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瑛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微企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大企業無法替代的特殊戰略地位。本文從我國中小微企業現狀的角度出發,具體分析融資難的原因,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探討有效解決融資難的對策。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 ;融資;困難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驅動下,中小微企業應運而生。雖然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可圈可點,而且中小微企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但我國中小微企業存活率低,存活時間短,抵抗風險能力差,平均壽命只有3.7年,遠低于歐洲和日本的12.5年,美國的8.2年。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多方面的,而融資難是長期橫亙在中小微企業發展道路上亟待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現狀
(一)中小微企業自身的實力薄弱
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先天不足是由于企業規模小、年產值低、可抵押物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銀行和民間金融機構不愿意給小微企業貸款。即使銀行愿意放貸,前提也是企業可以有第三方擔保,有足值的反擔保物,但是這項成本是中小微企業無力承擔的。在企業經營方面,中小微企業實際控制人或者高管層的經管能力、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從業經驗有限,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在誠信經營方面,私營企業主缺乏誠信意識,忽視個人征信的保護,違法經營的現象普遍。在內部管理方面,中小微企業忽略內部管理的重要性,組織結構松散,員工管理不穩定,最終導致股東間的矛盾激化。
(二)中小微企業市場生存能力弱
中小微企業管理水平有限,沒有制定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導致金融機構無從判斷其發展空間。個人建立或者家族組建是我國中小微企業建立的主要形式,企業的管理者缺乏足夠的企業管理知識儲備,沒有實行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的空白使得我國90%的中小微企業依舊停留在人治的階段。同時產業經營是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首選的經營項目,但是因為產品附加值低導致企業市場競爭力低下,市場份額的占有率低,企業無從談起可持續發展。而且基于成本效益原則的考慮,很多中小微企業在企業前中期不會在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方面投入很大精力。
(三)中小微企業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
商業銀行作為盈利性機構,在利益的驅動下即使政府出臺種種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政策,銀行也不為所動。當銀行等金融機構拒絕向中小微企業貸款時,中小微企業另辟蹊徑,將目光對準民間借貸市場。民間借貸對中小微企業而言融資成本高,風險大,商業銀行在資金趨利性的要求下也不會輕易向其放貸。受金融監管部門限制性條約較多的民營金融機構在這時表現出他們積極的一面,可是因為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和融資成本的限制使得中小微企業很少能通過民間金融機構獲得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二、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對策
造成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并不是哪一原因單獨造成的,是很多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一般市場經濟國家出現的市場失靈的原因,也有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金融改革滯后所形成的金融抑制。所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需要企業、金融機構、政府的精誠合作。
(一)從中小微企業自身探索解決融資困境
想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必須從企業自身找突破口。比如,中小微企業的管理仍停留在人治的階段,風險的把控和防范不能形成體系,產品科技含量市場占有率低,財務制度混亂,財務信息不全面,企業糟糕的征信問題等,這些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造成了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不信任,無形中放大了貸款的風險。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成本效益原則的驅動下,在資本趨利性的要求下,向中小微企業放款很難。所以,中小微企業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生存能力和發展質量,從而提高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這是解決其融資難的先決條件。
(二)優化政策環境,暢通發展通道
一是以政府為主力,建立被金融機構采信的權威企業征信系統,使企業明確認識到這是市場經濟制度的要求,認識到企業信譽的重要性; 二是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監管機制,規范民間融資行為。中小微企業由于受自身實力的限制,從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成本較高,民間金融便因此興盛起來,尤其是小額貸款公司和投資公司。制定相關財政政策,積極扶持中小微企業;三是規范發展民間借貸市場。要根據國務院關于對民間借貸進行規范管理、防范風險的要求,強化對民間借貸的監督與管理,有效防范民間借貸風險,同時,在法律上應該明確民間借貸的合法地位,正確區分正常民間借貸與非法金融活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在法律上保護正常民間借貸;同時,要正確引導民間借貸機構比如典當行、中介公司轉化為小額貸款公司和財務公司,從而使民間借貸專業化和規范化。
(三)發揮互聯網金融融資作用
由于互聯網金融機構是建立開放的網絡平臺,吸引了大批中小微企業、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的注冊使用。借貸雙方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資金的供求信息和擔保信息,后臺運行機構通過供求信息進行隨機配對。互聯網金融機構開展貸前調查,提供借款擔保服務,見證合同簽訂和貸后管理的一系列工作。網絡金融作為第三方,只是起到一個紐帶作用,了解不同貸款主體的具體情況,理清不同預算指標間的關系,實現最合理的配對,使資金價值得到最大的利用。網絡平臺作為第三方經手理清不同預算指標間的關系,實現企業不同機構與財務部門的積極有效配合。
三、結語
現階段,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已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與重視的突出問題,解決此問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的共同協作、形成整體合力,并且要通過多渠道、采取多項措施,才能真正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其健康、穩步、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勝祥.論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與出路[J].河北經貿大學金融學院,2012(10):10
[2]于洋.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6):23
[3]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系統工程,20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