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利
摘要:隨著經濟的進步,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也在日益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城市生態環境問題的惡化,不僅影響到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對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生態建筑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運用生態學、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組織建筑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建筑和環境之間成為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能力,以滿足人們居住生活的環境舒適,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因此,現代住宅建筑設計逐漸引入了生態建筑的理念,設計的重點更加重視建筑的環保、舒適以及健康特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關鍵詞: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論
引言
生態建筑所包含的生態觀,有機結合觀,地域與本土觀,回歸自然觀等等,都是可持續發展建筑的理論建構部分,也是環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生態建筑其實也是綠色建筑,生態技術手段也屬于綠色技術的范疇.隨著更多的房地產項目把綠色、生態、節能等概念當做營銷炒作甚至是獲取暴利的工具時,當生態建筑、社區、小鎮、生態城等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涌現時,概念營銷大于建筑本身、甚至魚龍混雜的情況便開始出現。雖然如此,也要嚴格對生態建筑進行指標量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統程序和管理考核辦法。以防止個別開發企業借用生態建筑的名詞愚弄廣大消費者的的行為發生。
一、生態建筑理論的基本特點
(一)以人為本的特點
生態建筑理論主要從人本理論思想出發,要求建筑設計符合人的實際使用需要,滿足人類的長期發展需求,是現代人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觀念下的新型設計思想。①生態建筑理論不是對傳統建筑理論的否論,而是對傳統理論有選擇的繼承,它強調滿足人的當下需求和長遠利益,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要求最大化效益運用自然資源。②生態建筑理論強調的不是無節制的索取,而是有節制的在建筑領域使用自然生態環境資源。③生態建筑理論強調人與自然的平衡,是傳統的以人為中心和以生態為中心理念的結合,更體現出現代建筑設計的主流趨勢。
(二)地域性特點
現代生態建筑理論是建在地理環境基礎上的建筑設計,它要求從建筑所處的實地環境出發,圍繞著地理上的現實條件和獨特自然資源稟賦進行設計。①要根據地域氣候特點,自然地理位置等實際因素進行住宅建筑設計,充分挖掘使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實現自然環境的充分利用。②要從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民俗,文化傳等方面對生態建筑進行考慮,實現生態與文化的良好融合,要從生態角度反映民族特色。③生態建筑是對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進行的綜合設計,是對環境資源的深層次挖掘,更注重使用者對生態建筑的接受性和使用性。
二、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現狀分析
(1)生態建筑設計不符合實際情況。現代住宅建筑的高能耗是主要的問題,隨著住宅建筑規模的增加這種問題提議嚴重,因此在應用生態建筑設計時降低能耗,節約能源是設計的重點。不過很多住宅建筑在設計中過于重視能源的節約,引入了大量的設備技術,資金投入巨大,但是并沒有得到應用的收益,投入收益不均衡,又變相的造成了能源的浪費。(2)生態建筑理論應用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我國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一方面理論知識并不健全,另一方面缺少實踐機會。
三、生態建筑理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一)風環境設計
我們進行建筑設計時,如果住宅設計的不合理,那么會使得建筑物的局部小氣候較差。而我們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已經對風環境與再生風環境的問題進行重識。可現在的情況是,在建筑設計時只會更多的把設計重點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設計上,對外觀的設計及整體的空間設計上。
(二)熱島現象
熱島現象與其建筑的自身環境還有與其氣流的流動具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其與建筑周圍的輻射系統也具有一定的聯系,所以我們在進行住宅設計時對于其建筑的容積與密度,還有建筑過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整個建筑所進行的內外布局,建筑物周圍的綠化程度,還有水景設施等綜合因素進行考慮。我們在建筑設計時必須使用合理高效的綠化方式,對整體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設置,增加建筑區域內的水景設計,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其熱島現象的產生。
(三)日照、遮陽與采光
夏季對于建筑物的影響也較大,其中陽光的直射還有熱輻射,都對建筑物的居住環境具有熱環境的影響。我們所指的遮陽是對建筑物的外在圍護結構進行改造,使其對室內所接受的陽光直射與其輻射量得到減少的過程。最簡單的設計方式就是結合當地實際的情況,對日照的具體信息進行分析。通過對單體住宅的相對關系,應用生態理論的方法來設計。
(四)噪聲和污染的防止和控制
現代城市生活中,生活環境比較復雜,噪聲和污染實際上很難根治,這就需要在住宅建筑設計中通過合理的設計避免或者降低噪聲和污染的影響。首先,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之前,對于住宅建筑所在地區的環境條件進行詳細的調查,尤其是噪音和空氣污染問題,調查周邊的污染源和噪音源。其次,就是解決噪音和污染問題,一方面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解除污染源和噪音源,從而使住宅建筑免受噪聲和污染影響。
(五)住宅建筑布局設計
住宅建筑的布局設計是生態建筑理論應用的重要內容,因為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局部氣候的改善,如果布局設計存在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局部氣候出現惡化問題。住宅建筑的布局設計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例如建筑群的高度、密度,還有就是住宅建筑和周圍環境的和諧等。在住宅建筑布局設計中,首先要對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勘察,尤其是盛行風對建筑的影響,并據此進行建筑布局設計。其次就是要分析建筑群中氣流的流動情況,然后通過對建筑群中各個建筑的布局設計,使局部的氣候得到明顯改善。
結語
總之,生態建筑理論是多種建筑技術結合的成果,它不僅需要先進的建筑設計思想,還要相關的法律法規的鼓勵,從而使現代建筑技術更好的應用于設計實踐。
參考文獻:
[1]宋濤.論建筑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運用[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02:133-159
[2]張耀瓏.建筑與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應用分析[J].住宅產業,2015,11:43-45
[3]梁菲.對生態住宅建筑設計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8):765
[4]朱心一.綠色生態型的住宅建筑設計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20):1032
[1]劉賽群.淺談建筑住宅設計中生態建筑理論的運用[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4(7):29-30
[2]孫超,蔣賽百.生態建筑理論在住宅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