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哲學家黑格爾把方法比喻為耕地的犁。革命家毛澤東把方法比作過河的橋或船。生物學家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有關于方法的知識”。教師的教學既是科學,又是藝術。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是完全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使用自己有把握的、有效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創造有效的、有創造力的教學方法。而情境教學法是在現代教育培養全面型人才理論指導下創新的教學方法。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創設英語教學情景,我想從以下幾點談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景的嘗試。
一、制造問題,創設教學情境
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就要制造問題,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變得更積極,主動,從而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創設問題情境要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使學生感到合情合理。要與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通過角色的表演,情節的發展來完成教學內容,不要為“情境”而創設情境,否則會失去教學的意義。利用體態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二、利用體態語言創設教學情境
七年級的學生特別是農村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對英語詞匯和句子的掌握甚少,尤其是教師的用語都是課本中未曾學到過的,為了給學生創設英語會話的良好環境,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全英語教學,學生無法聽懂,怎么辦?這時,教師的身體語言就起到了橋梁作用。身體語言是指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種表情、一種語調通過幽默與夸張的全身投入來準確地表達與感知所學語言與詞匯。在課堂上動作情景是教動詞時最簡單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教“drop”和“pickup”兩詞時,教師把鉛筆從手中滑落,說:“Yousee,Ivedroppedthepen。”接著對一們學生說:“Willyoupickitupforme?”這樣,學生對這兩個詞的意義、用法就一目了然了。不少形容詞可以通過臉部表情這樣的情景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注意規律,有的放矢地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好某一教學時間、某一教學內容的手勢、動作、表情,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緊跟教師的講課思路,獲得最大限度的信息,同時也使課堂氣氛保持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
三、模擬實際生活情境教學
模擬情景教學就是創設模仿真實生活情況或場景進行的語言教學活動,通過假設的時空創制,通過大量的、多層次的語言運用,學生學會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逐漸轉化為語言交際能力。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交際是語言的最基本功能,英語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將真實生活場景在課堂中展現就是給學生提供練習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在仿真的情景中運用所學語言材料進行操練。在教學對話和含有對話課文時,想方設法把真實生活搬進課堂。如教問路話題時,為達到教學目的,讓一個學生扮演警察,一個扮演問路人,并設學生座位為參照物。設置醫院。電影院、學校、商店等,學生紛紛上臺表演,課堂出現空前的濃厚氣氛。所以我們平時不能把豐富有趣的教學完全拘泥于單調無味的課堂,而要通過各種新奇的方式將課堂變得活躍。
四、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為學生設置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積極思維,把有意刺激與無意刺激結合起來,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提高記憶效果。利用幻燈多媒體等手段,可以為學生展示與實際經歷相似的各種感官信息,對學生的智力感情產生一定的影響。多媒體畫面,給學生一種新奇、有趣、真切的感受。CAI畫面往往呈現于連續的動態中,非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我們可以通過電腦將其形象、夸張地處理,把抽象的語言材料變成形象具體的畫面,以形、光、聲、色等多種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讓學生耳聽、眼看、腦記,在“身臨其境”中感知語言材料。
五、可以多利用實物、模型、圖片等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
借用實物創設情景是最常用的較方便的情景設置方式,它形象生動,比較適合初中英語教學。借用實物創設情景,不僅大量的名詞可以通過實物來呈現,一些方位介詞、系動詞也可借助物體使之表達簡潔、明了。圖畫再現情景圖畫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它符合中學生對形象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認知特點。英語教學中圖畫的形式主要有教學掛圖、簡筆畫、剪貼畫、電教畫面等。教學掛圖這是英語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之一,它是根據課文內容特制的放大的課文插圖。多數的課文情景可以通過它來描述,以便有效地幫助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實物情景有時受到條件的限制,有些東西教師不便甚至不能帶進教室,這時,圖畫情景就可發揮其特有的優勢。因為簡筆畫教學具有較強的愉悅效應,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英語的愛好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簡筆畫合理,巧妙的運用往往能使教學活動事半功倍,使課堂教學直觀形象,平添幽默、風趣。
美國語言學家克拉克針對語言習得指出:語言習得是在自然交際環境中使用語言的潛意識過程。根據英語教學的現實,學生不可能在英語環境中習得英語,他們最終獲得的外語能力主要來自課堂上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中盡量創設英語教學情境,使習得和學得結合起來,提高英語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