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毛太
一、興海縣創業就業基本情況
興海縣目前擁有青年人數(18至35歲以下的)26312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1.7%,從事創業的青年人數為1171人,創業率為4.5%。其中:青年個體自主創業目前有1079戶,年齡結構為18至27歲約占55.4%,28歲至35歲約占44.6%。知識結構為小學占44%、初中34%、高中3.8%、大中專10.3%、本科占6%、文盲占1.1%。從事的產業項目主要為餐飲住宿業、商品銷售業、制造業和服務業,分別約占21.7%、41.1%、21.7%和20.4%。2014年青年個體自主創業較上年增加127戶,2015年增加194戶,2016年增加321戶,2017年上半年增加184戶。自2014年以來每年增加的青年個體創業戶為上年的6%以上。目前青年創業團隊(企業)有92戶,年齡結構為18至27歲約占43.5%,28歲至35歲約占56.5%。知識結構為小學占17.4%、初中26%、高中31.6%、大中專17.4%、本科占7.6%。從事的產業項目主要為養殖、種植、文化、其他,分別占25%、15.3%、23.9%、35.8%。據分析,青年創業人數較上一年同比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傳統觀念的轉變,使更多的大學生、農牧區青年生活方式的選擇不在局限在計劃編制內招錄或者從事祖輩傳統的生活方式。二是由于農牧區城鎮化的集中定居以及傳統行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過程造成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公領域轉移。三是由于大量高校、大中專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以及政府對青年創業就業的扶持政策激發了青年創業創新的動力。
我縣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為2014年162人、2015年125人、2016年141人、2017年上半年50人。同年就業人數2014年142人、2015年112人、2016年126人、2017年為163 人。就業率分別為87.6% 、89.6%、89.4%、90%。
二、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當前興海青年創業活力有所激發,創業帶動就業有所顯現,每個個體自主創業帶動就業約1至2人,每個青年創業團隊可帶動就業約8-11人,總計估算截至目前 1171戶青年創業帶動就業1907人。但青年創業就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
1.創業資金的短缺和核心技術的缺乏,從事創業方向的趨同是造成創業難的最大因素。青年在創業初期,貸款需求強烈,但由于初創青年“無物抵押”和“無人擔保”,貸款較難。從事企業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且加上本地區從事創業的領域比較集中,如農牧民青年創業主要集中在牛羊、種植、傳統乳制品的銷售領域,大學生創業集中在文印店、民族服飾、文化傳媒等領域內的創業,同質化的創業較能形成規模,卻面臨同行競爭的激烈,切因沒有核心技術和企業流轉的指導,無法實現跨地域銷售。
2.青年擇業觀的偏激和勞動技能少是導致就業難的一大因素。很多未就業大學生在職業的選擇上存在更多訴求,對工作環境、待遇期望較高,對臨時的、階段性的就業不認可,而在農牧區青年普遍存在著文化程度不高,勞動技能欠缺,商業思維不強、適應能力差的現象,無法應對具有技術含量的職業,由此造成就業難度較大。
3.自身定位不準確,缺乏持之以恒的創業精神。沒有系統的創業規劃,普遍在“如何創業”“如何定位自我”等問題上沒有深入研究,很容易形成“三分鐘熱度”,對創業存在盲目性、一時性。
三、建議和對策:
1.爭取政府支持,降低青年創業資金貸款門檻。緩解青年創業的資金難的問題,建立青年創業的專項資金,制定小額貸款的“綠色通道”實施辦法,爭取工商、稅務、衛生、城建等相關部門的支持,簡化行政審批手續 。并適時建立“青創優秀企業動態管理數據庫”,借助青年信用體系建設,積極扶持前景好、帶動能力強、誠實守信的青創企業,適度提高其貸款金額,做好各類優惠政策傾斜。
2.完善培訓體系,提升創業就業綜合素質。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有選擇性的建立“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讓青年掌握一些日常工作中的資金問題、法律問題和代理等問題,降低創業風險,“孵化”更多創業項目,激發創業決心。二是圍繞市場需求在農牧區青年中開展政策知識普及、職業技能、證書培訓等定向定期培訓,提高農牧區青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能力。
3.加大人才引進,加快青創工作創新力度。結合興海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與縣委發展規劃,重點引進民族文化、企業管理、農畜加工等領域人才,為我縣青年創業創新工作方面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