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實
摘要: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全面深化改革攻堅進入關鍵時期。“勞模”,顧名思義,即勞動者中的模范。勞模是勞動者群體的領頭羊,勞模體現著一種精神,勞模體現著一種文化。勞模先進事跡的學習和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重勞模、學習勞模、崇尚知識、勇于創新的良好氛圍,從而激發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精神和創先爭優的熱情,有助于促進整體素質的提高。學習勞模精神,不能光是一句口號,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引起共鳴,認識到學勞模、趕先進、講奉獻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勞模精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指出:必須大力弘揚勞模精神,發揚勞模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在談到教育工作中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經濟體系”部分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性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年來,國內很多學者對勞模精神進行了調查與研究,并就研究工具的開發和應用作了很多的嘗試。期刊文獻類成果的主要代表有王宏偉《論勞模精神的內涵和弘揚》、丁建安《簡論勞模精神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韓承敏《勞模精神對青年思想和行為的影響研究》等。王宏偉對勞模精神的內涵進行了研究,丁建安對勞模精神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研究等。此外還有多名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不同地域、不同手段對該地將勞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調查分析。
可以說我國學者對勞模精神的研究,總體來看形勢是可喜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目前僅有一些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來探討勞模精神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對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缺乏全面、系統、深入的研究。另外,對于推進勞模精神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論述,僅僅停留在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事實,缺乏理論性的思考和研究,指導意義也就不夠。本課題力爭在目前研究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剖析勞模精神,并將勞模精神融入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二、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隨著十九大的召開,弘揚勞模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氣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呈現出了新的趨勢和特點,而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因此,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拓展和創新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引導學生形成勞動光榮的價值取向,提高新一代祖國鐵路建設者的敬業精神。
(二)從實踐上來看,激發大學生的勞動熱情,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鐵路志愿者服務活動,提高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弘揚勞模精神培養大國工匠。
(三)從理論上來看,研究該課題,可以推動高職院校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歷史發展時期,踐行鐵路職工的核心價值觀,遵守鐵路的職業道德。
三、如何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足于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遵循高職學生思想動態的基本規律。勞模精神是我國社會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在校園內弘揚勞模精神,推進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以勞模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以勞模精神涵養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
勞模精神是工人階級偉大品格的具體體現,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是我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勇往直前的強大精神力量。勞模精神是關于勞動的理念認知和行為實踐的集中體現,在理念認知上表現為全社會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在行為實踐上表現為勞動者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讓學生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并不斷創新的精神理念。其核心在于不僅把工作當作謀生的手段,而且樹立對工作的敬畏、對事業的專注、對責任的擔當、對質量的執著、對完美的追求,并將這些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包括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職業理念等多個層次,是一種鉆研技能、精益求精、敬業擔當的職業精神。
(二)以勞模精神的主人翁責任感,教育引導學生提升集體意識。
勞模精神是勞模模范身上所體現的優秀品質,具體內涵包括主人翁責任感和艱苦創業精神;忘我的勞動熱情和無私奉獻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是時代主旋律的突出代表。勞模模范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模范群眾的杰出代表。那么將這種精神融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教育引導學生提升集體意識,并有一種主人翁責任感。
(三)以勞模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勞模精神概括為六句話24個字,即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勞模精神同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一脈相承,三者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就是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民族特征,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成了中國精神的時代特征,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以甘于奉獻為核心的勞模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品格特征。勞模精神的提出,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正能量和精神支持。將勞模精神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2014-29(2)
[2]王宏偉.論“勞模精神”的內涵和弘揚[J] .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