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芹 和洪玉
美國教育教學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這句話充分證明了實踐在知識感悟中的重要地位。
道德與法治課正是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與他們一起體會成長的美好、面對成長中的問題。隨著學生閱歷和能力的增長,如果因循守舊,沿襲一種課堂模式,勢必使他們厭倦,甚至感到可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道德與法治課的生命所在。因此這些年我一直嘗試在課堂上進行情景教學,引領學生進行實踐,幾經(jīng)推敲,開始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了“磨”,經(jīng)過幾屆學生的慢慢實踐,從而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突破,得出必須對學生進行“放手”。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按優(yōu)、良、中、差分為一組,每人獲得不同的內容分工,單獨完成本組分配給自己的任務,在疑難問題、重點問題上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鑒,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組長根據(jù)整理和排序的情況進行分項匯總,并形成有針對性的觀點,教師根據(jù)各組匯總進行評比,一周一匯總,評比出冠軍小組,在班級內展示,讓其他小組借鑒。
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年齡特征,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而設計。因此,我決定不同年級情景教學的方式不同,七年級是領入門的階段,可以給他們制定模式;八年級開始放手,讓他們開始學會獨立完成實踐活動;九年級大膽放開,讓學生自由構建情景教學。列舉教學過程中的幾個片段。如——
【案例一】
七年級下《撐起法律保護傘》
情景教學:
由老師預設好三個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進行展示(這個過程實際上是把講故事變成了課堂劇而已,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凝聚學生課堂精力的作用。)
總之,七年級的課堂實踐活動,大多是是讓學生觀看案例、演示情景的情況進行教學。
【案例二】
八年級上《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本節(jié)課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各種消費者權利在現(xiàn)實中的運用和保護。單純靠老師講解教材收效甚微,必須讓學生去參與、去體會,才能更深刻地做到“懂”和“用”。所以本節(jié)的實踐教學我開始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我決定讓他們對生活中侵犯消費者權利的現(xiàn)象進行調查,調查方式不統(tǒng)一,要寫出調查報告和整改建議,通過這種方式展示這節(jié)課中的某種或某些權利是否受到侵害。
因為考慮到八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畢竟還不是很成熟,因此我在他們活動之前大致介紹了幾種調查時應注意的事項。
最后的結果很讓我欣慰:
一組:運用實地考察的方法,通過走訪家庭成員和學校師生了解他們平時是否遇到過被侵犯的情況,及當時的做法。
二組: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得到一份很好的調查檔案。
三組:收集網(wǎng)上有個侵犯消費者權利的案例以及如何應對侵權行為的技巧和方法。
四組(由本班優(yōu)秀生組成):負責對那三個小組的調查結果進行審批和修改,最后定文。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很好地把消費者權利這個知識點掌握了,而且他們對這種實踐活動的興趣遠遠超上課時看視頻,搞課堂情景。
【案例三】
九年級專題復習《愛》
對于九年級畢業(yè)生來說,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提高,而且經(jīng)過七八年級的實踐課堂訓練,他們對一些基本的情景活動已經(jīng)運用自如,所以我采取了大膽放手的方式讓他們獨立。下學期復習期間的一堂課,我給各小組課下一天的時間整理一個專題,專題來源于初中五本教材內容,主題是《愛》。專題的展現(xiàn)形式要靈活多樣,不可老套,要用實踐活動展示,并且我給他們加大難度,每個專題下面要自己設定題目,整理答案,這對于初中生來說也無疑是一個挑戰(zhàn)。結果學生的做法完全打消了我的擔憂:
一組:親情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本組同學很用心,他們通過圖片、視頻等整理了一些體現(xiàn)親情的故事,通過大家的欣賞和感受去體驗親情。
首先播放視頻公益廣告《FAMILY》,感悟親情,然后齊唱歌曲《父親》感染親情,最后列出自己的問題,情感升華。
二組:師生情
列出新聞素材——一組最美教師事跡,然后設計問題中要求說出你身邊的“最美”教師事跡(要求故事展示),烘托課堂氣氛,并且借此分析教材相關知識點。
三組:友情。小品《哥兒們義氣》
以此提問和教材有關的知識。學生演的惟妙惟肖,情節(jié)完整,既能突出本節(jié)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四組:國“情”。圖片欣賞配歌曲
展示他們這組整理的體現(xiàn)“大愛”的圖片。提出問題,考查有關知識點。最后全組齊唱《愛的奉獻》,課堂達到高潮。
陶行知指出:教科書應是“活的、真的、動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靜的、讀的?!钡赖屡c法治課就應該堅持“在生活中教育,在活動中教育”的基本思路。給學生提供一個個性得以張揚、能力得以發(fā)揮的舞臺,也就是說,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必須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性開展,以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但是我們的教學要巧妙創(chuàng)設符合學情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設計基于教學,適合學生,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使他們在親身實踐和親身經(jīng)歷的過程中有所得、有所感,還要根據(jù)他們自身的特點循序漸進。
通過對自己教學的不斷“磨”,讓學生的實踐性學習真正得到實效。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在教學中要學會對學生慢慢放手,讓他們獨立去飛!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鄭家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