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沖
摘要:依托現代設備與科學技術,信息傳播進入到了新媒體融合時代,新聞信息地傳播呈現出快速、實時等特征。而電視新聞欄目,已不再是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唯一途徑,電視欄目的地位與作用有所弱化。為更好適應媒體融合的發展,提高電視欄目對群眾的影響力,要求電視編輯理性把握時代發展走勢,以專業視角挖掘新聞素材,加強編輯工作創新,以提高電視信息傳播的競爭力,更好服務于大眾。
關鍵詞:媒體融合;編輯工作;創新
電視媒體在長期的傳播格局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信息傳播影響力是十分顯著的,承擔著輿論引導、輿論監督、新聞傳播等職能,也是群眾了解社會事件、新聞動態、各種信息的關鍵平臺。而電視編輯,則是影響甚至決定電視節目質量的重要因素。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新媒體融合日益突出,電視媒體所占據的主導地位已被打破,電視編輯工作的編制與內容也面臨著創新訴求。基于此,在本分析中,重點關注新媒體融合環境下,電視編輯工作創新的方向與內容。
一、媒體融合內涵分析
媒體融合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現象,以互聯網為依托,將傳統媒體、新媒體從技術層面、經營層面作科學整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相關設備終端的普及,讓信息傳播成本顯著下降,傳播速率與效果更為突出,且網絡傳輸在內容上兼容了聲音、文字、圖片、影像等內容,讓其逐漸成為當下媒體傳播的主體。將電視媒體與互聯網進行整合創新,可以借助不同媒介,實現信息的高效率傳播,更好、更快、更全面傳播新聞事件與新聞內容。基于此,電視編輯人員需要轉變作業思維,學會在信息采集、信息獲取方式、表現形式等各方面創新,以增強電視欄目素材質量,提高群眾關注度。
二、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編輯的創新分析
從作用與職能角度來看,電視編輯主要負責報道新聞、整理新聞素材、加工新聞信息等,是負責電視欄目內容的重要主體,其在電視信息傳播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為此,要增強電視欄目質量,適應媒體融合大環境的發展,推動電視編輯工作創新,是必然的選擇。在創新思路上,應從如下幾個方向入手:
(一)把握媒體融合背景下受眾的內在需求
受媒體融合影響,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并存,特別是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上占據明顯優勢。但與此同時,信息泛濫問題也開始凸顯,人們希望自主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受眾偏好也出現了一定的改變。為此,電視編輯在新聞內容創作、形式創造上,需要將受眾偏好與內在需求放在首位,以增強電視欄目內容對受眾的吸引力。如受眾在關注新聞信息上,十分傾向于最近新奇性的、貼近生活的新聞,而電視信息編輯可以以此為立足點,把握受眾內在需求,挖掘可以引起受眾共鳴的信息,以提升電視收視率。
(二)開展互動形式創新
傳統電視媒體在各種報道與信息傳播中,鮮有互動環節,沒有將受眾納入至信息傳播的環節之中。在媒體融合大環境下,新媒體為受眾參與信息傳播提供了平臺,互動性是新媒體的重要屬性。在這種背景下,電視編輯也應積極探索電視媒體與受眾互動的方式,切實傾聽來自受眾的聲音。為此,電視編輯應在明確節目定位的基礎上,設置滿足受眾內在需求的互動形式。電視媒體可以與互聯網相結合,可以在官網上發布互動調查問卷,也可在微信平臺或新浪微博等平臺中發出調查,以更好了解受眾的意見、需求,據此來推動互動方式創新,改進電視欄目質量。電視編輯也可借助媒體融合優勢,在網站中設置專門的討論區,讓受眾更為直接地參與到電視節目的討論、交流中,并通過互動形式創新,拉近與受眾間的距離,增強受眾對電視節目的忠實度。
(三)新聞內容維護方法的創新
對于電視新聞來說,新聞的真實性是信息的靈魂與生命。在媒體融合中,各種信息充斥著各類媒體,但與此同時,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面臨著較多問題,尤其是虛假信息的傳播,嚴重影響著社會輿論氛圍。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電視編輯應秉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做好新聞內容的維護與創新,具體措施為:其一,在新聞稿件審查時,不能僅僅關注重大事件,還需要關注一些新聞細節,依托媒體融合優勢,對一些事件的真實性進行審查與判斷;其二,在報道內容編輯過程中,應真正融入真實情感。當下,電視媒體面臨的競爭壓力是巨大的,要吸引受眾,就需要提高新聞內容的生動性,增強環境渲染。在確保信息傳播的真實基礎上,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等方式來還原事件發展的過程,讓受眾可以更好體會與把握事件真相。如在一些地震或火災等突發性事件報道中,電視編輯應做好跟進報道,為公眾提供最新的救援動態,并搭配現場圖片、影像資料,以事實說話,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引導社會力量救災捐款等。
(四)新聞內容選擇層面的創新
在媒體融合大環境下,電視編輯在新聞內容選擇上,應切實以受眾需求、偏好為立足點,強化不同傳播平臺資源的整合力度。當下,各類媒體信息傳播競爭十分突出,為迎合受眾,也帶來了傳播內容同質化、通俗化等問題。綜合考慮這些問題,電視編輯應在編輯形式、編輯內容上做好創新工作,切實突破同質化內容報道,增強節目創新性,賦予節目新穎、深度、趣味等特征。在節目編排過程中,可以引入多種信息展示技術,切實拓展電視編輯的視角與思維,以創新來謀求更長遠的發展,切實滿足受眾的內在需要。如在介紹黨員先進事跡新聞報道中,可以選擇基層的黨員作為觀察點,介紹若干名黨員的事跡,并在網絡上發布直播,用戶不僅可以在電視上觀看,也可在客戶端中同步觀看,以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贏得更好的社會響應。關注新聞內容的創新,還可深度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提高新聞探索的深度,以更專業的視角來評論新聞事件,引導群眾認知新聞真相。
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發展,電視媒體的地位與作用受到嚴峻挑戰,為增強電視媒體新聞傳播影響力,切實發揮輿論引導、輿論監督、新聞報道、信息傳播等職能,需要電視編輯切實做好工作創新,以提升電視節目的深度、新穎度、吸引力,增強受眾對電視節目的關注度,提升電視收視率。為此,電視編輯需要切實把握受眾的內在需求,從互動層面、新聞內容維護層面、新聞內容選擇層面等開展積極創新,以打造高質量電視欄目,增強電視節目質量,以實現相應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人才培養探析[J]. 白潔.新聞論壇.2018(03)
[2]大數據背景下的報紙新聞編輯工作[J].梁學東.新聞研究導刊.2016(24)
[3]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的困境與突圍[J].楊立霞.傳播力研究.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