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海
摘 要:農村土地流轉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實現我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建立完善的農村土地流轉監管體系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正處于頻繁期,如何發揮出監管主體的作用,對促進農村土地流轉順利進行,保護農民根本利益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村 土地流轉 監管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一、土地流轉概述
土地流轉指的是土地權利變動的一種現象,而不是將土地視為一種商品,其形態變動的過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農村土地流轉可分為不同的層次。例如,從物權的角度進行分析,一塊土地的物權就包括了占有、使用、處分、收益等權利;從所有權上進行分析,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我國的土地所有權也屬于公有形式,包括城市土地國家所有權。土地流轉是要土地使用權與土地所有權相分離,在我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只有通過國家征收才能改變其所有制形式,而《土地法》對租賃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有相當嚴格的限制規定,因此一般我們所說的土地流轉,實際上指的就是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
二、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
1.監管作用履行不到位
雖然我國政府明確出臺了關于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辦法,但是地方政策執行監管政策的力度并不到位。首先,由于人員配備和經費方面的問題,縣鄉兩級政府的監管部門不能做到全面加強監管,土地流轉的明訪活動多,暗訪活動少,不能全面保證土地流轉后不存在改變用途現象,還存在土地流轉監管流于形式的問題。其次,土地流轉的間接監管大于直接監管,直接監管力度不足,由于監管不嚴格,導致有些問題長期不被發現。第三,宣傳組織發動不到位,沒有在鄉鎮村屯形成良好的群眾監管體系,土地流轉監管往往還處在處后監管,事前監管措施不到位。
2.監管機制中的鼓勵機制不足
目前土地流轉監管主要是責任監管,只是在制度上明確了負有監管責任的主本,但是實現履行監管責任人員的積極性不高,這一方面是由于監管責任履行難度大造成的,另一方面反映出缺乏履行監管責任激勵機制問題。首先,上級政府部門無法刺激鄉鎮和村屯有效履行監管責任,基層政府缺乏主動改造相關責任的積極性。其次,基層鄉鎮政府職能部門缺乏必要履職權力,只能采用被動的監管方式,這不僅不利于履行監管職責,而且嚴重打擊了基層土地流轉監管職能部門人員的工作信心。
3.履行監管職責的投入不足
雖然地方政府制度了較為嚴格的土地流轉監管政策,但是對實際政策的投入不足。首先,基層土地交易流轉中心的建設不足,沒有配齊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導致土地流轉中心的職能作用較弱。其次,土地流轉中心的經費保障不足,土地流轉中心由于涉及到的業務量越來越多,導致中心開支不斷上升,面臨經費壓力較大。第三,土地流轉中心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業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嚴重影響了工作正常運轉。
4.責任追究制度不健全
農村土地流轉不僅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同時也沒有建立必要的責任追究制度。首先,對于種種監管不力問題,監管責任不履行的現象沒有更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導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其次,農村土地流轉涉及的糾紛較為嚴重,如果沒有必要的責任追究制度,使違規收益大于違規成本,就會擾亂正常的土地流轉的秩序。為了全面控制農村土地流轉工作,應當進一步加強農村對土地流轉違規問題的責任追究。
三、監管對策分析
1.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相關法律制度
農村土地流轉能否順利進行,法律保障是關鍵,從法律上明確農民對于土地的權益,明確農民對土地的承包權、使用權以及經營權,讓農民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有法可依,并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在土地流轉中的合法權益。在農村土地流轉的發展期頒布與土地流轉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保障農村土地流轉順利進行的根本,也是盤活農村經濟的當務之急。
2.發揮政府對土地流轉的監督引導作用
推動土地流轉的順利發展,不僅要靠法律規范與農戶積極配合,更需要政府的調控管理。農民要想在并不成熟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中流轉土地,政府的扶持和監督引導顯得尤為重要。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正在起步,并不成熟,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阻礙著土地流轉的順利發展。此時政府應該發揮調控引導作用,正確引導農民土地流轉,創設良好環境促進農村土地良性流轉。同時,政府也應該消除對土地流轉的顧慮,通過土地流轉政策宣傳和利弊分析,讓農民理解土地流轉的意義及實際利益,從而讓農民能夠積極主動地依法進行土地流轉。
3.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
農村產權交易是建立在集體產權交易和非國有、非集體產權交易基礎上的產權交易行為。目前,全國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數量不多,尚處于起步階段。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在土地流轉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政府轉變職能,從直接負責處理交易行為中解脫出來,有效地解決政事不分的問題;有利于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體現市場集聚信息、配置資源和價格形成的功能;有利于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平臺,確保交易過程陽光透明。建立規范的土地流轉市場對于土地的健康流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村土地流轉的前提。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就具有了社會保障功能,土地給予了農民更多的安全感,也給予了農民一定的生活保障,如果想要降低農民對于土地的依賴,讓農民能夠自愿進行土地流轉,必須要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5.加大投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在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調節作用的同時,積極搞好宏觀指導和調控工作,制定財政幫扶、以獎代補、農業新項目推廣、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市場信息和流通服務等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并積極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不斷增加對主導產業培植和農產品基地建設的投入。各級各部門要在財政資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貸款、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發展土地流轉的項目,提高土地流轉后的土地規模經營效益,確保如期實現“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規劃和目標。
結語
農村土地流轉形式日漸多樣,雖然增加了農村土地流轉監管的難度,也為農村土流轉監管帶來了新的契機。為了提高農村土地流轉監管工作效率,應當根據農村土地流轉現狀,不斷強化運用科技監管手段,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同時,發揮出監管的作用,促進土地流轉的健康進行。
參考文獻
[1]康國璽. 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和工商資本監管 強化耕地質量保護[J]. 甘肅農業,2015,(15):12-13. [2017-09-13].
[2]崔言輝,吳燦,張傳偉,劉方. 農村土地流轉過程的數字化監管研究[J].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5,31(04):71-75. [2017-09-13].
[3]徐文靜. 論農村土地流轉的行政監管[D].煙臺大學,2014.
[4]陸紅. 政府干預農村土地流轉的法律問題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2.
[5]馮兆卿.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的政府職責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