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忠
摘 要:《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課,要求學生應學會HTML語言文檔的使用,并具備Dreamweaver CS6軟件、AP Div、CSS技術等的綜合運用能力。為了達到高效性課程教學效果,應注重在課程教學內容導入時,采取案例式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方法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相比,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也可更好的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本文,先分析了案例式教學概念,再闡述了案例式教學策略相關問題。
關鍵詞:《網頁設計與制作》 案例式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前言
在互聯網應用技術迅猛發展背景下,逐漸呈現出了網頁設計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此時,為了培養一批高素質網頁設計技能人才,應嘗試引入新型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因案例形式客觀生動且多樣、典型,可更好的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效掌握表單使用、網站創建、流體網絡布局、模板使用等專業知識,成為網頁設計專業人才。以下就是對《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難點的詳細闡述。
一、案例式教學概念
案例式教學,是指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起源于1920年,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提出,當時案例的選擇都傾向于以商業管理真實事件為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實現了對學生課堂討論行為的培養,也讓學生學習成效有所提高。
現階段案例式教學法的特點有三方面:
第一點,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去創造,并學會與他人一起討論某一方案,發表自身見解。最終,取長補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點,引導學生將知識轉換成能力,嘗試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實際問題。
第三點,重視雙向溝通,且不再局限于原有“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狀態,傾向于激勵學生主動理解知識,內化知識[1]。
若把案例式教學法導入到《網頁設計與制作》課堂上,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實踐應用能力,內化課程中Flash動畫、Dreamweaver、圖片制作等多種知識,也可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獨立思考案例中的問題,并發表自己的見解,最終形成一個“教”與“學”相對平衡的課堂氛圍。
二、《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案例式教學策略
1.網頁設計案例選取
在案例式教學法具體應用時,應做好網頁設計案例選取工作。首先,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案例選取時,要做到“精”。即確保每一個案例中都含有若干個知識點,且可解決若干個問題。這樣,便可有效發揮案例的主導作用。其次,在案例選取時,要注意保證網頁整體性、綜合性,而案例數量一般在1-3個。再次,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案例選取時,一定要做到“新”,且確保案例的選取要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是,在追求“新”的基礎上,不能脫離課程知識點。一旦發生盲目追“新”問題,將削弱案例吸引力和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案例選取時,必須能夠保證案例的選擇可以教會學生學會網站開發、網頁設計等基礎知識,并可指導學生完成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實踐。
2.實施案例教學方法
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案例式教學法導入期間,也應嚴格把控整個案例實施過程。例如,某教師在理論性知識教學期間,便采取了案例式教學法,且與學生展開了雙向溝通。
師:同學們,你們有上過學校的網站嗎?
生:有。
于是,教師開始帶領學生欣賞學校的網站,引導學生分析網站首頁。
師:通過對本學校網站的欣賞,你們認為網頁都包含哪些元素呢?
生1:圖片、文字、視頻。
生2:導航欄、超級鏈接、滾動文字、友情鏈接。
師:那這些內容是如何組織在一起的呢?
生:采用布局方法。比如層布局、DIV+CSS、表格布局等等。
待理論知識復習完畢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了3-5人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實踐操作網頁版面首頁的規劃設計,并在首頁版面設計討論過程中,先確定網站的整體風格。包括主色調、文字、背景、導航、模塊等等[2]。然后,鼓勵小組成員,上網搜集網站首頁CSS定義文字、圖片背景色等元素,并與成員間共同探討網頁中圖片、文字、視頻的添加方法和導航欄、友情鏈接的設置問題。最后,運行測試,檢驗實踐操作效果。
等到學生實踐操作完畢后,教師針對這一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說明了學校網站首頁案例的設計必須經過整體規劃、整體風格確定、資料收集、設計制作網頁、運行測試幾個重要步驟,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把控案例式教學法實施過程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教師必須適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實踐操作。
3.科學評價案例任務
在《網頁設計與制作》案例式教學活動具體開展時,強調對案例任務進行科學評價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評價方法選擇時,應盡量選取學習評論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或者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如此,不僅能夠增加師生互動機會,也可讓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對案例中內容的理解程度,對學生加以指導。其次,在評價標準制定時,應注重從多角度出發,將網站構思、網站主題選取、鏈接方式、色彩搭配、背景設計、顏色組合等等,作為主要評價內容,最終以相對科學的評價方式,判定學生案例任務完成情況[3]。除此之外,在案例任務評價期間,也應綜合同學打分、教師打分、自我打分綜合評定分數,客觀反映學生案例學習情況,讓學生積極反思案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逐漸養成良好的網頁設計、制作能力。
結論
綜上可知,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始終停留在教師教學生,學生學什么的階段,不利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在這一背景下,應注重從網頁設計案例選取、實施案例教學方法、科學評價案例任務三個方面入手,將案例式教學導入到《網頁設計與制作》課堂上,讓學生在案例驅動下,內化學習內容,達到高效性知識學習狀態,并嘗試反饋自己對案例教學的認知,積極、踴躍的參與相關內容的學習,達到最佳的網頁設計與制作實踐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陳潔.案例教學法在網頁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4(07):429-430.
[2]郭瑩潔.基于“以賽帶練”的《網頁設計》課程改革研究[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5,37(04):96-100.
[3]程琳,張晶晶,范嚴等.基于“案例教學,競賽驅動”的《網頁網站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2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