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宗峰
摘 要:目前我國國際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國家對政治建設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在政治建設中經濟建設是基礎保障,在我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大環境中,全黨也逐步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經濟管理能力的培養,因此要著重加強黨校經濟管理課程的建設。
關鍵詞:黨校學習 經濟管理 教學模式 分析
中圖分類號:D261.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現今很多黨校的教師都為了適應和響應提高黨校經濟管理課程的教學水平的指示和要求,對經濟管理課程做出了相應的研究和調整。面對不斷發展的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很多難以預測的情況,針對這些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黨校教師應該及時更新和調整授課內容,但是現今我國黨校經濟管理相關課程還是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必要性
1.國內外形勢和環境的因素
我國在建國初期經歷了百廢待興,后在恢復經濟,國家富強的歷程中逐步的探索出符合中國國情,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經濟發展有了空前的盛況,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保持了20多年的穩定高速增長,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我國經濟仍能穩定增長,做到獨善其身。目前,面對經濟新常態中主要表現的經濟增長速度適宜,結構優化、社會和諧能力的現象,黨校經濟管理課程做出相應的調整是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轉入新常態,就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長將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別,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經濟慢速增長的新常態下,要使我國經濟做到穩步推進,實現兩個百年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不斷優化和提高我國駕馭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能力,提高我國的經濟管理水平。在現今的國內外環境與經濟形勢發展趨勢中要求在未來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我們需要一批懂經濟并且善于管理的基層黨政領導干部隊伍。而黨校作為培養和提高我國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素質,培養干部的主要場所,對于經濟管理科的教學水平需不斷的提高,努力做到迎合最新的國內外經濟情況。
2.黨員領導干部需提高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儲備
由于黨校的主要培訓對象是各級政府和機關的主要領導干部,起教學對象比較單一,而且教學對象的性質和只能也較統一。但是因為各級領導干部對已經記管理知識方面額知識儲備和經濟管理能力方面差異較大。我國目前各級主要黨員領導干部可能都具備良好的實踐經驗和優秀的領導能力,但是有些黨員干部可能比較欠缺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分析能力,整理的經濟管理水平不高,有關于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可能還是停留在過去的學習中,有些領導干部還沒有認識到對經濟管理工作在當前形勢下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在黨校的學習過程中,黨校經濟管理教育工作者應該幫助和引導黨員領導干部重視對經濟管理知識的學習。
3.學科的內在建構路徑與地位鞏固
在有關部門的統計結果中表明,各級政府和機關的主要領導干部在黨校學期期間都會選擇經濟管理專業為學習內容,但是在目前社會對黨校學歷教育和文憑有著很多質疑的聲音,這些社會想象對黨校學習有著一定的沖擊,同樣對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數量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對于以前存在的黨校經濟管理專業要求過低,采取寬進寬出的教學特點,使學員畢業時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學員對經濟管理知識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挖掘。為了避免出現此類的現象,鞏固學科地位也是適應新形勢的要求,要求黨校在經濟管理教學中不斷創新,吸引大批的優秀領導干部進行經濟管理知識的行再學習。
二、黨校經濟管理學科教學現狀研究
黨校的經濟管理學科可能叫其他專業類的經濟管理學院開展的課程可能還存在很多不足,存在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規范,缺乏一定的專業性,教學內容與形式可能還是單調,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備。
1.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課堂教學效率低和課堂教學效果低都是教學低效的直接體現。傳統經濟管理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接受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學生沒有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渴望,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課堂教學形式與內容枯燥乏味也是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單一枯燥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開始厭煩課堂學習。傳統的經濟管理教學方式都是以組織教學﹑講授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模式開展。教師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方式也都是通過考試,通過分數來反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些地方的黨校教師還是比較注重經濟管理理論知識方面的灌輸,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的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講述,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還是以老師為主導進行學習,所以為了避免教學速率低下的現象,教師的授課方式要以“學生為主體”展開。
2.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培訓環節缺乏
目前黨校的教師都是畢業以后直接參加黨校授課工作,雖然這樣的年輕教師擁有較好的基本素質,但是他們缺乏實踐經驗,缺乏教學經驗,而且在黨校教師的待遇中出現很多問題,導致骨干教師的流失。
三、完善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案,突顯實踐能力
黨校主抓教育的領導應該做到觀念的轉變,重視和大力支持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性教學。在做到傳授和加強基本理念的同時做到加重實踐課在教學計劃中占有的比重,及時根據更新的教學內容,更新相對應的實踐課,重組實驗內容與課程,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重,實驗單獨設課,增開實驗選修課程。當然同時還要加大相應的對實驗經費和實驗教學設備的投入,進一步完善校內外實驗基地。
2.豐富課程模式,優化課程形式
黨校教師應該及時的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面對黨員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基礎層次不齊的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互助教學形式教學,其內容應該體現多元性和廣泛性。教師應根據學情和職業要求制定合理的分層次性的個性化教學方案。在教學形式上可以做到分組式教學,或者小型模擬課堂等形式來創新教學模式,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選擇合理有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跟好的融入課堂教學,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溝通,做到雙贏和多贏的局面。
在我國經濟欣欣向榮的今天,我國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領導能力和經濟管理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黨校開設的經濟管理課程雖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作為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學習經濟管理知識的重要陣地,黨校就應針對這些問題做好相應的整改措施,爭取做到為黨和國家培養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經濟管理能力的領導干部。
參考文獻
[1]李麗. 經濟新常態下加強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思考[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5, 14(13):135-136.
[2]周忠俊. 關于新時期黨校管理教學的思考[J]. 理論建設, 1993(1):32-33.
[3]張家龍. 關于黨校中的經濟管理教學的思考[J]. 科學與財富,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