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慧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各級各項財稅政策逐步展開。因此,對企業申請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 企業 政策 問題 建議
為了掌握近年來縣域企業申請各級各項政策時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及時整理和總結上級涉企決策部署在基層的落實情況,通過采取數據分析和與部分企業溝通的方式,形成調研報告。本文所說的優惠政策主要指部分支持企業發展財政政策和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一、近幾年平陰縣企業申請財稅政策概況
(一)財政政策方面
由表1可知,2016年與2015年相比總資金有所增長,原因是2015年縣級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延遲到2016年兌現執行,即2015年全部為對上爭取資金。剔除縣級優惠政策影響,從對上爭取資金數額看,2016年比2015年下降339萬元。2017年比2016年下降317萬元,一是2016年縣級優惠政策到位數額里包含了2015年應到位數據;二是2017年對上爭取資金比2016年減少190萬元。從政策內容看,上級中小企業政策占比最高,為35%。中小企業政策以中小微企業融資費用補貼為主,呈現面廣、量大的特點。其次是縣級優惠政策、節能、外經貿政策,均在1000萬元以上。
(二)稅收政策方面
2016年,平陰縣國地稅共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約3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安置殘疾人就業工資加計扣除、節能環保等專用設備抵免等政策優惠企業所得稅2億元;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增值稅優惠3000萬元;出口退稅3622萬元;小微企業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2000萬元。
二、企業申請優惠政策存在的問題
第一,企業特別是小企業能享受到的優惠政策及資金數額相對較少。主要原因:一是企業自身經營效益不好,無法享受稅收優惠;二是找準扶持政策與企業的結合點較為困難。除中小微企業融資費用補貼政策外,絕大多數政策對企業所屬行業、項目內容、項目所屬期、投資額度均有要求,需準備的申報材料也較多,故申報門檻高,多數中小企業無法同時滿足申報條件,被拒之門外。
第二,當前政策工具日益豐富,全面深入掌握政策較困難。目前,這些政策落實除涉及財政、稅務部門外,還需要依靠發改、經信、商務、農業、科技、環保等部門做大量的工作。企業要學習申報扶持政策,需要與多個部門溝通,將分散的政策集中起來,并實行動態管理。
第三,政策從出臺到具體操作落實時間較長。一是政策實施細則出臺較晚,企業只知道政策的大概內容,但不知道如何落實、何時落實。二是政府資金投入時間推后,由原來的對企業的事前補助,逐步轉變為先上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為主要方式。
三、對企業申請優惠政策的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要加強對財稅扶持政策的綜合研究,形成合力,精準施策,培育縣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一是相關部門要擔當履職,擬政策清單,做好政策宣傳,提前做好項目儲備。二是部門間要及時溝通,密切協作,確保扶持政策落地見效。三是各部門應深入企業調研,提高政策與縣域經濟及企業現狀的匹配度。在支持方向上,明確扶持重點和關鍵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做強,發揮帶動作用,吸引中小微企業進入龍頭企業產業鏈條,培育壯大產業集群,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潛力。
第二,加強對企業的引導,促進企業深入研究扶持政策。企業要緊跟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切實做到思路往上轉,措施往上靠,資金往上投。同時,企業還應加強管理,提高業績,增加企業價值,以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另外,企業還應不斷拓寬融資渠道,不但要用好自有資金、政府資金,更應解放思想,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滿足資金需求,提升自身形象,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三,加強財政管理,進一步保障資金使用安全、規范、有效。一是在重大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基礎上不斷擴大績效管理覆蓋面,在預算績效目標指標設立、數據統計上逐步積累經驗。強化績效跟蹤管理,推動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對上級專項資金,建議上級明確績效目標申報要求及格式,組織績效自評和評價工作。二是繼續做好財政監督管理,加強對重點項目資金的管控。通過項目全過程跟蹤,實現對財政資金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清楚企業執行財務制度的情況。重點落實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以及有關財政資金管理辦法,嚴格執行《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嚴肅財經紀律,規范企業財務管理。
(作者單位為平陰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