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凈
摘要:花樣滑冰作為冬奧會及其他相關賽事中的重點項目,具有重要作用。而為了能夠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動作更加連貫、標準、完整,則需要在訓練時間內加強對運動員的訓練要求,達到提高動作完整度及比賽分數的目的。因此,本文針對花樣滑冰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生理機能及心理的相關訓練特點及作用進行分析與探討,為其他運動員及訓練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花樣滑冰運動員;生理機能;心理;訓練特點
花樣滑冰是非周期的技巧性項目,動作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因此在進行技術訓練時,應加強對運動員生理機能與心理的訓練,提升訓練效果。
一、花樣滑冰運動員的生理技能訓練特點
1.利用中樞神經綜合分析性能提升運動員靈敏性。
初學者在進行滑冰訓練時首先就是需要學會如何在冰場上利用只有5mm毫米厚度的冰刀掌握全身平衡。而在此過程中,由于初學者的中樞神經對整體平衡性及協調性較差,因此常出現站不穩、動作不準確等情況。通過一定時間的聯系,運動員可在訓練中主動對中樞神經中的分析性能進行把握,并針對分析結構將信息傳輸給身體各個需要平衡的位置,使其整體更加靈敏、協調,最終使動作成型并能夠準確、完整的展現出來,使運動員身體整體平衡性及靈敏性得到提升。
2.利用前庭提升運動員動作的穩定性。
花樣滑冰的動作中多包含大部分旋轉、專題以及跳躍等全身動作,而在具體練習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運動員在進行這些動作時對身體的控制,則需要重點加強對前庭部分的重視,確保運動員能夠通過提升前庭的穩定性來達到穩固動作的目的。前庭位于耳蝸附近,主要包括三個半規管、球囊以及橢圓囊。人體在進行旋轉、跳躍等運動時,產生的外力會對前庭中的器官進行刺激,通過細胞運動等使人體對旋轉及跳躍等動作進行感知并控制,確保這些動作能夠更加平衡。
花樣滑冰初學運動員在初學過程中無法靈活利用前庭器官,在旋轉時常出現動作不標準、頭暈惡心、眼球不適等情況,使前庭出現疲勞狀態。一旦前庭出現疲勞,其穩定性會受到影響,而運動員如果在此時仍舊旋轉、跳躍,不僅對其體能產生損害,動作也極易出現問題,對其日后的運動訓練及比賽等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最初訓練時,訓練人員應當以漸進的方式,以免出血運動員因過度訓練出現動作失控的情況。而在具體比賽中,為了將運動員體能發揮到最大化,多數運動員在后半段選擇完成跳躍、旋轉等動作,而在此時前庭也能夠發揮其做大作用,確保運動員的動作趨近于完美。
3.零用感官器官提升動作的敏感性。
人體中的主要感官器官包括聽覺器官、觸覺器官以及視覺器官,在遇到某些事物時,人體多數情況下會先利用感官器官對事物進行了解,將感受傳輸到神經與大腦中樞中,再有大腦中樞做出判斷,隨即對身體做出指令。例如,觸覺器官分布在身體各個部位,而運動員在進行花樣滑冰時最重要的就是運用腳部關節控制動作,因此,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可通過訓練感官器官對腳部關節及肌肉的控制程度,提升腳步冰刀的敏感程度,使蹬冰動作更加順暢、連貫。
4.穩定運動心率提升運動員最佳狀態水平。
花樣滑冰過程中間不能有休息,必須發揮最大的身體機能潛力。在周期性運動項目中,心率的增加與強度成正比。在花樣滑冰的比賽中,節目的編排是受人控制的,是根據運動員的技術狀況進行編排的,不是拼體力。編排的內容和結構決定體能的消耗和心率的高低,動作節奏的快慢,速度的大小,高潮出現的早晚,出現的次數多少,對心率和耗氧量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節目內容包含的技術風險對心率也會有影響,如果把不成熟的高難動作加入到自由滑的編排中,運動員會產生緊張情緒;再如,制定的成績指標與運動員的技術能力不適應,也會促使心率提高。
二、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心理訓練特點
1.利用科學的運動訓練標準建立基本心理穩定性。
正常的技術心理狀態,首先要有一個科學、正確的動作技術標準,也就是正確的動作概念,在正確的概念指導下練習每一個動作。根據每一個動作的技術階段劃分,有次序地完成各階段的基本技術、基本姿態,保證肌肉用力的準確性、協調性、動作的節奏感和每個技術階段身體平衡。為此,在學習新動作之前,教練員首先要正確地講解和示范,使運動員的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概念,然后,才能進行相應內容的心理訓練。
2.訓練方法、教法與技術心理穩定性訓練。
對動作有了正確的概念以后,怎樣使運動員盡快掌握正確的動作技術,形成穩定的技術心理,這與訓練方法與教法有密切關系。為了提高技術心理的穩定性,采用分解教學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使運動員精確地掌握各階段的基本動作和基本姿態的細節,在學習動作的心理調控過程中達到最大的效果。花樣滑冰的所有跳躍動作都是由6個技術階段和兩個時期構成的,在學習基礎動作時,先從哪個技術階段練和教是很有學問的。在正確的訓練方法和教法的指導下,會形成正確的肌肉運動感、動作的次序和節奏感,這有利于保持穩定的平衡,促使運動員形成安全的心理。在合理正確的技術保證下,基礎動作會表現出高質量,在進一步提高此類型動作的難度時,就不會感到很難,畏難的情緒就不會發生。每個動作都在平衡條件下完成,恐懼感也會被淡化,在千百次重復這種正確的程序的過程中形成動作的定型,達到自動化,技術心理的穩定性就會更高,最后達到藝高人膽大的穩定的技術心理。因此,技術心理穩定的形成必須從基礎動作高標準、高素質要求開始,精雕細刻每個階段的基本技術,才能進一步形成穩定心理,消除對高難動作的恐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花樣滑冰運動員進行訓練時,訓練人員不僅需要對滑冰動作要領進行掌握并教學,更應該極強對運動人員的人體生理機能及心理狀態進行掌握與把控,通過充分了解身體各個部位、器官的重要性及其在花樣滑冰中的具體作用,使運動員的動作更加熟練、連貫的同時,提升運動員心理水平,為進一步提升我國花樣滑冰運動員訓練水平、推動我國花樣滑冰項目不斷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超,高歌.新時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2).
[2]宋沂洺.花樣滑冰運動員藝術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途徑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