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高中數學課程理解性的東西較多,由于很多知識在生活中接觸較少,導致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常常是枯燥的,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有責任進行教學研究,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打造和諧課堂。
關鍵詞:高中數學;和諧課堂
和諧高效是學科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和諧高效”作為一把標尺應該貫穿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各個環節,從備課的全面性、和諧性、高效性到小組活動,到探究學習的組織引導,再到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都應以和諧高效為前提。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其價值追求會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只有在圍繞教學目標下所進行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教學,從而課堂才能有和諧與不和諧之分。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導向、激勵、評價及聚合等功能。而和諧的數學課堂是按照教學目標而展開的,所以,教師在課前應該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是做好構造和諧的數學課堂的第一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應該通過創設和諧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大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在理解一些概念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環境、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問題情境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二,通過設置和諧的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深層思考。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性,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合理引導。教師在課堂上不應該直接給出結論,而是設置合理的問題系列,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經歷數學概念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問題的設置需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的設置需要先宏觀后微觀,既要有一定的開放性,也要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第三,教師應做到善用和諧的課堂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生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當然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不同形式的課堂評價,可以是一句表揚的話語,也可以是一件小獎品。對于學生的回答,主要還是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有必要時可以適當地夸張。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完全正確,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切不可諷刺挖苦,否則會極大地打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在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中,他們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困惑。另一方面,即使學生的回答并不是完全正確的,教師還需要挖掘學生回答中的可取之處和思維亮點,加之肯定和強化,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正面、積極的課堂評價,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思考,敢于發言,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和學生的數學學習。
第四,設計饒有興趣的練習是和諧高效的手段。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數學練習的設計一定要充分考慮數學發展進程中人類的活動軌跡,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材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具有趣味性。這樣的數學練習才能有益于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可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自己身旁,從自己身邊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數學問題,運用數學可以解決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有用的,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
第五,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統一關系,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教師和學生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與學的統一體,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是課堂教學中的矛盾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關系,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努力做到“五個凡是”,即:凡是學生看得懂的要讓學生動眼去看,教師不教;凡是學生講得出來的要讓學生動口去講,教師不說;凡是學生想得出來的要讓學生動腦去想,教師不啟發;凡是學生寫得出來的要讓學生去寫,教師不示范;凡是學生做得出來的要讓學生動手去做,教師不演示。反之,雖然經過教師的啟發引導后,學生仍然看不懂、講不出、想不出或寫不出、做不出來的,教師仍然要教、要講、要思、要寫、要做,在知識的疑難之處給予啟發、點撥,在思維受阻之時給予疏通、開導。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主導和主體的和諧統一,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取得最佳的教學效益。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才能使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才會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也只有學生主動地學習,學習才具有效率。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和實施中,和諧是最基本的前提。數學教學就是要立足于和諧的課堂環境的營造,從而水到渠成地達到各項教學目標;而那種傳統式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被動式的學習氛圍終究要被時代拋棄。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學習過程,應該是自然的、動態的、理性的、有序的。和諧高效的課堂,源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處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完全參與、對學生學習的準確引導。
當然,數學課堂中的和諧還有很多,教師要協調課堂中的方方面面,創設和諧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數學課堂,為學生的和諧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