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姣
摘要: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論、革命經驗和革命精神凝結而成的革命傳統。在當今社會,仍有著巨大的實用價值。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們的思想方面受到太多誘惑的沖擊。社會上開始出現了一系列不良問題,使得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人心冷漠,甚至思想出現偏差,動搖。就此類現象,我們打造紅色電臺,并結合本專業特色,以校園為單位,弘揚正能量。
關鍵詞:紅色;校園;雙語;電臺;問卷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能否樹立正確思想、跟上時代步伐是尤為重要的。在“雙一流”學校的背景下,我們通過發布《關于校園紅色雙語電臺建設的調查問卷》,匯總結果,分析討論,了解廣大師生了解紅色文化的渠道、感興趣程度以及不同需求,以此為依據,為項目的開展打下基礎。
一、合理分組,精準分析
在匯總過程中發現:對紅色文化是否感興趣與來自的地區、性別、所學專業有很大關系。來自延安、遵義、井岡山等地區的同學受到當地傳統的熏陶,會較多的關注紅色文化,了解程度也較高。長期在紅色文化旅游觀賞圣地生活學習,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們的思維方式。而來自其他地區的同學大多是從課本或者新聞當中獲得部分零散信息,對紅色文化的整體認知比較模糊。
從整體的對比中,我們也了解到男生較女生對紅色文化了解程度要高,同時,文科學生整體上比理工科學生的感興趣程度高。值得注意的是,超過70%的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紅色文化融入我們中華民族血液中、骨子里,支撐著我們一步步走上世界舞臺,每一位中國公民都有責任有義務傳播它、弘揚它,對于廣大大學生來說,更是義不容辭的。
二、強調互聯網等新興媒體作用,老師班級學校三位一體
如今無線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聯網信息充斥視野。通過網絡、社交媒體了解紅色文化的同學占據總數的80%左右,但是互聯網信息冗雜,不良信息摻雜其中,使得部分同學對充滿正能量的紅色文化產生一種程度上的誤解偏差。在雙一流背景下,我校通過一系列實際活動加快紅色文化的弘揚傳播,專家老師時政講座,紅色電影觀賞,政治類課程在全校范圍內開設。紅色文化相關主題班會、團日活動在各院各班相繼展開。同時,在校內布置展板,供大家學習閱讀,積極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各學院定期開展入黨動員,鼓勵學生積極提交入黨申請書。
三、緊貼紅色文化,凝練具有雙語特色的平臺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創造、積累、傳承的燦爛奇葩;它使得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生生不息;它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紅色文化對同學的心理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對紅色文化了解程度較高的同學生活態度更加積極、做事不容易放棄、為目標堅持不懈,正是他們在學習紅色文化的過程中,被先輩堅毅的精神所感染,不知不覺中向他們看齊,這也正是國家呼吁號召弘揚紅色文化的原因之一。而部分不是特別了解紅色文化,甚至有一定偏差的同學,普遍對自己的人生比較迷茫,搖擺不定,容易氣餒。所以說,紅色文化除了政治教育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人生的引領導向作用。
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每一堂傳統課都是鮮活的教材,都折射著革命先輩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操的光芒。用鮮活的歷史告訴青少年,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建立在他們對祖國深厚的愛之上。一個人對祖國愛得越深,歷史的責任感就越強烈,人生目標就越明確,人生信念就越堅定。紅色資源正是彰顯革命歷史的新平臺、新課堂,其感召力是學校和書本不可比擬的。形式的多樣化,使人們在寓教于樂中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
紅色文化的良好傳播,有利于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社會文明的進步以及現代化的建設。對于每一位大學生來說,應關注時政,緊跟黨的步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華北電力大學通過輔導員教育等方式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調整社團分類,思想政治類社團成為了我校社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順應當今主流,助力學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服務雙一流建設。
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深切感受到了紅色文化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我們也會在今后的實踐中付諸行動,結合本專業特色,在校園中將紅色文化以電臺、公眾號、微博等多種形式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