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李金融 李佳佳 朱曉寒 馬銘駿 王煜涵 史磊
摘要:本研究基于醫養結合新模式下,對煙臺市基層群眾對于腦卒中的認知度情況進行調研,對群眾普及腦卒中相關知識,同時對于基層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調整分配提供研究資料。
關鍵詞:醫養結合;基層群眾;腦卒中知識;認知度
腦卒中,又名“中風”,是一種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凡是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血流循環障礙和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壞的疾病都可以成為腦卒中[1]。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四高一多”的特點。2012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城市居民死因中顯示,腦卒中位居第3位[2]。煙臺是我國較早邁入人口老齡化的地級市之一,呈現出老齡化程度較高、老齡人口增長較快等特點。截至2016年底, 全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160萬人, 占總人口數的比例達24.5%, 預計到2020年, 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85萬人, 老齡化程度達到27%[3]。從2016年6月開始,一種新的養老模式----醫養結合在煙臺落腳,使煙臺基層的老齡化面貌發生較大改變。
本研究基于醫養結合新模式下,對煙臺市基層群眾對于腦卒中的認知情況進行調研,對群眾普及腦卒中相關知識,有利于腦卒中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時對合理調整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分配提供研究資料。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研隨機選取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東系山村、西系山村、北系山村400戶村民,每戶一人(具有小學以上學歷且具有較好理解能力)為代表參與調查。三個村子毗鄰且人數較多,符合調查要求。
(二)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且經專家認定為有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及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被調查者對腦卒中疾病的了解情況、被調查者對腦卒中疾病預防及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采取一對一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為100%。
二、調查結果
(一)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及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
1.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男性為237人,女性為163人,男為比例約為1.45:1;年齡分布在36~8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8歲,年齡分布最多區段為51~65歲;在被調查的400戶人家中,有高中、中專及以上學歷的僅有68人,初中及以下學歷的為332人,與當地老齡化及青壯年人口流失有密切關系。
2.被調查者及家庭成員的身體狀況
在被調查的400人中,家庭成員或本身現有腦卒中疾病或有過腦卒中病史的有23人(占5.75%),有三高及其他與腦卒中有關疾病的居民有112人(占28%),有其他疾病的為86人(占21.5%),身體健康的為179人(占44.75%)。
(二)被調查者對腦卒中疾病的了解情況
村民們對腦卒中[4]的基本知識了解不夠全面,特別體現在腦卒中疾病的分類及腦卒中疾病的定義、腦卒中的臨床分類、腦卒中常見癥狀、腦卒中的后遺癥等項目了解程度的正確率不足40%。同時,村民們對腦卒中的誘因、腦卒中先兆以及腦卒中的后遺癥等問題的認知不夠全面。
(三)被調查者對腦卒中疾病預防及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
被調查者對腦卒中疾病的預防及康復知識的認知度較差,各項問題的認知度都在30%以下。尤其體現在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復訓練的內容及目的、腦卒中發作后如何進行急救這兩項上
三、討論
(一)積極以多種形式及方法宣傳腦卒中的基本知識
通過組織腦卒中主題的知識講座、以宣傳欄的形式在村中普及腦卒中相關知識、相關政府部門在基層電視臺上播出有關腦卒中的電視節目、投放有關腦卒中的刊物供市民閱讀等形式積極向村民們普及腦卒中的定義、前兆、預警信號、預防措施等基本知識。
(二)加強腦卒中的健康教育做好預防工作
1.加強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主要針對具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或已經患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臟疾病、血脂代謝紊亂患者等。針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要積極治療危險因素,定期進行體檢、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堅持合理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2.加強二級預防
二級預防即針對已經發生過一次或多次腦卒中的患者,給予適當的治療,防止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對于高血壓患者,常用的幾類降壓藥利尿劑、鈣離子阻滯劑、α-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對控制血壓有較好效果。
3.加強三級預防
三級預防是指疾病后造成殘疾應積極開展功能康復,同時避免原發病的復發。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技術如針灸、推拿對腦卒中后遺癥致殘患者功能進行治療。加強對患者進行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心理疏導、咨詢宣教等方面的治療,盡可能恢復或補償患者缺損的功能,增強其社會生活能力。
(三)健全基層醫療保障制度完善基礎設施
《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有序共享,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養老服務業。有關部門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老年人提供日常活動場所,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積極引導老年人運動,積極預防腦卒中及相關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江思思,沈利平,阮恒芳,等.腦卒中患者家庭功能與健康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07):849-853
[2] 劉華玲,時艷霞,朱海萍,何香,肖美芳.中青年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08):981-985
[3] 王遙馳,王博.醫養結合,煙臺率先走前[J].走向世界,2017(39):12-29
[4] 腦卒中.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臺.2018-03-26
基金項目:第十屆山東省大學生“調研山東”社會調查活動;山東中醫藥大學2018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山東中醫藥大學2017年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編號:ZYY2017026)
作者簡介:李菁(1998.1-),山東煙臺人,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級藥物制劑專業本科生。
通訊作者:史磊(1983.5-),山東濟南人,博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