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ERP課程是我國各大高校,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開設最為普遍的課程之一,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ERP課程教學,則更為關注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綜合培養,但目前這項課程開展效果并不明顯,需要對其進行深化改革?;诖耍疚耐ㄟ^對應用型本科院校ERP課程改革的意義與目標進行分析,從教學方法、教學流程、實驗室等方面入手,詳細的論述了應用型本科院校ERP課程的改革方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ERP課程改革
前言:ERP是通過軟件將企業的供銷、產能、物、財、人以及與之對應的增值流、管理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全球化經營模式不斷深化,為ERP的生存提供了巨大空間,ERP的引進拉近了我國與國際的距離,是企業立足于殘酷社會競爭環境的根本。現階段,各大高校,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紛紛利用ERP課程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學習理論知識能力,以期為社會輸送更多人才。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ERP課程改革的意義與目標
(一)意義
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ERP課程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今后走向社會的適應能力,提升實踐操作技能,使其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需求,且ERP課程也是學校發展的需求。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宗旨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在此前提條件下,對ERP課程進行改革,高度重視實訓和實踐環節,突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使高校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不斷增強自身解決問題、處理業務以及實際操作等能力。同時,其改革的意義還可以使學生信息化能力得到全面性的提高,方便學生走出校門之后,能夠立即融入市場,從而滿足中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目標
ERP課程的改革實現了學生、教師以及高校三方面共贏。課程改革主要為實現兩點目標: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借助信息化實驗室,營造一個企業管理的模擬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企業經營模式進行全面系統的學習。同時搭建一個市場環境,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便能夠接觸到它,提升其綜合素質。2)提高教師教學水平。ERP課程中的沙盤實訓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企業各個方面進行了解,如ERP內部的生產管理、制造管理、人資管理、財務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等。這樣教師在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也使ERP課程的專業水平得以提升。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ERP課程改革方法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為了培養應用型人才,對ERP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應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由于ERP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非常難以理解,它涉及到的知識大部分都是與企業生產制造相關的理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案例教學法進行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內容。例如:在講解物料需求計劃時,由于這一部分理論知識的基本思想主要是“在有需求的時候為需求方提供相應需求數量”,它實現的途徑是從產品結構和時間坐標入手。因此,教師可以將圓珠筆作為案例進行講解,將圓珠筆加工周期和產品結構圖畫出來,并將其整合到一張圖上,這張圖命名為“時間坐標上圓珠筆加工順序”。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說明物料需求計劃實現的途徑。2)實踐與理論相結合。ERP課程主要是實驗操作與理論學習,因此,在應用教學方法時,要將實踐與理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講解“ERP含義”時,如果教師僅僅是利用語言文字進行講解,那么學生根本不能理解企業運營中的各種流程。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中利用ERP系統為學生演示一遍,并讓學生在搭建的虛擬環境中進行業務處理,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對ERP含義進行充分的理解,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學習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學流程的改革
在改革教學流程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實驗室開放時間和課堂時間,利用各種任務帶動學生課下學習。其改革主要分為三步走,其一是ERP課程理論教學部分;其二是ERP業務流程的實驗室操作和課程教學部分;其三是模擬ERP課程決策比賽項目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理論授課、單元考試與自學理論三方面。理論授課主要是在課上進行,占據16學時;單元考試占據2學時;自學理論主要是在課下進行,占據32學時;以單元考試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專業教材。第二部分主要包含上機實驗演示和自主上機練習實驗。其中上機實驗演示主要是在課上進行,包含16學時;學生自主上機練習實驗是在課下進行,包含32個學時。第三部分包含學生上機培訓、學生模擬對抗以及參加全國模擬賽事等。這三方面都是在課下進行的,學生上機培訓為32學時;學生模擬對抗為32學時;參加全國模擬賽事為32學時。
(三)實驗室改革
實驗室改革主要是利用商戰沙盤軟件和ERP軟件進行改革。1)在進行ERP實驗課程時,商戰沙盤軟件是政府或者企業真實應用的軟件,可以增加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的互動體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扮演各種企業角色,開展實際操作演練活動,增強學生應用財務報表能力、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對企業運營模式真正的理解。同時在應用這個軟件過程中,可以對企業運營環境進行模擬,在模擬環境中,有企業的各個崗位,如財務崗位、人資崗位、銷售崗位、運營維護崗位等等,學生通過對各個崗位進行模擬訓練,熟悉各個崗位的工作特性。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獨立行動和思考能力。此外,沙盤軟件的應用還可以培養學生心理素質,在進行小組比賽時,通過各個商戰戰術的應用,使學生對商業的各種競爭充分了解,做到“心理有數”。這樣學生可以從容的面對以后的工作。教師在應用這個軟件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學習,使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揮出來。2)ERP軟件包含企業采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人資管理、財務管理等功能模塊。這個軟件包含了企業所有的業務,在ERP實驗課程中應用這個軟件,可以使學生提前適應企業運營模式,為學生步入社會夯實基礎。
結論: ERP課程全面講解了企業經營過程和經營模式,為學生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經過上文分析可知,在對ERP課程進行改革過程中,首先要改變教學方法,以理實結合的模式促使學生更快接受知識;其次要設計教學流程,充分利用學生課下時間鞏固所學知識;最后要對實驗教學環節進行改革,充分利用現代軟件,使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楊建朝,韓亞飛,王生力.開放實驗室平臺下ERP課程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05):204-209
[2]駱瑞玲,陳敏,朱東芹.“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生ERP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05):55-57
2016年度皖江學院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應用型本科ERP課程教學體系改革研究”,項目編號:WJJY-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