨洝贰兜赖陆洝贰墩撜Z》《紅樓夢》《百年孤獨》以及現代派小說和金庸小說閱讀等多元化的閱讀課,深受學生的喜愛。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育方面的探索引起了學校的重視,促使了“大閱讀”的全面實施。學校明確將“大閱讀”作為學校辦學理念,并在制度上給予有力保障。
首先從課程設置上,每周從語文課中劃出一至兩節作為“圖書館閱讀課”,保障閱讀時間。其次是調整考試取向,要求語文科目測試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與平時的“大閱讀”相聯系,以引起學生和教師的充分重視。同時努力拓寬學生的閱讀渠道,如增設每天半小時的讀報時間,在教學區設置漂書臺等,營造一種時時處處愛讀書、可讀書的書香氛圍。
隨著實踐的深入,“大閱讀”探索進一步深化、細化、條理化,最終形成了以主題閱讀為平臺的序列化、動態化的閱讀體系。我們根據學生的學力與身心發展狀況,設計了七年級到高三6個年級的閱讀主題,并據此編寫了導讀讀本《我的青春經典》,對學生“讀什么”做出指導。又出版了閱讀指導用書《大閱讀突圍》,解決“怎么讀”的問題。在學生大量閱讀之后,教師會組織多樣化的活動來反饋、評價學生的閱讀情況,并將優秀的反饋作品集結成冊,編輯為每年一期的學生優秀作品集《讀青春》,并發給全校學生。由此形成了推薦閱讀、主動閱讀、評價閱讀的完整鏈條。
此外,為深化“大閱讀”教育,我們還對課堂形式進行了探索。一是選修課,由各科教師擔任,幫助學生拓展更為開闊的閱讀視野; 二是學生社團活動,依托于閱讀后的反饋形式,成立了讀書社、辯論社、演講社、文學社、話劇社等,讓學生有更好的表達、創作平臺;三是從2014年起,每年開展一次為期五天的“大閱讀”活動周,從全校經典誦讀開始,依托于閱讀的各種創意活動及展示每天在全校各處開展,成為學校每年一度的盛事。
總之,我們希望通過學校的課程改革與整合,幫助學生打通人文素養的“任督二脈”,使學生在閱讀的“點化”下,成為一塊通了電的“電路板”,涌動著青春澎湃而激越的電流,綻放出生命蓬勃而絢爛的光華。
我校“大閱讀”教育開展至今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方面,我們成功營造了一方書香校園,學生在閱讀中獲得了豐富的精神營養,又在活動中提升了聽說讀寫等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教師在整個探索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果,編寫了一批實用而獨具特色的專業書籍,學校申請了市級課題和國家課程基地,極大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此外,學?!按箝喿x”的辦學特色也引起了不少關注,我們承接了從片區到市級再到國家級的各級相關會議,接待了全國各地前來交流學習的很多教育同仁,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也開闊了師生的視野。
當然,我們的探索遠未結束,“大閱讀”在語文組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很多的突破成果,而我們還將探索如何更好地打破學科界限,將全科大閱讀進一步深入推廣下去?!按箝喿x”無邊無垠,我們,將一直在路上。
中國通識教育之父甘陽在《大學之道與文化自覺》的演講中曾經反復強調,對于經典文本而不是概論的研讀,才是人文教育的核心,這些披沙揀金、在歲月中反復淘洗而越見分量的經典,是文化熔爐,熔鑄著我們的文化自覺。我?!按箝喿x”教育活動的目的,本質上也正是希望以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興趣促成學生對閱讀的重新發現,通過廣泛豐富的閱讀內容和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來實現學生思維與心靈的升華。最終,在促進時效甚短的應試目的實現的同時,一切的一切,都將熔鑄在學生更長的生命歷程中,成為他們的一種底蘊與修養,助力于實現人與文化的覺醒。

>> 2017大閱讀節詩詞唱誦會

>>集體大閱讀

>>美人詩化主題活動課現場

>>閱讀后的辯論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