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雄
摘要: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要不斷隨著形勢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從“生物體育觀”正逐漸向由生物、心理和社會三方面構成的“三維體育觀”轉變,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以動態的、發展的思維來思考。教學的切入點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身體因素,而且要考慮心理和社會因素。本文從這個切入點出發來探討高中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心理健康;心理障礙
如何利用體育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來引導學生,使之向更加健康全面的方向發展。
一、體驗成功,樹立自信
長期過大的學習競爭壓力,使學生產生心理壓抑,這種壓抑的心理就象一把久未開啟的鎖,如何才能把鎖打開呢?這就要求老師給這把鎖加點“潤滑劑”或“去銹劑”,然后選準鑰匙對準鎖孔把他打開。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意識。比如有的學生速度素質較好,而有的學生彈跳能力較好,有的學生技巧性動作學的較快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發揮各個學生的優勢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斷得到成功體驗。根據自我效能理論的觀點,以前成功的活動可以使每個人對今后成功的期望加以提高,內部動機加強。所以,體育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針對性地對他們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標,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
二、競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體育課有無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誘導和培養,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好勝心強,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生產勞動中,例如課題:“播種”、“豐收的場面”等。使學生對勞動產生間接的興趣。而學生對體育活動直接的興趣來源于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賽活動,無論多大的學生都如此,教學時學生自主地進行游戲競賽活動,情緒特別高漲,競爭特別激烈,對其生理機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動結束后讓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鍛煉意志,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三、談話誘導,克服心理障礙
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學生體能的個別性和氣質類型的不同性,致使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外的開放性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利用課堂和課外的開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條件,深入學生體育學習環境中去了解情況,用誠懇的態度、真摯的熱情與學生交談,關心、愛護、尊重學生,啟發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和正確對待各種問題。如在進行短跑測驗時,對一些個子較矮或體形較胖和一些確實因身體素質差導致體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明確指出他們的技術并不比別人差,而是身體素質和先天條件造成的。使學生正確面對客觀條件、充分正視不足,同時給這些學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達到這些標準就合格,或利用其他優勢項目彌補本項的差距。
四、打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根據中學生活潑好動,表現自己欲望強的特點,教師應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給他們一個獨立練習的時間和空間。在技能形成的練習中讓學生自我表現、發展個性。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激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并努力爭取機會,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展現自己在實踐中的創新成果。比如,課前給同學們交待下節課的教學內容,讓他們自編自導地準備徒手操、專門性準備活動和結束部分的整理運動;在每節課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可讓學生輪流領做,真正讓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更自覺、更認真地上好每節課,同時通過多次的鍛煉,克服思想上的緊張心理、鍛煉口語表達能力,消除學生閉鎖的心理和緊張的情緒,提高交往能力,增強心理適應能力,使其學習心理處于積極活躍的狀態。
五、利用體育課外活動促進心理健康
學校的課外活動有著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容易接受,并愿意積極參與,同時它也沒有課堂教學中的時間、空間、形式等限制,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深刻的體驗和感受,才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統一課業向自主選擇課業轉變。學生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活動內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過程中完成某種“練習”,使大量無效流逝的間隙時間變得充實有意義,使玩中所涉及的人、物、事變成促進他們素質提高和能力發展的活性教材,把他們置身于社會大課堂中接受錘煉。
六、利用游戲培養健康心態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項目,通過游戲學生的思想、智力、意志、體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卑感、較孤僻的學生,多讓他們參加集體性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讓學生分成幾小組,每一組的學生為了在集體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就會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這樣就能形成良好的群體力量,同組的同學就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使同學間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個性品質,使情感得到升華,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個性的發展。
七、課下追蹤,矯正學生的心理行為
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外,還應針對學生們的個別差異,以及個別學生已經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輔導和干預。個別咨詢是指以個別談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其優點是針對性強,可以開門見山,只要雙方的談話建立在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基礎上,使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就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尤其對在課堂上表現異常的學生,應更加給予關心幫助。
實踐證明,體育有健身和健美的功能,也有健心的功能。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緊張性、競爭性、公開性、協同性和集體性等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當體育動作難度較大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克服懼怕心理,可以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地安排學習訓練的內容,也可用暗示調節法消除和緩解學生過度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從而使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