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樹斌
摘 要: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不但在我國各個區域、各級別人群中蔓延,而且迅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理念。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不僅對大學生擇業就業有積極因素,而且對社會經濟和大學生自身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如下兩方面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途徑進行闡述。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精神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這些都充分說明,創業教育已成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具有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基本原則
1.普及化原則
創業精神是當今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及文化創新有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階段開展創業精神培育工作,是建設創新型大學、實現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有助于大學生群體的全面發展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因此,培養高校應將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貫穿于學生大學校園的生活,貫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終,在學生入學后即開始創業精神的培養,并在大學生的課程體系中融入就業創業課程,激發大學生的潛力,讓這種精神在大學校園里遍地開花。
2.專業化原則
在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過程中,高校要堅持專業化原則,一是要為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構建創業精神領域的理論體系和學科發展。二是要在培養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組織的活動要堅持專業化,即要設置專門的組織機構、進行專業化的管理、聘請專業人士為學生授課,并提供咨詢服務。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沒有指導性地去開展,因為理論與實踐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創業精神培養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更重要。因為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需要理論知識作為基礎,更需要實踐活動才去強化和驗證。高校大學生只有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并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中去,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在實踐中檢驗并進一步發展創業學知識、增長閱歷并積累寶貴的經驗,才能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不斷做貢獻。
二、明確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目標和內容
要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實現大學生以創業精神面對社會的新挑戰,高校首先要對創業精神培養工作進行專業化的管理。所謂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是指高校通過教育、培養、鍛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激發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創業品質,從而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創業能力,創造新價值的教育過程。高校創業精神培養的出發點是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各種文體活動、素質拓展等培養高校大學生敢為人先的精神和越挫越勇的勇氣。
1.樹立正確觀念
將創業精神培養納入高等學校教育目標體系,通過開展創業精神教育,使全校師生轉變創業觀念,對創業精神培養工作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一,創業并不是讓每個高校大學生都去成立自己的公司和單位,而是在自己目前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新的價值也屬于創業;二,高校創業精神培育的工作,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創業觀念。正確地引導大學生的學習觀、擇業觀和就業觀,教師更要改變他們傳統的以成績論英雄的觀念,展現給大學生一種全新的、與高中時教育觀念不同的精神風貌,并且對大學生的考核標準也要有一個全新的規劃、要培養大學生企業家的思維,尤其要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習專業課知識,還要積極開展“三走”活動,即走出教室、走出寢室、走向操場,并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增長閱歷、積累經驗。三,要培養高校大學生將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發展結合起來,通過艱苦奮斗、勤于實踐的能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2.增強創業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學生創業精神培育的目的在于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正確地應用理論。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還要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一是學習能力。在校大學生要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二是要提高創新能力。因為它是創業活動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要在這種能力中培養大學生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思想觀念。三是要培養大學生的交往能力。每一個人存在于社會中,既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又與其他個體聯系,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在這個大整體中交往,需要運用我們的交往技巧,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和對他人的親和力等等。四是要培養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目前,高校內的大學生都是“90后”,甚至還有個別人是“00后”,從小在家里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升入大學之前,很多人沒有在學校住宿過,在進入集體生活的模式后,有一些學生根本不適應,在寢室里、班級中,偶爾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吵起來,也有的學生因為失戀等原因,使自己的情緒不能自拔。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不但要培養大學生的情商和智商,還要培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逆商,隨時能夠承受挫折。
參考文獻
[1]曾獻輝,陳昕.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對策研究[J].山東青年,2014(2)
[2]張暉懷.福建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建議[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16)
[3]于麗.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的探討[J].教育研究,2013(10)
[4]張麗,胡明花.關于我國創業教育內容體系和模式[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8(1)
[5]姬道興.淺析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體系和模式[J].教育與職業,2007(23)
[6]丁峰.高校創業教育實現途徑探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