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法》適用于提供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貯存、運輸服務的上海市非食品生產經營者(以下簡稱“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即已經取得貯存、運輸經營的營業執照,為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貯存、運輸服務的經營主體,不適用于從事餐飲配送服務的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物流配送企業。《辦法》規定,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向營業執照所在地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備案。備案有效期為3年,房屋租賃期不滿3年的,有效期以租賃期為準。
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應當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存儲、運輸環節的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預警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強化內部管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應當包括: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訓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員制度、食品安全自查與報告制度、食品貯存運輸過程與控制制度、場所及設施設備清洗消毒和維修保養制度、臨近保質期食品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等八項制度。
1.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存儲、運輸環節的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預警機制,落實崗位責任,強化內部管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2.查驗、記錄和保存義務應當依法查驗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許可證件、營業執照或者身份證件、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檢驗或者檢疫合格證明等文件,留存其復印件,并建立電子化臺賬系統,做好食品和食用農產品進出庫記錄、運輸記錄。相關文件復印件和記錄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6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食用農產品相關文件復印件和記錄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
3.保持貯存、運輸設施設備的清潔與安全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貯存、運輸。
4.加強貯存、運輸過程中溫度、濕度的控制貯存、運輸有特殊溫度、濕度控制要求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應當進行全程溫度、濕度監控,并做好監控記錄,符合保證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等特殊要求。監控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5.加強對臨近保質期食品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的管理在與入庫食品貨主或運輸委托方簽訂食品存儲、運輸合同中,應當明確對臨近保質期食品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的管理責任。存儲、運輸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時,應當如實做好跟蹤記錄。禁止在存儲倉庫內通過重新包裝等手段,篡改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重要信息。發現存在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報告屬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6.掌握食品、食用農產品的存儲動態食品貯存服務經營者應當采集進入庫區的送、提貨者的信息(車輛行駛證、營運證)和送、提貨證明。鼓勵通過建立全程視頻監控,掌握食品、食用農產品的存儲動態。
7.落實運輸隨車附單制度和隨車溫度管控制度食品運輸服務經營者應當落實運輸隨車附單制度和隨車溫度管控制度,并做好隨車溫度記錄。
《辦法》規定,營業執照所在地的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及時將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備案信息錄入信息管理系統。經營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取得備案證明后的3個月內進行現場檢查,抽檢存儲、運輸的食品,建立監管及誠信檔案,并實施日常監督管理。
經備案的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予以注銷:
1.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備案的;
2.一年內累計三次被投訴舉報并查證屬實,違反食品安全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
3.不再符合備案要求,繼續從事相關活動且拒不改正的;
4.嚴重違反市場秩序、交通運輸管理、環境保護、房屋管理等法律法規規定,被相關部門依法終止其經營資格的。
《辦法》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發現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存在食品安全、市場秩序和交通運輸等違法行為的,可撥打“12331”投訴舉報,也可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違反《辦法》的行為,法律、法規和規章有處理規定的,按照有關規定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將相關信息納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由相關部門對違法單位和個人失信行為實施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
同時,《辦法》鼓勵相關行業協會加強對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的食品安全培訓l、指導和服務,并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定期組織綜合評價等手段,引導食品貯存、運輸服務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