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柯
摘要:周口關帝廟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修建于康熙三十二年,至今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周口關帝廟不僅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還凝聚著近代勞動人們對于建筑的智慧和才能。本文就通過對于周口關帝廟柱礎雕刻藝術的解讀,來探討人們對于建筑雕刻藝術的手法。
關鍵詞:周口關帝廟;柱礎;雕刻藝術;分析
前言
周口關帝廟位于周口市區富強街,坐北朝南。整個關帝廟的建筑風格是模仿宮殿,布局嚴謹,巍峨壯觀,裝飾富麗,工藝精湛。周口關帝廟,是清代山西、陜西兩省的富商名賈,為了和豫東商賈進行商品的交換,而籌資興建的,又稱為“山陜會館”。其中占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現存樓廊殿閣140余間,是我國AAA級旅游景區,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周口關帝廟現存的狀況
周口關帝廟的建筑材料多為木、磚、土、石,由于石材具有很高的強度,并且具有防潮防水特點。周口關帝廟自康熙二十三年起,經過乾隆、嘉慶時期的多次擴建,前后歷時145年,其基本格局全部建成。后期有經過現代人們的保護性修建,目前周口關帝廟在整體上遵循中國古建筑群的中軸線法則。
二、周口關帝廟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價值
(一)周口關帝廟的整體建設特色
周口關帝廟,是河南最大的關帝廟,廟內不僅古柏參天,環境清幽,碑碣林立,殿堂秀麗;還凝聚著我國勞動人民才能與智慧。在建筑上巧妙的運用了木雕、石雕、磚雕、琉璃、彩繪和鑄鐵等工藝,融合了園雕、高浮雕、鏤雕、陰刻等不同的技法。周口關帝廟不僅是勞動人們才能與智慧的凝聚,更是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二)周口關帝廟的價值
周口關帝廟,屬于會館建筑范疇,對于研究關公文化和會館文化具有重要的實物參考價值。在關帝廟成立博物館之后,每年都舉辦有“周口近代婚俗展”、“民間工藝展”、“民間刺繡展”等活動,周口關帝廟不僅在打造著特色文化品牌,還致力于全國AAA級景區,尤其是隨著我國文化旅游事業的發展,每年不僅吸引著國內的游客,還接待國外對關公文化信寵的朝拜者,每年共計接待游客總數高達40萬人次,通過周口關帝廟的影響,周口地區實現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雙豐收。
三、周口關帝廟柱礎雕刻調查
(一)山門柱礎
山門修建于雍正十三年,面闊5間,進深感3間,屬于單檐歇山式,屋面復綠色琉璃脊飾瓦件。五踩斗栱,青階朱戶,三門道,朱漆大門上鑲嵌著金色乳釘,屋檐下為金子匾額“關帝廟”。
經過后期的修建,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復修后,僅前檐四柱為原始遺存其它柱礎為補配。前檐基座為加鼓境式,補配的柱礎基座為加雙仰蓮式,后檐柱礎基座為加鼓鏡式。在前檐基座上共分為三層,最上一層為正六邊形須彌座式,在轉角處為柱型柱子,六面為高浮雕,其廢掉內容有“白狀元祭塔”、“棄官尋母”、“聞雷泣墓”等表現傳統孝道的題材;有“三陽開泰”、“麒麟送子”、“盛世和諧”等寓意美好的題材等等。中間一層為方形,轉角是圓雕的吐舌獻獸,中部為下塔包袱境心式,內浮雕內容為四季花卉。最下層為正方形,淺浮雕回紋。下圖為前檐柱礎:
(二)饗殿柱礎
饗殿位于月臺后,建于1731年雍正九年,面闊5間,進深3間。其屋面復綠色琉璃瓦件,高浮雕龍鳳牡丹脊飾吻獸,中置三節琉璃牌樓,垂獸為為一行龍,造型生動,工藝精湛,該殿層用于擺放貢品、焚香祭祀。饗殿為減柱造型,以供有12座柱礎,共三種形式:前檐柱、兩山柱金柱、后檐柱。其中,前檐柱礎由獅子和麒麟兩種圓雕動物,獅子被雕刻在明間兩柱礎,東西次間為麒麟。這兩種動物柱礎的基座都是長方形。兩山柱金柱礎為幾凳仰蓮式,供給有四層。第四層為仰蓮式柱托,以供抬托木柱;第三層為束腰式海棠盒子;第二層為吐舌獻獸;第一層為高浮雕卷草。如下圖為兩山柱金柱礎:
(三)戲樓柱礎
戲樓建于1837年清代道光十七年,位于中院大殿后,面闊3間,進深3間,屬于重檐歇山式,屋面復綠色,琉璃瓦件,高浮雕龍鳳牡丹脊飾。在舊時,戲樓被用于演戲的舞臺。戲樓的柱礎分為兩部分:外檐、內檐柱礎。外檐柱礎為基座加鼓鏡式,轉角使用圓雕吐舌獻獸,鼓鏡上下雕飾鼓釘,鼓肚外凸,刻有花卉。內檐柱礎為上面鼓鏡式,下面簡單、素面,呈現為方形。
四、周口關帝廟柱礎雕刻藝術分析
(一)柱礎裝飾的表現手法
周口關帝廟柱礎裝飾表現手法上,首先,是比擬和諧音比擬,比擬有形象比擬,例如松、柏、梅的“歲寒三友”;諧音比擬有“鯉魚躍龍門”比擬中舉或者升官。其次,是形象的提煉與程式化,比如對于動植物和山水的形象賦予了人文內涵,“如虎添翼”是將老虎形象的比喻成事業的發達之意。最后,是清節內容的表現,在柱礎中很多內容都是變現為中國的一些典故及思想,比如“白狀元祭塔”,“聞雷泣墓”等等。
(二)柱礎裝飾雕刻的藝術特點
周口關帝廟在柱礎裝飾雕刻上具有以下幾個藝術特點:第一,結構形式多變。比如饗殿柱礎,在結構上分為多個層次,每一層次都有著不同的變化。第二,工藝技法全面,結構形態組合豐富。在基座的形式上,分為仰蓮式、幾凳仰蓮式、須彌座加鼓鏡式等等。第三,題材范圍的兼容性,關帝廟柱礎的題材上選題廣闊,有神話、人物,又有戲曲、民間傳說等。第四,突出軸線,層次分明。在關帝廟的整體布局上,沿著中軸線進行分布,并且在柱礎雕琢上從形式的簡單到復雜,與正義建筑相呼應特點。第五,神與人,商與文的結合,在關帝廟柱礎上多以寓意化和象征手法來營造“人”、“神”兩個世界,表達了人的美好生活愿望。另外,關帝廟是商人籌資建設的,在柱礎的裝飾上有體現出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是商業與文化的有機結合體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周口關帝廟不僅是一件偉大的古建筑,在歷史文化方面還具有很大的價值。本文通過對于關帝廟柱礎雕刻形式、內容的分析,從其藝術角度進行了相關的分析,關帝廟是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凝聚,也是勞動人民才能與智慧的綜合體現。
參考文獻:
[1]閆海. 山西晉城關帝廟石雕建筑特征考察[J]. 美與時代:城市, 2016(3):21-22
[2]董婭娜, 劉虎. 丁村明清民居柱礎藝術初探[J]. 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14(4):376-379
[3]范錢江. 王家大院柱礎石藝術特征考察[J]. 現代裝飾:理論, 2014(2):159-161
[4]劉建華, 張善慶. 論徽州雕刻的藝術風格[J].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1):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