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南
摘要:現如今,在煤礦企業里安全是人們一直關心的主要問題,而煤礦機電系統本身的安全直接影響了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所以,煤礦企業應不斷提高重視程度。
關鍵詞:煤礦;機電系統;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引言
在礦井生產過程中,煤礦機電系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影響的范圍廣泛且技術性較強,包含了諸多特殊工種,因而機電系統運行的正常性與煤礦生產安全存在直接的聯系。
一、煤礦機電系統管理現狀
近幾年我國的煤礦機電系統發展迅速,但是因諸多因素的影響,煤礦機電系統的問題仍層出不窮。煤礦企業對機電管理系統認識不夠充分,致使各類安全事件時有發生。
(一)設備老化
煤礦企業受利益的驅使,為了減少設備維護帶來的資金支出,疏于對設備的保養和維護,老化的設備也沒有及時更換。很多硬件設備已經超出了使用年限,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有些機電設備在設計之初就缺少安全保護裝置,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還有一部分設備由于年久失修而導致反應比較慢。
(二)管理維護人員業務能力偏低
從事煤礦的工人一般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就導致從業者學歷和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多數機電系統技術人員無法完全掌握機電系統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就會因不熟練而產生各種問題,為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三)崗位培訓不到位
近幾年煤礦企業也逐漸的開始對工人進行崗位培訓,但是培訓過程趨于流程化,只是走走過場,應付領導檢查,工人沒有學到真正的對于工作有用的知識。培訓過程缺乏針對性,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也過于抽象,缺乏具體的實際操作步驟和方法,被培訓人員基本都是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不知道怎么操作,從而引發安全事故。
(四)管理制度不嚴謹
我國多數的煤礦企業缺乏嚴格的管理制度,管理機制不健全。對機電系統的管理缺乏針對性,對系統的管理千篇一律。在機電系統中存在很多特殊工種和高危工種,這些完全被管理者所忽視。對于機電系統的人員調動完全不符合實際需要,往往會將經驗豐富的員工調離崗位,剩下的或者是補充進來的多是經驗不足的員工,常常會導致操作失誤,使事故頻發發生。
二、完善煤礦機電系統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對機電硬件設施予以定期檢查并對老化設備及時更新
大部分煤礦企業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所以盡可能在各環節節省成本,對老化設備的更換并不及時。但作為煤礦企業,為實現自身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眼光應放長遠,雖然機電設備檢查、維修與更新會消耗一定的資金,增加生產的成本,但是,及時更換老化的機電設備卻能夠增強煤礦企業實際的生產效率,間接地獲取了可觀的利潤。新機電設備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水平,也能夠減少機電設備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節省了因事故所消耗的資金。也就是說,對較高安全水平的煤礦機電設備應用,使企業利潤明顯提高。為此,煤礦企業需對機電系統的設備展開定期地檢查和維修并詳細的等級,及時記錄設備存在的問題并上報。需注意的是,存在問題的設備應停止使用,在維修好以后才能夠繼續投入到生產實踐當中。為了使檢查工作人員的態度更端正,可以貫徹并落實檢查責任制度,若當天檢查上報不存在問題,但卻出現了安全事故,必須深入查找問題原因,若由硬件設備問題引起,則應當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為此,檢查工作人員在開展檢查工作的時候,必須要細心且謹慎,以保證機電設備的運行更加安全與穩定。
(二)提高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企業在用人方面一定要嚴格把關,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一律不得錄用。提高機電系統的用人標準,完善用人制度。對于從業人員實行崗前培訓及考核,對于考核成績不合格的人員堅決不予錄用。考核分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項,從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操作,一項不合格者不予錄用。堅決杜絕高層領導利用權力之便搞人情關系,破格錄用的現象產生。
(三)全面改革安全管理機制
要想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就必須要注重從業工作人員責任意識的培養,并不斷強化其操作水平。為此,煤礦企業應向從業工作人員實施安全管理教育,推動安全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與此同時,還應增加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計劃內容,具體指的就是研討總結會議的定期召開,通過這一會議形式,加大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保證群策群力,進一步強化機電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確保全面調動從業工作人員,使其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不斷提升。在改革安全管理機制的同事,也同樣需向工作人員實施安全管理教育,可以下發安全知識的冊子,以保證其正確認知生產安全性的重要作用,進而在實踐工作的過程中,提高個人責任意識,以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
(四)機電系統用人制度的嚴格規范
應適當提高機電系統準入門檻,特別關注機電系統從業工作人員自身素質,若學歷能力不滿足要求,不允許錄用。另外,需建立并健全崗前培訓機制,貫徹并落實入職前的考核,盡量保證參與工作的人員都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與技能,進而降低因技能不符合要求所引發的機電安全事故。針對在職從業工作人員,則應當執行月考核機制,將工資、專業能力以及績效相關聯,不斷激發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學習熱情,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
(五)對機電系統實行信息化管理
將GIS系統應用到機電系統的安全管理中來,不僅能有效的管理機電系統的信息資源,更能對機電系統的故障和隱患進行全面的分析,便于管理者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和科學的判斷。GIS系統不僅能實現人員的基本管理和調配,同時也能對設備實時進行監測,及時定位設備故障,方便檢修和維護。實現機電系統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系數,將機電系統的安全隱患及時扼殺。
結語
綜上所述,在煤礦生產中,煤礦機電系統的安全性會直接影響生產的安全性,為此,煤礦企業需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在此過程中,企業需全面推進安全管理機制的改革,同時向從業工作人員實施安全管理教育,組建素質與水平較高的機電系統人員隊伍。除此之外,煤礦企業還應當與時俱進,貫徹并落實信息化管理模式,進一步增強管理的效果與水平,降低安全隱患發生的幾率。針對老化機電設備進行及時地更換,并處理運行中存在的故障。必須全面開展機電系統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夠提升煤礦機電系統生產的安全性,促進煤礦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正南.煤礦機電系統的安全管理與方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8):1469
[2]張楠.寺河煤礦機電系統相關研究[J].能源與節能,2016,(11):56-57
[3]姚創業.試論積極預防思想在煤礦機電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煤,2015,(8):53-54
[4]張學軍,李友柱.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及維護要點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