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梅 周婷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研發與生產技術現狀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概述,分析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所面臨的問題,闡述了生物制藥產業研發與生產技術現狀的研究措施,為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
關鍵詞:生物制藥;產業研發;生產技術;現狀研究
一、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概述
生物制藥是指生物工程技術工藝用于合成藥物活性藥物產品并應用于制藥行業。目前,生物制藥行業已成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行業之一,是生物行業中最活躍、發展最快的行業。由于生物工程在應用方面不斷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生物技術產業作為偏好發展的戰略產業之一,并繼續加強對生物制藥產業政策和資本投資的支持。生物技術產業研發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對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所以中國政府將生物制藥行業列為新時期戰略產業,繼續保持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
二、我國生物制藥產業所面臨的問題分析
中國生物技術藥物的研究開發起步較晚,現代重組技術已應用于醫藥領域,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該領域發展迅速,并逐漸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是沒有余地的,原則上它已經在一些國家實現了。現在有許多類型的基因操作藥物和不同類型的疫苗已被批準用于市場營銷,有數十種臨床驗證的用于基因操作的藥物,并且有幾十種在國內生產的基因工程藥物進行研發、生產和營銷,國外有機產品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已被打破[2]。
(一)我國制藥企業生產規模較小
目前,中國有5000多家生物制藥相關公司,但許多公司的整體規模相對較小。根據2006年相關調查數據[3],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企業輝瑞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40億美元,而國內生物制藥公司最大的營業收入達到20億元人民幣,所以通過分析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國內生物制藥企業規模一般較小。
(二)自主創新能力薄弱
生物制藥產業的投入在發達國家中占生產總值的比例超過10%,而2006年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支出約為7億元人民幣,僅為輝瑞的1/10,這僅是生物制藥行業產值比例。在知識產權方面,2006年美國占歐盟和美國專利生物技術的54.66%,日本占10.30%,韓國占1.40%。在中國,生物技術僅獲得41項專利,貢獻了0.53%[4]。
(三)經濟效益偏低
雖然近年來生物制藥生產已進入中國政府推動的快速發展階段,生物制藥行業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經濟效益與經濟發達國家、地區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中國的生物制藥行業規模是美國制藥公司規模的三倍,而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利潤僅占美國制藥公司的70%,那么生物制藥行業如何提高中國的經濟效率已成為研究的焦點[5]。
三、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研發與生產技術現狀的研究分析
(一)完善藥物研發與創新
近年來,為了降低研發成本,跨國公司將其研發鏈接轉向低成本市場,包括新藥開發、數據管理和新藥應用,這些服務幾乎涵蓋了藥物開發的整個過程。生物制藥行業之所以有巨大的市場機會,是因為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不斷加大力度支持這個行業的發展,生物制藥行業一直是把國民經濟作為戰略性產業。解決重大疾病和重大傳染病的防治,保障健康,切實解決一般低收入階層就醫問題,是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的重點和任務。
(二)改進生物制藥產業架構
我國的國家核醫學水平不低,中國在使用原核系統(如大腸桿菌)基因重組技術、大規模發酵技術、大規模蛋白制備技術以及對照等生物技術藥物生產方面擁有較為完善的研發制度,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差別不大。對于我國生物制藥產業來說,必須打破現在不合適的產業格局,改善小企業產能過剩和奢侈品供應不足的問題。在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下,我們必須繼續推進生物制藥產業一體化,重組的唯一途徑是確保有一些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生物制藥企業[7]。
另外,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應將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置于研發的主導方向,加快審批速度,加快新藥的快速發展,建立制藥業的比較優勢。
(三)制定生物制藥產業專利戰略
要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就要充分利用各種專利制度、專利技術和專利信息,在此基礎上,需要了解競爭對手的細節,以便在市場上獲得合理的競爭優勢和必要分析。對于制藥公司而言,專利是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和資產,只有擁有許多高質量專利技術的生物制藥公司才能形成國際市場優勢。因此,中國政府必須采取宏觀經濟政策,引導各大生物制藥企業充分利用專利戰略。這不僅決定了生物制藥公司在國內市場上能否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而且也決定了中國的生物制藥和國際產業的發展方向。
(四)開展高校與企業聯合研究的模式
目前,中國的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參與了生物制藥相關的研究和開發,但是由于受到社會制度和市場經濟因素的不利影響,導致研究成果難以轉化為產品。因此,一些合格的生物制藥公司可以直接與研發機構聯系,兩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深入合作。大學可以提供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公司可以為大學投入資金,促進生物制藥研發的發展,公司可以用較少的投入賺取更多的收入。高校也有機會以這種形式合作取得勝利。然而,加強對研發部門與生物制藥公司進行無縫對接的過程監督是重要的,為了避免國家科研費用的流失,合作很重要。
總結:綜上所述,目前中國生物制藥行業的研發和生產技術現狀仍不容樂觀。盡管政府正在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積極推動生物制藥行業的快速發展,但國內生物制藥行業的布局調整、升級換代還需面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中國生物制藥企業應利用這一特殊發展機遇實現行業整合。
參考文獻:
[1]周廣.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溢價并購的績效研究[D].深圳大學,2017
[2]李崇豪,王姍姍.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研發與生產技術現狀[J].山東工業技術,2015(22):26
[3]劉立榮.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研發與生產技術現狀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4):158-159
[4]蔡理鋮. 我國上市生物制藥企業技術效率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5]亓珅. 吉林省生物制藥產業國際合作模式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2
[6]王健聰.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律與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7]馬彥. 生物醫藥產業價值鏈的整合化研究[D].復旦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