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教育家》微信公眾平臺賬號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要想達人,首先就要立己。我的辦法就是背誦古代經典。因為經典中不但搖曳著智慧的光華,也多流瀉著思想的要義。當將其背誦下來之后,其思想與智慧就會在無形中走進你的心靈世界。
遺憾的是,我覺悟得比較晚,49歲才背誦了《論語》,66歲才把《大學》《中庸》《學記》背下來。不過,我有一個深切的感受,背誦之后,孔子的君子人格開始在浸染我的思想,盡管在很多方面還做得不夠;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種鳳凰涅槃式的變化。
《大學》有言:“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當我有了一點收獲的時候, 我首先在家庭內部進行了一場“革命”, 用獎學金的方式,讓兩個女兒背誦了《論語》《大學》《中庸》《周易》中的一些內容。同時,再向下一代延伸,兩個女兒的孩子,已各背誦六七萬字的經典,并閱讀了不少中外文學名著。兩個小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考試成績并不太好;可是,我們認為那不是什么大事,當為之埋上經典的種子之后,就一定有一個好的發展前景。事實確實如此,到四年級的時候, 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始提升,學習變得輕松;更重要的是,還有了一定的文化品位。
“達人”當然不能只局限于家庭成員上, 還應當向外拓展。我長年奔波于全國各地采訪,而在寫作的時候, 我不只是寫被采訪者的事跡與理念,還將一些經典文化中的思想融入其中,讓這些優質的文化,為文章點燃生命的亮色。因為大家需要的不只是經驗,還有能夠對經驗提升的高品位的文化。有的校長或老師,有著讓人感嘆不已的浩然正氣、君子人格與學術素養,不只是為其本人樹立了一座巍峨的豐碑,也持續不斷地影響到其他的老師與學生,讓他們也在自覺不自覺地“學而時習之”。如果能多報道出一些這樣的校長與教師,于我而言,就有了“達人”的審美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