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風和光)發電裝置從傳統發電廠賺取回報的好日子正在墜入噩夢。風能和光電發電廠在許多地方如雨后春筍,且產生的電力在許多地方一天中特定時段發電總量超過需求時,都有入網優先權。結果電力價格常跌至負值的轄區越來越多。美國加州的NRG Energy公司、德國的RWE AG公司、澳大利亞的Origin Energy公司的發電裝置都遇到了這類問題。一開始原本只在多風的圣誕節假日里才出現幾個小時的怪事,如今這樣的負電價在許多電力市場都高達數百小時,這完全顛覆了發電企業要盈利的經濟規律。
比利時國家電網的一位官員說,比利時沒有產生負電價的時間段,負電價源于多風的德國及其對外充足的出口。
產生負電價說明十幾年來致力于轉向更加清潔能源過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政府。當供應超過需求時,負電價就會發生,通常發生在正午強光照或者早晨風大而需求又很低的時刻。負電價實際上是向公用事業部門發出了需要關閉一些發電裝置的信號。負電價并非意味著消費者會得到退款,或者電表倒轉。這種情況會造成傳統燃煤和燃氣發電裝置頻繁開停,而這些裝置并不是為頻繁開停設計的。公用事業部門也抱怨這不利于從發電投資中獲取預期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