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將校園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對學生的文化素質進行系統的培養,可是社會對于個人具體能力的要求隨著社會發展的趨勢日益增高。怎樣使小學生在校園學習過程中得到自主與全面的發展,成為時下教育的新課題,是因為當下小學教育對于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明顯不足。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其實也是對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培養,因此借助學習與生活上的契機,科學引導小學生在學習上學會創新、領會合作的意義、學會自我反省,把自身的自我獨立意識慢慢樹立起來,以便自主管理能力的逐漸形成。
關鍵詞:培養 小學生 自主管理能力
所謂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就是小學生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利用集體活動使小學生進行有關自主管理能力的鍛煉與實踐。經過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形成日常班級管理活動的自治能力,對小學生的協調性、自律性也是極好的培養機會。縱觀當前的小學教育,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認知誤區,基本上他們都一致認為成績好可以掩蓋其它一切的能力不足。這樣的思想是可悲又可恨的,這樣強加形式的教育甚至有點畸形,就如大家都熟悉的木桶原理,始終只突出一方面,這對于小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并沒有多大的幫助。多數老師與家長眼里的優秀學生不過只是學習成績比較突出,而他們自身的能力發展卻非常的短板,如某些人已到到大學成年階段,卻連自己的衣服都不會洗,要么干洗店要么攢著拿回家給父母洗。這樣的優秀學生可以說是病態的,當他們走向社會的時候,父母能跟隨一輩子嗎?所以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應當從小學階段就進行培養,對于學生來說,這是負責的教育,對于家長來說這是最好的交代,對于老師來說,這是盡職的最佳表現。因為育人不僅僅是體現成績,更重要的是以后投身社會以后做人的重要內容意義。
我們所說的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其實就是學生通過自身的自律能力對自己的思想、心理與行為規則進行自主管理與約束。在此過程里,學生本身不但是管理者而且也是被管理者,因為他們在進行一切學習及生活活動時要對自己的各種行為進行管理。學生利用這種方式對自己進行自我管理,能自身的優缺點進行充分的了解與認識,進而熟知了解人和人間的合作與交流,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奠定深厚的為人處世基礎。把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提到教學重心日程上,是因為只有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才可以擁有逐漸加強的自主性。再放眼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他們的教育方式都以培養孩子自身的獨立能力為主,因此這些孩子從小就有很強的自主意識與自主管理能力,事實證明,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有較強的抗風險與抗壓力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不但是學生自己進行自主學習,而且還應當把學生聚集團結一起,在有組織有規律的情況下進行更多的交流與學習,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進行更進一步的鍛煉實踐。
小學生自主能力的成功培養對于教學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也是有其重大意義的,通常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活潑好動愛表現的年齡段,因此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是相當活躍與積極的,這時候班級紀律就顯得有些混亂,要有效的管理班級紀律是每個老師都較為頭疼的問題。這時我們可以讓組織學生參與班規班律的討論與制定,通過所有學生的交流討論發言把班規機制健全起來。這樣一來,由于班規是學生自己參與定制的,也算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之一,出于愛護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果,大部分學生都會自主的去遵守班規紀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進行了有效的培養,同時也有效治理了班級紀律,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培養小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關鍵動力在于小學生對自我約束與服務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應當經常在班級活動中建立學生之間的合理競爭,并給予相應的贊賞與激勵。教師還應注意讓小學生明白,他們是以個人榮譽為目標進行的合理競爭,這樣的競爭是具有多樣性的,讓學生盡情的在班級各方面得到活躍,通過活躍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利用良性的競爭活動進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從不同的挑戰與機遇中激發學生的科學競爭心理,對他們這種心理進行正規的引導與鼓勵。
一個班級人數通常都有三四十人,這樣的班級日常肯定有不少瑣碎的事務,單憑教師的一人之力,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圓,可是老師卻可以對小學生進行管理與調度能力的培養,幫助自己把班級各方面事務進行有序的管理。因此,每個班級中都有正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宣傳委員、勞動委員等職務,這些都是老師管理班級的小幫手。再者學生通過勝任這些職務過程中,對于自主能力的培養也是實有奇效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干部應當實行定期的投票選舉的輪換制度,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各種能力的培養。最后教師還應當對班干部進行一些考核表揚措施,對于表現優秀的班干部應當予以嘉獎與鼓勵,為其他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大大的促動了其他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進而促進班級的有序運行。
一個班級的日常運行其實就是對社會生活的縮影,身為班級里的絕對領導管理者,應當具備科學客觀的領導意識與方式。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習慣與思想,讓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得到有效的自主管理能力培養。此外,老師應當注意營造和諧而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是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進行的,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平易近人的感覺,減少對于學習過程中產生的不安與憂慮,體會到班級生活帶來的各種樂趣。老師切勿擺出高高在上的態度,使小學生產生畏懼,進而抗拒班級生活,就更別提培養什么自主管理能力了。
概括而言,在當前的新穎教育模式潮流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是教育的主旨與核心。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實現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就是實現自我思考與自主行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體會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轉換是怎樣的感覺,把從前被動學習、被動遵守紀律等一切被動行為都轉為主動,實現自主管理能力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寇紅.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5,(02).
[2]劉舜芳.我的班級我做主——淺談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
(作者單位:蘭州市城關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