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崢延
摘 要: 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隨著應用軟件的開發深入,計算機給幼兒園教學與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變革,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技術手段。幼兒園的課程信息化在這種發展大趨勢下應運而生。園本課程信息化是指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教育內容、操作模式及兒童用書、教具學具、研究動態等課程資源,以不同方式在網絡上呈現,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將課程管理的方式、手段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實現園本課程信息化。
關鍵詞: 幼兒園 課程信息化 可持續發展
引言
幼兒園要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是對幼兒園的客觀要求,也是幼兒園自身求生存、謀發展、鑄輝煌的必由之路[1]。幼兒園要想發展,必須緊跟時代,以創新的眼光進行教育,因此,注入幼兒園課程信息化,以課程信息化的教學、管理實現幼兒園持續發展,幫助幼兒園樹立其特色和品牌,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加強幼兒園的課程信息化建設,推動幼兒園可持續發展,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
1.增強教師對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認識、學習、運用和制作能力
信息化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枯燥知識趣味化,從而營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2]。正是基于這些生動有趣的信息化,才能夠引起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有探究的欲望。因此,信息化課件的制作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能夠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主題課程需要制作信息化課件,運用不同信息化技術解決教學難題[3]。因此,制作信息化課件起到推動作用。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認識,在自身知識基礎上不斷再提升,明白課程信息化在幼兒園中所起的地位和作用,具備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制作具有不同特點的信息化課件,喚起幼兒的好奇心,達到提高幼兒課程興趣的目的。一般而言,幼兒教師的教學強項是帶領孩子們唱歌跳舞講故事等,如果突然要制作信息化課件,難免感到比較吃力。因此,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前提就是適應當下教育教學發展軌道,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意志力,因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尤其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的現象,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教師更需要不斷強化自我,提高自身專業素質,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理論學習是基礎,也是前提,只有自身熟記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再提升專業素質[4]。讓教師更新觀念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演示工具,而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相互融合,真正為教學解決難題,在思想上達成共識;其次,強化自身僅僅是一部分,還需要不斷取長補短,多學習、多研究,只有不斷深層次地提升自我,才能形成扎實的專業功底,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多參加一些有關信息技術的培訓,從中收獲一些知識。此外,還可以走訪一些兄弟院校,學習他人的優秀和典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可以多讓一些專家來幼兒園做指導,專家的指導能夠讓教師受益匪淺,兄弟院校的一些優秀教育教學案例也能夠激發教師不斷更新自我、創新自我。這樣,教師有了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能力自然而然快速得到提高。在教師專業發展培養中,必須引導教師思考如何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提高幼兒的多元化學習能力,通過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提高課程整合能力。要實現園本課程信息化,提高教師對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認識、學習、運用和制作能力是關鍵要素之一,必須不斷努力再提升。
2.充分發揮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價值
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為教師提供了更多教學便利、更多元素的教學信息,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機會和不同學習環境。教師要將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觀念,擯棄以往舊觀念,緊跟時代教學模式,善于借助課程信息化資源庫這個平臺進行資源共享,不應該存在一些片面認識,比如認同別人的想法而不敢用、不想用,這樣就浪費了互動學習資源。只要將幼兒園課程信息化資源為我所用,就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解放老師。孩子能在不同信息化技術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獲取不同的知識技能,可謂一舉兩得。與此同時,教師在共享園本課程信息化資源的時候,也是一種互動學習,能夠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從而促進自身專業成長。這就是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價值,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幼兒又能從中收獲知識、收獲快樂。
3.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相結合,推進幼兒園課程信息化的發展
幼兒園要持續發展必須構建一個適合自身幼兒園發展的課程體系,這就要求幼兒園實踐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同時與幼兒園課程相互整合,實現相互發展的目標。這個整合不是將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把信息技術作為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旨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效整合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幼兒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從而徹底改革以往的教學。實踐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教師教育信息化專業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必須和課程改革任務和目標密切相關聯,必須改變幼兒學習方式。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一定要認識到區域、小組通過寬帶網絡平臺互動合作學習的價值,并能夠利用互動合作學習和同輩、專家指導的方法有效提高專業能力,真正實現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促進幼兒園持續發展。
4.通過課程信息化拓展家園共育的空間
幼兒園教育活動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合理科學地運用家長資源是促進教育發展的新途徑。隨著工作節奏加快,部分家長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但又非常關心孩子,希望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并與老師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信息技術應用于家園共育后能夠充分發揮交互信息、共享資源等特性,在交流時間、合作渠道、溝通內容、共育效果等方面體現出突出的優勢。其中“博客”是一種網絡交流軟件,具有快捷、方便、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教師、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上拓展家園共育新空間,及時發布孩子在家在園的情況,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有關問題。通過信息技術架起“幼兒園——家庭、社會”之間溝通的橋梁,三者有機結合、積極互動、和諧高效。幼兒園工作有了家長們的支持和重視,有效促進幼兒園發展。
5.運用課程信息化實現幼兒園管理的智能化
幼兒園發展趨勢如何,不僅在于教學質量,還在于幼兒園管理,所以,在幼兒園課程信息化建設道路上,要緊跟時代技術步伐,通過創新思路進行教學管理,以課程信息化實現幼兒園管理智能化,打造一個數字化幼兒園。同時,信息化管理的各個成員必須職責明確、相互協調,明確自身的任務目標,能夠與其他教師相互協調、共同促進,實現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全面化,從而有效促進幼兒園信息化系統正常運作。此外,還應該根據我園管理信息化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操作性強且具有實用價值的各項信息化管理規章制度,認真解讀、努力踐行,通過制度進行幼兒園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信息化的作用。有了信息技術的注入,也就實現了幼兒園的智能化管理,這種智能化是對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對幼兒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有了信息技術的投入,必定能給幼兒園帶來許多發展機遇,對我園可持續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6.結語
通過對幼兒園課程信息化進行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信息技術的價值性是一種實踐教育,也是一種創新教育。在幼教改革浪潮中,課程信息化技術的影響將會產生深刻、長遠、劃時代的力量,必將為幼兒園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改變。但要讓課程信息化技術實現幼兒園的持續發展,則必須長期奮斗和付出,讓我們共同為幼兒園的發展而努力,努力提升幼兒園各方面。
參考文獻:
[1]董曉媛.談教育信息化之幼兒園教學[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5(7).
[2]吳春燕.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化教育資源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2016(8).
[3]楊小煜.淺談教育信息化與幼兒園教學的關系[J].中華少年,2016(35).
[4]劉桂紅.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