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伶伶
摘要:對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關系到國家未來人才的質量。本文分析了遵化市鄉鎮高中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并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政府、學校、家庭、學生四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鄉鎮;高中生
一、引言
中國已進入多元化時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高中生特別重要,因為他們要面對很多和事業相關的抉擇,包括升學、分文理科的選擇,興趣培訓或技能進修的選擇,以及職業的選擇。能夠有效地規劃人生和事業是高中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政府、學校、家長應該為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提供支持、幫助和引導。深入分析遵化市鄉鎮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找出適合遵化地區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途徑。
相關概念界定“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斗目標,并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教育、工作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個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遵化市新店子中學全體學生采取抽樣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380份,回收364份,其中有效問卷350份,有效率96.15%,并對有效問卷進行簡單數理統計。
三、鄉鎮高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
(一)關于鄉鎮高中生的自我認知
通過調查可知,49.43%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這也反映出他們對該學何種適合自己的技能缺少認識。令人欣慰的是,現在鄉鎮高中生對自己的個性還是了解的。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生對自己興趣還是有了解的。因此,應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職業意識,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
(二)關于高中生對專業的認識與選擇
通過表1可見,學生自己選擇專業只占43.14%,且這些學生對將來的職業可能也不是很了解。51.71%的學生表示,選擇專業會考慮家長和老師意見,可見學生受老師和家長影響較大。27.14%的學生沒有考慮過自己的職業目標,他們有嚴重依賴心理,自主意識和能力非常差。學生了解專業的渠道,主要來自學校給學生的資料、老師或親戚朋友介紹,這些渠道有限。所以,學校的重點應放在“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對學生的素質要求”等問題上,這才有益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三)關于鄉鎮高中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
通過調查表明,僅有7.14%的學生較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甚至20.48%的學生從未聽說過職業生涯規劃;約38.29%的學生對未來的職業有過考慮,但從未形成或實施,而3.43%的學生竟從沒有考慮過自己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僅10.86%的學生有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并依據目標制訂了學習計劃,約65.14%的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的目標不明確或沒有考慮。這進一步表明很多鄉鎮高中生不熟悉職業生涯規劃,而且沒有目標。
四、鄉鎮高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對策探究
(一)政府應加強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資金做支持,建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資源庫,出版教學輔助材料,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納入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同時投入大量的資金引進西方先進的職業測評軟件,建立專門的機構設施,培訓大量專業人才,開發教材,進行實驗改革,從而確保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取得實效。
同時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來推動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使處于鄉鎮的高中生能夠更好地與未來職業相對接,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求。
(二)使生涯教育成為鄉鎮高中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科教學活動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主題班會、課外講座等等課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通過教學啟發學生的職業角色認知,引導學生規劃未來目標,培養學生職業理想、職業觀念和職業的生涯發展意識。
(三)轉變家庭教育模式,加強對鄉鎮高中生職業規劃的重視
家長要轉變自己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孩子向多學科,多知識領域邁進,強化孩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的性格,同時尊重孩子自我選擇權利,有的放矢的對孩子進行教育。
(四)增強學生專業選擇的自覺性、主動性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身體發育,性格特點等方面趨于成熟,自我管理的能力
應該得到加強,學生通過自我管理,逐漸培養自身主人翁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充分了解自身特點,取長補短,主動參與學校活動和社會實踐,培養職業規劃能力和職業道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我修養,培養社會責任感,為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汝.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認知現狀與對策研究——以白山市E中學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延邊大學師范學院,2016
[2]蔡琪.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以廣西為例 [D].[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師范學院,2014
[3]屈明才.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與對策———以烏魯木齊市第四十一中為例[D].育人就業社會,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