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摘要:歷史故事與初中歷史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了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效率,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嘗試將歷史故事引入到日常教學之中,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的認識。但要在歷史教學中準確運用歷史故事,還有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本文中筆者結合日常的工作經驗對這類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夠對推進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歷史故事 初中歷史 教學 運用
傳統觀念中,歷史一直被當做“副科”來看待,單一、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歷史教學應該圍繞著歷史故事來展開,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各個朝代其實都流傳下了一些寶貴的歷史故事,這些歷史故事已經與歷史融為一體。因此歷史故事也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元素,通過歷史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學生如果對歷史故事進行分析也能夠得到借鑒。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貼近真相原則,即應該確保所選擇的歷史故事能夠最大限度的貼近事實真相,要保證所選擇的歷史故事真實可靠、有據可查,更需要讓其符合初中生的心理接受特征。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的通過歷史故事還原史實,而不能為了突出歷史故事的趣味性對其進行夸大宣傳。其次關聯性原則,即應該確保所選擇的歷史故事與教學目標之間具備明確的聯系性,如此才能夠讓學生實現課本知識與歷史故事之間的串聯,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水平,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以“夏、商、西周的興亡”這節內容為例,教師在講解課本知識之余可以通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幫助學生對這些朝代的滅亡樹立起正確的認識。最后在選擇歷史故事時還應該遵循貼近現實生活的原則。用歷史知識來指導現實生活,是初中歷史教學非常重要的目標之一。故而在運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遵循貼近現實生活的原則,選擇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故事。這才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良好的運用。
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運用更像是一個由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何時運用歷史故事,用何種方式運用歷史故事,都需要老師能夠拿捏準確。具體來說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
(一)合理的情節結構
初中生還處在身心健康的發育階段,對于很多事情的看法往往憑借的是第一印象,因此教師更應該懂得初中生的心理,豐富課堂形式,調動課堂氣氛,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的教學開頭一定要具有特色,像如借助生活中的案例代入教學內容,對于人物的故事情節也應該有層次的進行敘述。可以通過說話的語氣和語調讓學生們緊跟自己的教學節奏,也可以設置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學會獨立思考。合理的情節設置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更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
(二)恰當的運用時機
歷史故事不能僅僅作為活躍課堂氣氛的工具,也能夠引導歷史的學習。歷史內容較為復雜,很多的知識點難以記憶,再加上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我們不能把一整節課都用來講解理論知識,也不能把一節課都用來講歷史故事,而是應該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上課時間是在下午,學生們往往會困倦、沒有精神,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通過歷史故事來導入新課程,在講解“夏、商、西周滅亡”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設置一定的故事情景,在加上重要的歷史情節和歷史背景,讓學生們分角色扮演相應的人物,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們記憶歷史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也有利于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歷史的魅力。教師要把握好歷史情節和歷史故事之間的邏輯性,在保證趣味性的基礎上多設置具有懸念性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的狀態,能夠培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生動的語言藝術
生動的語言藝術是運用好歷史故事的基礎,若是教師的語言蒼白無力即便是再有趣的歷史故事也難以達到其預期的效果。歷史課堂是有限的,我們更應該選擇一些簡單凝練的故事來對學生們加以引導,冗長平白的語言不僅不能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反而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歷史故事能夠反映歷史人物的內心變化,因此教師在講解內容的語調里應該帶有情緒的變化,在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像如在講解外國侵略者入侵中國時可以用憤怒、激昂的語氣,在講解我國圓明園被外國傾略者破壞時可以用惋惜、哀傷的語氣。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也能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正確的道德引導
在歷史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對歷史人物或是歷史情節進行評述的時候,要積極引導學生們學習那些愛國愛民、憂國憂民、舍身救國的優秀品質,摒棄那些賣國求榮、茍且偷生的負面能量,讓那個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在心里構架起善惡的標準。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解歷史知識時應該結合當今時代發展的現狀,要與當下時代的價值觀相契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當今時代下提高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水平不僅是老師關注的問題,也是全社會應該關注的重點。歷史故事是歷史教學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手段,它在歷史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覷。但是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好歷史故事這一手段,既要保證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又要保證不會脫離課本內容,從而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歷史教學的整體質量。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對相關工作的落實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景欣.試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歷史故事的有效途徑[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三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
[2]李艷.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3,(07).
[3]金玲.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2,(19).
(作者單位:大同市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