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聲樂教學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聲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聲樂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聲樂教學必須要改革、要創新,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聲樂教學;改革;創新;途徑
教育不是一潭死水,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唯有此,教育才能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的聲樂教育也只有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新型人才,為社會的發展,為聲樂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當前高校在聲樂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其次重點探討了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途徑[1]。
一、高校聲樂教學現狀
聲樂教學在高校的音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是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發展之后,高校的聲樂教學也收獲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不改革、不創新的背景下,高校的聲樂教學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校內現有的聲樂課程較為單一,主要講授發聲技巧以及歌曲等內容,但沒有為學生設置出實踐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學生的聲樂能力得不到顯著的提升。二是在聲樂課堂中,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且缺乏趣味,當前高校的聲樂課程主要采用模仿的形式向學生進行講授,模仿一些聲樂演唱以及處理技巧,但是缺少自己的想法以及新意,學生在課堂上得不到太多的知識,并且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對聲樂課的熱情減退,使學生享受不到學習聲樂的樂趣。三是當前高校的聲樂教學觀念較為落后,缺少新潮思想,在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的聲樂教學觀念卻沒有發生太多的改變,沒有新活力的注入,仍舊只看重聲樂教學成果而忽視學生的長遠、全面發展,受單一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也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對未來在聲樂方面的發展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急功近利、浮躁,這樣的聲樂學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我國聲樂的發展歷程。四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當前高校的聲樂教學過分強調西方的、外來的聲樂文化,反而忽視了我國本土的聲樂文化以及聲樂精神,丟失了本民族文化的聲樂教學是缺少精神與靈魂的,也勢必不會獲得長遠的發展,并且在聲樂教學中,以西方聲樂文化為主,會使我國聲樂的發展喪失主動性,也使得學生接受不到完整的、客觀的、全面的聲樂知識[2]。
二、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創新途徑
(一)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學習是學生的事情,聲樂教學活動也必須需要學生的高度參與才能提升聲樂教學效率,分析當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現狀來看,改變聲樂教學觀念,創新聲樂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聲樂,愛上聲樂學習是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首要內容[3]。但是要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導性充分發揮出來,就需要高校以及聲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下功夫,首先,高校的聲樂教師要對本學期的聲樂教學大綱、教學任務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并且在心中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能夠以自己的教學節奏帶動學生的學習節奏,最終實現教學與學習深度融合的效果。其次,聲樂教師要改變聲樂教學方式,要讓課堂“活”起來,為此就要盡量避免模仿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自己想象、自己創作的空間,便被人的智慧為自己的智慧,例如教師可以搜集以及經典的或是難度較小的聲樂作品,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后,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創作,遵循自己的想象與想法將學習過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讓學生在創造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價值,進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中西結合、完善聲樂教學
不可否認,西方的聲樂文化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但是聲樂作為一門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播方式,必須要扎根本民族的聲樂文化,才能取得長遠的發展,高校的聲樂教學也只有完善民族聲樂文化教學,才能讓學生學習到完整的聲樂知識,扎實聲樂基礎,因此,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另一途徑,就是均衡中西聲樂教學,完善聲樂教學體系[4]。例如高校在聲樂課程的設置以及聲樂教學內容等方面可以做一些調整,為民族聲樂教學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學資源,組織校內學生進入到社會,進入到地方,與中國當地本土的聲樂文化多接觸,多交流,在接觸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中國聲樂文化的魅力,并通過在社會中的聲樂學習,完善自己的聲樂知識體系,扎實聲樂技巧。
(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審美能力
高校的聲樂教學不應該只教給學生基礎的聲樂知識以及歌唱技巧,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為此,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另一途徑就是將教學的范圍放寬,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歌唱能力等多種綜合能力都得到鍛煉,得到提升。為此,高校可以在聲樂的教學中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美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歌唱能力。例如:聲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情感表達力較強、畫面感較強的聲樂作品,讓學生運用不同的聲樂唱法反復詠唱、練習,在演唱的過程中感受樂曲的情感,并在演唱結束后將自己在每次演唱中感受到的情感以及畫面詳細記錄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情感感知力得到鍛煉,以更細膩的心思去感受聲樂,進而讓創新能力、審美能力等得到鍛煉與提升。
總而言之,當前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聲樂的發展趨勢,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禹.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J].當代音樂,2018(05):30-31+34
[2]楊穎迪.探索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J].大眾文藝,2018(04):215-216
[3]賈娟娟.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分析[J].黃河之聲,2017(14):42
[4]姚月紅.積極心理學在“基礎”課教學中的影響與應用[J].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新探索,2015(00):28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