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翠
摘要:具有科學先進的教育觀念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關鍵。美術教學要創新,要與時俱進。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努力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貫穿美育的學習活動中得到鍛煉提高。
關鍵詞:中專美術;美育
一、在中專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有實施美育提高素質的教育理念
美育,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美育有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這是其他教育所無法替代的。
具有科學先進的教育觀念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關鍵。美術教學要創新,要與時俱進。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努力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貫穿美育的學習活動中得到鍛煉提高。
面對普通中專美術課程標準,在美術教育理念中顯現創新意識,在中專美術教學中采取最優化教法,展現對中專美術教學創新中實施美育的探索,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美術實踐活動中提高基本素質。
二、在中專美術教學中實施美育的探索
教育的本質在于追求人的發展,培養學生創造力,實施美育的目標在于有效地推動教育本質的實現,著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從中受到美的教育與陶冶,具有美的修養。
下面以高一美術課堂教學“剪紙藝術”為典型案例,展開實施美育的探究。
(一)鮮明的背景與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內容是從普通中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中和中專《工藝》中整合的剪紙藝術中的一部分內容。
學生情況分析:高一學生在美術基礎知識技能方面已經有一定基礎,對學習剪紙有較濃的興趣和積極性,但大都不會設計制作剪紙。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如下準備:精選教材內外中國民間剪紙圖片,教師和學生制作好上課用的PPT課件。學生積極主動地從網上搜集剪紙圖文資料, 顯現出濃濃的學習興趣。
(二)豐富的過程與方法策略
愛,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原動力。“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師,應有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使師生的教學互動過程更和諧、更有人格魅力、更讓人留戀。
教師要懂得教育的藝術,使教育富有魅力,即吸引力、感染力、親和力、凝聚力。努力做到詩化、美化、藝術化、哲理化,這也是進行素質教育,引發學生創造力,實施美育的有效方法。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將美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結合,強調學生對于“美”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欣賞美、體驗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完滿人性與完善人格的形成,重視美育的情感作用。
又想到盧梭的所謂自然教育,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他主張采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
這里,一定要談美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動總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美與人的心靈是相通的。美育就是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美,對人自身進行美化的教育,使人形成一種自覺的理性力量。
本課主要通過五個環節實施美育,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環節:反饋預習探究剪紙的成果(ppt課件展示),進行賞評。欣賞點評方法: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提問1:剪紙的題材內容有哪些?提問2:剪紙的主要藝術特征是什么?提問3:剪刻的藝術手法有哪些?
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探究、思考討論。第一,小組學生代表演講自己搜集的剪紙圖文(ppt課件展示),教師補充或糾正。賞評有側重,學生說得有聲有色,從中了解認識剪紙的主要藝術特征及其文化藝術價值,提高探究賞評表達能力。第二,教師講解:剪紙特點、制作方法,演示刻法(ppt課件展示圖文,播放視頻)引導學生邊鑒賞,邊與老師呼應,如看到大鯉魚剪紙時,老師問:“看到大魚,大家想到什么?”學生應:“年年有余”。 師生和諧互動,叩響心靈之美。學生觀看老師演示剪紙刻法的視頻,直觀親切,易于領會理解。
第二環節:引導學生近距離觀賞墻壁上粘貼的剪紙實物,進行鑒賞。學生代表點評美感特點、刻法、象征寓意。從中得到借鑒啟發。看,學生們大都躍躍欲試了。
第三環節:輔導學生制作剪紙。(ppt課件播放梅花三弄樂曲)充分體現自主、個性學習,分層教學、分層優化。學生有對臨老師剪紙-大白菜的,有設制卡通形象的,有刻制牡丹花的等等,每一幅剪紙都傳達出美好的情感意趣。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潛能充分發揮了出來,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改變了以往學生統一模仿教師備好的同一幅剪紙的“一刀切”局面。
第四環節:學生展示剪紙作業,說感想,多元積極評價。學生們的話語間透著幸福愉悅,教師趁此給予積極評價、鼓勵,學生在自信中分享剪紙之美,使課堂美育得以升華。
第五環節:引導學生觀賞剪紙故事視頻(ppt課件播放視頻)開闊視野,啟發思維,代表說感想與所受啟發,展望未來。教師小結,師生呼應,達成共識。
(三)和諧的環境與美育氛圍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教育就是要創造一個和諧的環境,使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位學生、教師都感到愉悅、美好、幸福。我把師生的剪紙作品粘貼在教室墻壁上,使學生在優美的藝術氛圍中既受到美的陶冶,又直觀而有據可依。環境育人,對于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潛力是有顯著作用的。學生會在和美適宜的環境陶冶中,迸發出創造的靈感與活力。
三、在中專美術教學中探索實施美育的成效與反思
在高一美術課堂以“剪紙藝術”為題進行教學創新實踐,以教師為主導,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美育貫穿其中。運用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多種教法達到最優化,學生從教學前不會設計制作剪紙到教學后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剪紙作業成果,鍛煉提高了綜合能力和基本素質,體現了新課標下美育的實施,收到良好的教學實效。經課后調查統計,幾乎100%的學生都認為通過本課學習,自己從中受到了美育,學生獲得成功感、愉悅感,增強了自信,懂得關愛生活,表達真善美。
在課后,有的學生還主動創作刻制了多樣的剪紙作品。把學生的課內外剪紙作品在學校舉辦展覽,形成一個全校師生互動學習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與鼓勵,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環境。
美育還可以在中專美術的很多不同教學模塊內容中貫穿實施,如中國畫、書法、攝影等,愿在中專美術教學中實施美育不斷結出新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