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杰
摘要:眾所周知,各行各業當前發展越來越快。因為我國經濟體制的變更,使得我國各個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發生了一定轉變,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了企業納稅籌劃的新興項目,即在相關法律法規下,以減少企業實際稅類來當作管理主體,通過相關人員對企業納稅的籌劃與經濟活動的規劃,使企業目標超著既定的方向不斷改革與優化的項目。納稅籌劃的實質具有較強的目的性,能夠促使企業納稅籌劃全面開展與實踐,它是推進企業持續發展的有效依據。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營改增
引言
營改增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因此企業必須要實現營改增,這也是順應稅制改革的一種潮流。在企業中從上到下都要提高對營改增的重視程度,科學合理地進行納稅,避免企業出現不良的納稅現象。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是國家稅收實施的一項重要改革,主要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同時也是一種減稅措施。“營改增”就是不再征收營業稅而是改為征收增值稅,與以往的稅收模式不同,在以往的稅收模式中會有一項重復的稅收,在“營改增”以后就可以減去重復的稅收,實質上是減少了企業的稅收,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也從側面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于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營改增背景下企業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作用
優化企業增值稅抵扣鏈條。在沒有落實營改增政策之前,第三產業一般包含在營業稅納稅范疇內,例如交通企業等。而第二產業包含在增值稅范疇內,例如制造企業等。但是,不管是針對交通企業,還是制造企業,都含有一定的業務交叉情況,換句話說,增值稅納稅人在從營業稅納稅人獲取對應勞務的過程中,將無法實現勞務進項稅額抵扣,進而導致抵扣鏈條斷裂情況出現。因此,把第三產業融合到營改增政策范疇內,可以有效防止抵扣鏈條中斷情況的出現,進而實現企業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優化。
三、營改增背景下納稅籌劃方法
(一)準確判斷自身納稅身份
營改增政策下,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對應不同的納稅標準和稅收計算方式,企業根據自身情況,經轉化納稅身份可達到減少稅收的效果。因而對企業來說,要深入了解營改增稅收政策,透徹分析自身實際情況,時刻關注自身營業額數目變動,結合自身發展戰略,以最合適的納稅身份報稅,從而實現減稅目的。企業應明確小規模納稅人及一般納稅人的概念,分析二者不同的計稅標準和方式,同時估測和對比不同身份對應的納稅額,選擇較優方式計稅。假設對比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采用一般納稅人身份的稅收較高,則可通過業務拆分、企業開辦等方式,實現由一般納稅人身份向小規模納稅人身份的轉化,將納稅籌劃的作用充分發揮,以此方式來降低賦稅。
(二)改變傳統思維方式,謀求新式發展
營改增對我國的稅收改革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傳統的經營和管理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企業內部必須要進行改革,不斷重視企業產品的銷售和服務。因此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全面考慮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和潛力,通過深入了解營改增的策略抓住改革的機遇,使企業能夠在改革中發揮自身的優勢,實現管理機制創新。除此之外,企業還要全面、科學地去衡量自身的一些條件,對自身情況進行合理評估,客觀地預測營改增可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不斷增強納稅的意識,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選取優秀的供應商
企業在生產與供應中,產業的不同所對應的供應商也會存在差異,但同樣的是原材料與半成品都需要繳納增值稅,所以諸多企業為了獲取更多利潤,對進項稅額試圖展開抵扣,時常會找一般納稅人企業合作,這主要是因為一般納稅人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從而實現增值稅抵扣的目的,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稅負?;跔I改增背景下,優惠政策還包含低征高扣,相應的進項稅額抵扣范圍不斷加大,從原本的領域擴增至固定資產領域與費用領域中。而在此優惠政策下,企業能夠通過與自身實際相結合,來選取適當的供應商,保障發票具有較強的抵扣率,從而減少應付稅額。比如:A企業在早期運營時是隨機選取的供應商,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要比同行企業少許多,并且需上繳的增值稅也較多,這對于A企業長期發展十分不利。但A企業自從更換了適合的供應商之后,會發現其生產運營的效益有所增長,并且A企業稅負還有所降低,這對于A企業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這便表明了選擇適合供應商的重要性,其是保障企業發票抵扣率、減少應付稅額的基礎。
(四)借由差額征稅有關機制展開銷項稅的核算工作
差額征稅也屬于抵減政策,可以為企業獲得減稅效應,由于企業要對差額征稅有關應用條件展開探究,利用此種方法來減少納稅風險與稅務。例如,有關政策規定,交通運輸業對應的服務對象獲得增值稅發票之后,進項稅額計算一般是依據單據上的金額結合扣除率7%計算的。除此之外,試點企業的納稅人,在供應服務對象相應服務時,需依據國家相關營業稅征收政策規定,把差額征收為營業稅,并對所有獲得的價款與有關價外費用進行扣除,之后在把其交付給非試點企業納稅人,之后將剩余金額能夠當作銷售額來處理?;诖?,對于試點區域中的納稅人,在獲的非試點區域的運費發票時,需對應抵扣銷項稅額進行核算,能夠利用兩種方式展開。把某個一般納稅人當作是研究對象,如果此月含稅之后的銷售額為150萬,該月所獲得的非試點區某個運輸企業開具的發票,含有80萬運費?;诖吮尘跋?,如果通過結合運費金額除率7%來計算要抵扣進項稅額,應該繳納約9.3(150/1.11×11%-7%×80)萬元,若是基于銷售差額當作是銷售額來展開計算,則需要繳納約約6.9萬元〔(150-80)/1.11×11%〕稅費。通過上述兩個計算公式會發現,以差額對銷項稅額進行計算,能夠切實減少需要繳納的金額。
結語
總之,營改增對于我國的稅收機制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面對營改增,企業必須采取相關措施改變財務管理方式,同時企業財務人員也要通過深入研究營改增的策略幫助企業進行合理的籌劃納稅。同時,企業也要抓住營改增的機會,通過創新模式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洪釩嘉.“營改增”背景下制造企業納稅籌劃方法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4)
[2]張曄.“營改增”背景下的企業納稅籌劃方法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2018(3)
[3]尤振新.營改增背景下的企業納稅籌劃方法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