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衛華 胡供蓮 李輝 鄧正才 徐華榮
摘要:濕地公園的建設對于環境改善極其重要,在大氣環境壓力不斷加劇的當今,都在重視環境改善,但科學建設和管理猶為重要。
關鍵詞:濕地公園;科學;建設;管理
樂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西南部,全縣形似丘陵,山地為主。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陽光充足。處于華南氣候與華中氣候區過渡地帶,亞熱帶濕潤季風影響明顯,四季氣候變化分明。介于東經115°35 ?至116°10?,北緯36°50?至27°45?之間。境內東南部十八排為最高海拔1370米。
樂安縣屬于典型的林業生態大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森林植被保存非常完整,大面積的原始闊葉林和大經材馬尾松隨處可見。并保存有大量的珍貴、稀有植物。當時的人們真正處深山老林之中,被野生動物侵害的事件頻頻發生,可見森林狀況的完好程度是多么的完美。
在計劃經濟年代,由于經濟的拮據和貧困,艱難的處境迫于無奈向山上開始了掠奪性的索取,將人類賴于生存的基本條件的豐厚林木資源而不顧開始了無序的采伐。在之后的幾十年間,因過度的砍伐嚴重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至九十年代初期人們開始覺醒了,開始體會到到破壞生態帶來的巨大懲罰。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及時補救將無可挽回,從那時起各級政府包括普通老百姓,都認識到森林植被對大自然的影響,由此,開始了很難的重新造林恢復生態的路程,慢慢的也開始意識到濕地的保護與發展對于人類生存是多么的重要。
因生態環境的惡化,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以至到了嚴重缺水和水資源匱乏的狀況。2013年縣城居民日常生活飲用水嚴重供不應求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半個月都供不上水,嚴重的水問題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解決水的問題、解決水資源的問題迫在眉睫。為了徹底擺脫水問題的困擾,給全縣人民帶來水的福音,經過上級批準和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龍潭水庫建設的認證、規劃、設計等一系列的實質性工作全面有序進行。
龍潭水庫的建設一方面解決了近十萬縣城居民飲用水的安全問題,可以讓人們可無憂地用上清潔的安全飲用水。另一方面,龍潭水庫庫區屬于敖河上游,地處縣城的上游,獨特地理位置和優越的生態環境使得龍潭水庫流域穿越縣城而過,使得敖河河畔披上了金子般的雅……特別作為濕地公園建設地理位置十分適合,為龍潭濕地公園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環境和條件基礎,濕地公園也因為各方面條件和時機的不斷完善,成熟而運孕而生。
樂安縣龍潭濕地公園于二0一四年六月開始籌備并列入全縣重點建設工程之一。項目初始,由于濕地公園建設有很多硬性的要求,與其他工程項目相比有更多應具備的苛刻條,相關工作人員在不斷咨詢、調研和橫向聯系上下大力氣,將一些很難達到和很難達成共識的意見,經過不斷艱辛的努力和付出都一一化解,慢慢地達成了一致,使項目建設逐步走上了規范、合理、合法的軌道。項目竣工后,二0一六年九月通過省、市及更上級部門和相關單位的評估、驗收達到了省級濕地公園建設標準,并命名為江西樂安龍潭省級濕地公園。
如今,為了一步提升樂安龍潭省級濕地公園的含金量,樂安縣正在大力開展“凈水行動”。一是:重點加大境內立贛江流域和撫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全面推行縣、鄉兩級“河長制”,切實加強源頭保護。大力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飲用水源地污染源集中整治行動,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切實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管,大幅度提高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車。樂安濕地公園對龍潭水庫進行了嚴格的保護,編制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實施方案,禁止村民將生活垃圾倒入河道、水庫污染水質。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污染源一律取締,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確定了水源保護區。
重點開展上游點污染源防治,防止人類不合理活動對水源保護區水量造成的影響,對庫區范圍內的水禽棲息地進行嚴格保護,禁止隨意采伐現有樹木、禁止在現有水禽棲息地區域內開展任何活動,并依據不同水禽的需求構建不同的生態環境的棲息地。
為了保護整個水系的生態安全,確實讓水中的野生魚、蝦類等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真正保護龍潭水系天然水域漁業資源的水域生態環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進水域生態文明建設,為此,開展了嚴厲打擊電魚、毒魚、炸魚等違法活動。
濕地公園內的動物資源非常豐富,目前,發現濕地公園及周邊山林發現野生脊椎動物共計227種:
園內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脊椎動物3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脊椎動物有25種;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鳥類22種,獸類12種,兩棲爬行類4種,共計38種;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評為極危、瀕危和易危的物種共有58種。
公園內現有十分豐富的植物資源,珍稀珍貴樹種、鄉土樹種、水源涵養樹種及其他樹種還有一些珍貴果樹、及經濟樹種,園內植物多樣性體現了樂安濕地公園的高端和壯美。
為了能更好保護濕地公園讓人們有一個既可以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又可以保濕增水,為此,建立一整套一系列的管護措施,確保生態資源的完整和完善,切實加強管理當務之急:
1.及時除草護林:公園范圍廣泛、管理難度大,由于所栽植的植物品種繁雜、數量規格不一、種植的時間不同、成活率也不一樣,新栽植的植物有一個修復過程生長十分緩慢,這時的野草和雜草生長速度快,所以,這個時段一定要集中力量、組織人員將雜草全面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2.禁止圍捕動物:要保持園內一切動物有一個安靜、安全的生態環境,必須嚴格制止那些不自覺的人的一些到園內捕魚、蝦、貝、藻類及其它水生動物的行為,在濕地公園內捕魚、電魚、網魚不僅嚴重破壞和損害水中動物,還對水中植物、浮生物種造成巨大的破壞,要從源頭控制少數圍捕者入園從事破壞活動。
3.制止人為破壞:有極少人當看到園內楊梅及其他果樹尚未成熟的果實禁不住采摘,折斷樹枝、破壞林向,抑制了樹木的生長,當黃花菜飄香,有人開始伸手采摘據為已有,給良好的環境帶來疤痕,園內工作人員及市民應制止這種不雅行為。
4.保護環境衛生:園內工作人員對燭光晚餐和篝火活動必須加以制止,對丟亂棄生活殘余物要嚴厲打擊。對觀鳥臺、亭樓、棧道附近的生活垃圾及時處理。景觀燈及一切照明設施切實加強看護。
參考資料:
[1]中國大學生網
作者簡介:鄒衛華(1962-),男,江西樂安,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科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