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文
電氣自動化專業以培養生產第一線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應以情境性教學為主,以理論性教學為輔,突出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實踐活動為中心”和“教、學、做合一”。在專業課教學中,任課教師根據各門專業課的特點,以突出技能教學為主線,以“怎么做”“怎樣做才能更好”為教學過程,把知識傳授與技能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增強教學內容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實踐性。
一、讓知識形象化
電氣自動化專業屬于技能型較強的專業,與專業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能層出不窮。為了讓學生學習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能,在教學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實物和最新的產品,但由于學校現有的條件限制,相關的設備和產品得不到及時的更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大量的圖(圖片)、實物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蹊徑。讓學生通過圖片、實物親身感受。如在c650普通車床電路故障排除項目實訓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現有的實物給學生講解和實踐操作,也可以通過網絡和產品介紹資料等渠道收集到不同產品的圖片,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實物的結構、不同器件的結構等,讓學生從觀察維修人員的操作過程中得到啟示,并能學習他們的維修經驗。體現出“看著機器教機器”“開著機器做產品”的現代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求知,實現了教學與實踐操作的零距離對接。
二、讓知識層次化
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中,對理論知識的教學要做到“淺”,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聽懂即可;對操作技能的教學要做到“深”,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操作,又要教會學生為什么要這樣“操作”,還應教會學生如何操作更加“科學”“合理”。如:在洗衣機原理與維修課程中,“洗衣機不能進水”是一個常見的故障。教師只需要簡單地介紹不同種類洗衣機的進水系統,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實物自己找出進水的管路;特別是進水電磁閥的結構、工作原理等可以不講,只需要通過實物讓學生認識進水電磁閥及其功能、如何工作的即可。需要深入學習的是進水電磁閥的故障有哪些、如何進行檢測和判斷等。
三、讓知識技術化
在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并重,以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帶動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達到以技促理,以理促技的效果。將傳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綜合運用的“三段式”教學法柔和在一起,相互促進。在電冰箱原理與維修課程教學中,通過“如何判斷制冷劑鋼瓶中存裝的是哪一種制冷劑?”的教學項目,讓學生掌握制冷劑的特性。因為,學生要判斷,必須要掌握這兩種制冷劑的特性,非常自然地引出了理論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介紹、閱讀資料、網上查詢等方式來了解。又如:在電冰箱原理與維修課程中,教師在介紹了“ptc、重錘式啟動器”后,學生自然地聯想到“如何來檢測這兩個器件,這兩個器件發生故障時的現象是什么?”等,促使學生想辦法進行檢測,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能不斷地促進學生對操作工具的使用能力等。
四、讓知識適度化
以往教學中,教師主要把介紹理論知識作為重點,枯燥的專業術語、深奧的工作原理,往往使學生“云里霧里”,學生普遍反映所學的理論知識不夠實用,難懂,這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對理論知識的教學做到了“適度”,滿足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所需要的“度”即可,達到簡單、高效的目標。
五、讓知識目標化
學習實踐操作技能是中職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職業院校學生的“立身之本”。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專業技能的拓展,體現出了適應當地經濟發展需要和學生需求的特點。學生對學習專業技能有非常強的“欲望”,我們在教學中突出技能,以技能教學為主線,強調操作技能的培養,以達到會“操作”、會“維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