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471002)劉志琴
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發生的主要標志為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該病常伴有晶狀體混濁,嚴重影響患者視力。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為新型聯合手術方式,具有出血少、術后炎癥反應輕、創傷小等特點[1]。此外,術后高效護理及出院指導,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本研究探討計劃行為理論(TPB)的針對性護理對其行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86例PDR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3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38~72歲;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35~71歲。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本研究經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向患者講解PDR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手術過程中及術后注意事項,疏導患者心理,進行有效飲食護理等。
1.2.2 觀察組 于對照組基礎上給予TPB的針對性護理。(1)入院后問卷調查。設計PDR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健康行為、主觀意向、行為及感知控制等。(2)手術前后針對性行為護理。①術前行為態度護理模式。責任護士應通過講解疾病、宣傳教育等,建立良好護患關系,限制患者頭部過度活動,避免裂孔受到牽拉視網膜脫離范圍增大。指導患者抑制打噴嚏、咳嗽正確方法等,保證患者行為健康。②提高患者主觀行為規范。詳細記錄患者具體病情狀況,主動向主治醫生詢問病情發展及手術注意事項,提高護理針對性。舉辦相關健康知識講座,規范患者對疾病及手術認知,提高其治療依從性。③術后行為控制護理。增強患者術后自我護理效能意識,護士應囑咐患者定時、定量服藥,指導患者健康飲食,根據病情給予藥物劑量增減。注意術后隨訪,通過定期電話隨訪,幫助患者解決困難。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后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患者的滿意度,不滿意為<70分;滿意為70~90分;非常滿意為>90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②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用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 觀察組非常滿意26例,滿意14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分別為18例、13例、12例。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3.02%高于對照組的72.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發生后囊膜混濁1例,前房滲出1例;對照組發生后囊膜混濁3例,前房滲出3例,視網膜脫離2例,角膜輕度水腫2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65%(2/43)低于對照組23.26%(10/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可使全視網膜光凝程度更加充分,治療效果較佳;但患者于術前、術后常產生各種生理、心理不適感,因此治療同時探討高效護理尤為重要[2]。TPB的針對性護理重視在手術中的作用,根據患者于圍手術期各種行為表現,予以計劃性、系統性、針對性護理,減少危險因素;針對不同患者具體情況,實施個性化護理,貫穿整個手術過程,增強患者手術信心;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行為習慣,能夠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并提高其自我預防及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患者預后改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TPB的針對性護理可提高行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PDR患者護理滿意度,并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對行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PDR患者實施TPB的針對性護理,可降低其并發癥發生率,能有效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