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實
摘要: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將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應用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學生自覺繼承并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中國革命道德,同時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道德的認識。
關鍵詞:中國傳統美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價值
中華傳統美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中華民族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根據時代條件,繼承和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包含其中的傳統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非常重視每個人在人倫關系中的地位及其價值,強調每個人都必須根據規范的要求,來盡自己應盡的義務。中華傳統美德主張在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作是人生諸種需要中最高層次的需要。那么中國傳統美德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為下面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高職學生更好地強化自身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的青年一代肩負著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重要任務和偉大使命,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因而更需要中華傳統美德的塑造和沐浴。強化學生的責任和義務,有利于增強凝聚力,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產生奮進的力量。當前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學生的職業技術的培養,但忽視了學生對人文素養的培育。根據用人單位反饋,現在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比較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不夠、誠信意識不足等現象較為突出。高職學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這種情況的存在,客觀上提醒我們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少年強則國強,早在《尚書.舜典》中就提出了“五教”的思想,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五倫”說,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漢代以后,思想家們為了更好地調整不斷變化著的人際關系,相繼提出了一些新的原則,如董仲舒提出了“仁、義、禮、智、信”,宋代的思想家們又提出了所謂“忠、孝、節、義”四大德目等,不斷強化在人倫關系中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強調責任意識的重要意義。
二、有利于培養提高高職學生的高尚品格
盂子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的根本點就在于人能夠“明于庶物,察于人倫”,即能本著“仁義”行事。荀子說,人之所以能夠保持群體性特征,歸根結底是由于人能夠遵守禮儀,否則人就會由于爭斗而發生禍亂,進而造成彼此分離而變得弱小。從先秦儒家所強調的孔顏之樂,到范仲淹所提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精神已經凝聚成為中華民族一種特有的價值追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就是這種追求在人生價值觀中的體現。
將這種中國傳統美德應用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情感體驗,使每個受教育者成為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人。高職院校中的大學生群體對中國傳統美德的理解不僅不夠全面深入,但與此同時,在高職院校學生群體中,誠信缺乏、說話不文明、不能夠自律自強、享樂人生等現象也大量存在,這些都與高職院校中學生群體的傳統道德素養的缺失有一定關系。
三、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儒家的經典《禮記.大學》中明確提出,“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礎,孔子提倡“修己”、“克己”和“慎獨”,提倡“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更主張“善養吾浩然之氣”。墨家也非常重視修身,強調“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宋明道學家們在修養的“功夫”上更加用力,強調“自省”、“存養”、“克治”、“知恥”、“慎獨”和躬行的重要。中華傳統美德中的精髓是我們民族難能可貴的財富,傳統美德中傳承下來的是經過歷史和人民選擇,是經得起時間實踐檢驗的優秀遺產,傳統美德中的一些精髓在今天仍然具有相當的時代意義。傳統美德中孕育傳承的精神對于塑造當代大學生的優良品性,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提升道德境界和培養完善的人格,具有舉足輕重的巨大影響。當前,當代大學生常不注意自身修的不良現象,時有發生,給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和評價,而這些在高職院校的學生中顯得相對更為普遍和常見。大學生若能夠以一種謙和禮貌、文質彬彬的想象展示自己,將會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得他們未來的前程更加平坦。因此,學習優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學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有利于實現其更好的發展。
四、有利于提高高職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的自律精神;“頭懸梁、錐刺骨”“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鉆研精神;“君子當自強不息”的自強精神等,都是當前青年學生身上缺少的品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得到極大提升,當代大學生中,很多人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獨立自主性較差,對于人生中的一些挫折磨難缺乏必要的抵抗力,因此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和獨立能力也成為高職院校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這些都是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和寶貴財富,也對培養學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品質具有良好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鄭麗萍.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7(2)
[2]張洪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實現[J].職業技術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