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玉
摘要: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交通壓力不斷增大,道路橋梁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重要的內容。但是在路橋工程中,由于道路和橋梁施工和使用中的各方面原因,使得道路橋梁的結構很容易遭受破壞,使得結構病害現象非常常見。一旦路橋工程中出現結構病害,就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產生威脅。因此,對路橋工程的結構進行加固,防治其出現病害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對路橋工程的常見病害類型進行論述,并探究加固技術,旨在提升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結構病害;加固技術
引言
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與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堅固性關系密切,結構上的穩定直接影響著工程的使用效果。道路橋梁工程結構上的不穩定往往都是由于其結構上出現松散、腐蝕等問題,這樣的情況也直接導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幾率的上升。所以,要結合當前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分析結構病害的成因,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從而促進我國道路橋梁建設工程的持續發展。
一、加固技術在道路橋梁建設中的重要性
在上個世紀初,我國就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道路橋梁建設活動,但是當時國內在工程技術以及資源條件等方面都十分落后,很多道路橋梁建設工程在質量上都沒有達到相應的建設標準。主要表現在鋼筋直徑較小、配筋率不符合要求等。同時,隨著現代交通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運輸的重量也在不斷提高,一些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交通工程此時就暴露出明顯的結構問題,導致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迅速下降。如果能夠根據不同的工程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結構加固的措施,將會有效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承受能力,同時實現工程穩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全面提高。
二、道路橋梁建設中的常見病害
(一)地基不均勻沉降
在道路橋梁的結構病害中,地基的沉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病害類型,尤其是不均勻的沉降更是加重了道路橋梁工程結構的病害,道路橋梁各處的受力不均勻,長此以往,道路橋梁受到不同程度的拉扯,使得出現結構裂縫,嚴重的會導致路橋工程的徹底倒塌。其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在路橋施工前對于地質的勘測缺乏準確性,設計也存在不合理之處,道路橋梁工程的設計時需要根據地質的具體情況進行的,地質勘測不準確,必然導致設計不合理,最終使得結構病害的出現。二是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不規范,由于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規范等,都有可能導致結構病害的出現。
(二)自然環境
橋面破損、混凝土碳化是由自然環境引起的較為常見的橋梁結構病害。不僅會影響到工程外表面的美觀,還會影響到橋梁結構的穩定性。其原理主要是因為橋面破損后鋼筋會裸露在空氣中,容易造成氧化、生銹的現象發生。此外橋梁結構大多由混凝土澆筑而成,橋面破損后混凝土中的Ca(OH)?成分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CaCO?,降低了橋梁結構中鋼筋混凝土的PH值,再加上大多數橋梁結構中所用鋼筋極少采用防腐處理,鋼筋的抗腐蝕能力微弱,極其容易出現鋼筋腐蝕的現象,進而影響橋梁使用的穩定性,難以滿足正常的使用標準。
(三)路橋鋪裝層產生裂縫
因道路橋梁結構長期的暴露在空氣中,外界環境溫度等會影響道路橋梁的鋪裝層,使其產生裂紋;另外長時間運營中的路橋工程受荷載不均勻的影響,也會出現裂紋;加上隨著當前運輸能力的提升,一些運輸企業經常以超載節省成本,也是路橋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如果施工中對路橋鋪裝層混凝土配合比沒有嚴格的控制,加上不到位的養護,也會使路橋工程鋪裝層產生裂縫。
(四)承載梁兩端出現破損現象
在道路運行過程中,由于運輸承載力不均勻導致道路橋梁工程兩端存在破損現象,端頭破損直接引起道路橋梁伸縮縫的變形,從而降低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在施工設計階段存在漏洞,特別是針對伸縮縫的設計,計算上的細微失誤都會導致工程兩端的破壞;第二,在運行過程中關鍵位置被反復碾壓,導致伸縮裝置失效;第三,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控制好技術的使用方式,導致裝置出現質量問題,從而影響工程整體的承受能力。
三、橋梁工程加固技術
(一)修補裂縫的技術
作為影響橋梁穩定性的主要病害,橋梁裂縫的修補顯得尤為關鍵。裂縫修復的技術有:表面處理、封閉技術、噴涂、澆筑等。①對于一些小的橋梁裂縫通常大多采取表面處理和噴涂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借助防水性的耐用材料進行填充作用。具體的裂縫修補流程可以分為:裂縫處清洗-基層潤濕-防水性材料的涂抹。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較大裂縫的修補則應選擇延展性、防水性較好的伸縮材料進行處理。②澆筑修復技術適用于較大的橋梁裂縫,具體的修補流程可以借助低速、低壓的方法將耐用性、防水性較好的樹脂材料等防水材料進行澆筑。③鋼板粘結也是較為常見的裂縫修補技術之一,修補時先用鋼釘結合樹脂對裂縫處進行加固,而后再借助膨脹螺栓加以壓力,防止裂縫加劇增大。
(二)橋面鋪裝加固技術
在道路橋梁加固中橋面鋪裝加固技術有著較為廣泛地應用,該技術中常用方法主要有下面三種方法:第一,混凝土面板重新澆筑加固法。結合實踐來看,在道路橋梁加固中混凝土面板重新澆筑主要是用在橋面受損面積較大而使得局部修復難以獲得較好的加固效果的情況。混凝土面板重新澆筑加固法應用中首先是要企業把道路橋梁路面鋪裝拆除清理干凈,之后根據最佳配合比攪拌好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時要確保其配合符合要求)進行重新澆筑,隨后在養護完成后即可實現加固目的;第二,局部修復鑿補法。局部修復鑿補法相對應混凝土面板重新澆筑,其所需加固面積較小或者只是一些地方出現鋪裝層破損或脫落的情況。該方法加固中施工企業先要開展鋪裝層表面鑿毛及清理雜物作業,之后在看到內部骨料后倒入混凝土,隨后再用粘結材料或刷上同標號水泥提升新舊混凝土粘結性;第三,橋面補強層加固法。橋面補強層加固法即能夠用在道路橋梁出現裂縫地修復,又可以處理剝離層,并且也可以將梁板承載力及抗彎力予以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施工中道路橋梁會出現結構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可能會造成較大的隱患。對路橋進行有效的加固,既使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還可以使其結構受力性能得到改善,延長使用壽命,所以分析道路橋梁常見結構病害,提升加固質量,可以推動路橋工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夏明.道路橋梁的常見結構病害及加固技術探析[J].四川水泥,2017(10)
[2]黃尚.橋梁樁基加固設計方案探討[J].公路與汽運,2017,33(4):149-152
[3]尹樂樂.試析市政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中質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