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麗開·阿布都克熱木
摘要:在小學漢語教學中,識字教學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更是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條件。教師在漢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識字和使用兩項基礎能力,不僅需要注重訓練學生識字,還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漢字閱讀活動。當前在小學漢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是教學重點和難點之一,所以本文嘗試結合當前小學漢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探討提升漢語文識字教學效果措施。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漢語文;措施
識字教學在小學漢語文教學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都需要建立在識字的前提下。識字教學涵蓋字音、字形以及字義教學三個部分。小學生只有掌握識字能力,并且學會一定數量的文字后才能夠自治理解課文的意思,才能夠順利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對于小學漢語文教學而言,其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識字教學的效果好壞,如果小學生未能學好漢字,則其他學科也勢必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對于小學生而言,漢語文識字教學對其一生的發展都影響顯著。
一、當前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過程太過乏味。
當前傳統的識字教學方式依然是絕大部分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嚴格按照字音、字形和字義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希望小學生逐漸掌握和運用漢字。例如在學習“熱”一字,教師會先教學生按照“re”進行發音,然后講述一下“熱”的含義以及其字形的結構特點。在進行每個文字的組詞記憶后,布置作業,讓學生查閱字典或文字組詞,利用課余時間促進記憶。長期以來,小學漢語文的識字教學一直是此模式,使得學生對此失去學習興趣,使得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變成浪費時間卻收效甚微的行為。
(二)未能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
不同的小學生在漢語文識字方面所表現的情況不同。對于漢字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其認為認識、書寫和讀漢字都不難,而對于漢字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漢字教學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作為小學漢語文教師,如果未能準確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則會使得基礎較好的學生無法繼續提高,基礎較差的學生連基本的知識都無法掌握,使得識字教學的整體效果較差,同時也阻礙了小學生的識字發展。
二、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的具體措施
我國教育部所頒布的《新課程標準規范》明確要求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并不高,尤其對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這些識字能力要求較低,但需要注重對小學生學習漢語文的興趣的培養,幫助小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漢字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小學生還需要能夠準確的讀出漢字讀音、書寫漢字和應用漢字,要能夠做到發音標準、書寫規范且應用恰當,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使用所學習掌握的生字進行交流,如此才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可以更快的進入到閱讀學習教學中去。
(一)提升小學漢語文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小學生識字的興趣
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對于小學教學應當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小學生學習的最好的教師。所以小學漢語文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應當讓學生僅僅局限于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而是需要注重從興趣角度開展教學工作,如此才能夠使得小學生從原來的被動接受識字教學轉變為主動的識字學習。在具體的師資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圖片、生活事例、高科技技術等教學措施充分調動小學生對于識字的積極性和興趣。例如在學習“隙”一字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使用生活中實際例子來進行教學,可以為小學生解釋“白駒過隙”的含義,同時讓學生趴在門縫上,讓另一個學生從外面快速的走過,以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例幫助小學生了解“白駒過隙”的含義,同時也了解了“隙”的含義,而無需刻意的去死記硬背,如此能夠使得學生快速的放松下來,以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行識字學習,并且對識字產生興趣,如此才能夠幫助小學生對生字以及生字相關的詞語、句子以及知識產生深刻的記憶。
(二)隨文識字,提高小學生識字學習能力和書面語言能力
隨文識字能根據兒童的語言思維發展水平與認知特點,從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出發,構建學習體系與內容;同時把識字與閱讀及發展語言整合起來,使得識字學習與書面語言的學習互相促進。隨文識字分三個步驟。第一步,要求學生先掌握基礎的漢語拼音和獨體字,讓學生自己學會利用拼音為生字詞正音,而后在學習簡單字的同時學習構成漢字的偏旁部首、筆畫名稱和筆畫規則等,學會運用識記生字的工具,培養學生具備識記生字的基本能力,為后續的“隨文識字”提供條件。第二步,是讓學生進入隨課文識字教學,根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基本原則邊閱讀邊識字,并運用多種方式實行字與詞的運用練習。隨文分散識字法的使用并不是盲目的,不是出現什么字就學什么字,它是在結合具體語境和考慮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有規律的教學安排。第三步,著重于對漢字的運用能力培養。通過閱讀,把識記字詞、理解課文、口語表達等各方面能力綜合培養,讓學生在識記字詞的基礎上進行有效閱讀,與此同時借助閱讀的作用,讓學生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字詞音、形、義的有機結合能力和錯別字區分能力。
(三)及時幫助學生做好回顧復習工作
小學生所在年齡段年齡較小,并且存在思維活躍的特點,其思想方式相對于成年人而言較為獨特,在記憶方面表現為記住的快,但是忘記的也快,所以作為小學漢語文教師,針對小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漢字,要引導小學生定期的回顧,通過及時幫助小學生做好識字學習的回顧復習工作,不僅能夠開發小學生的思維,還能夠幫助小學生加深對于所學過的漢字的記憶。而在對于新漢字的教學的時候,小學漢語文教師要積極采取各種巧妙的方式進行教學,利潤可以采取游戲教學的方式,通過此方式叫學生已經學過的漢字和尚未學過的漢字連接在一起,可以采取唱兒歌、猜燈謎的方式,為小學生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其在此氛圍中加深對于漢字的記憶,如此,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記住和掌握新的漢字,還有效的鞏固了之前的知識,達到了溫故知新的效果。
三、總結
識字教學是小學漢語文教學的基礎,在培養小學生漢語文素養的過程中處于關鍵地位。所以小學漢語文教師應當在遵循教學原則和目標的基礎上,積極豐富教學模式,采取合理的措施培養小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學琴.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學周刊.2016(12)
[2]張惠娟.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學周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