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企業須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銅礦企業作為典型的國有企業之一,為贏取更大市場份額,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其正致力于經濟體制改革,通過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調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等方式,提升了企業在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但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銅礦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仍不夠,影響著企業的正常運營,基于此,本研究以XX礦業為例,重點探究其激勵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關鍵詞 銅礦企業 激勵機制 組織管理 工作積極性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經濟全球化時代,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企業數量逐漸增多,規模不斷擴大,基于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市場,而更加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上,即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狀況,在企業運行管理過程中,員工是其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其不僅是管理主體,也是管理客體,在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得人力效益實現最大化,是企業必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其應利用合理的激勵管理機制,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員工在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
一、銅礦企業激勵管理制度發展現狀
為深入分析銅礦企業當前激勵管理制度的發展現狀,筆者選擇某礦業企業——XX礦業為例,通過親自參與的方式,了解企業實行的激勵管理制度,從而探究其存在的問題。
(一)XX銅礦企業人力資源狀況
XX礦業成立于2001年,目前主要從事銅精礦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礦業開發、技術服務、銅冶煉,主要產品有銅、鈷、鉬、鐵精礦、陽極銅、工業硫酸等。公司成立16年來,具備近2萬噸/日礦石采選和10萬噸/年陽極銅生產能力,現有3個直屬單位,6家所屬絕對控股企業,6家參股企業,10個機關職能部門:公司辦公室、財務部、人力資源部、投資管理部、礦產資源部、生產科技部、安全環保部、紀檢監察部(法律事務辦公室合署)、黨委工作部、工會工作部。
XX礦業員工構成情況:截至2016年底,公司在冊員工人數2573人。其中,公司領導6人,中層以上管理人員59人,專業技術人員582人,一般員工1866人,內退員工60人。按學歷劃分: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占0.2%,大學本科學歷人員12.85%,大學??茖W歷人員14.25%,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72.7%。按職稱劃分:高級以上職稱2%,中級職稱7.6%,初級職稱13.57%。按年齡劃分:35歲以下占48.23%,36-50歲占44.45%,50歲以上占7.32%。從學歷和職稱看,XX礦業員工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及無職稱人員占比過大。
(二)XX銅礦企業激勵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通過親自參與,了解到XX礦業激勵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方面:
1.缺乏完善的企業薪酬績效體系。XX礦業當前仍未形成完善的薪酬績效體系,其主要的激勵管理機制為“薪酬”,簡單的把物質獎勵、金錢價值相等同,其激勵、獎勵手段較為單一,企業領導人員認為“金錢”能夠直接激勵員工,忽略了物質激勵的組成結構、激勵層次。從激勵依據的角度分析,其具備變動性、多元性、相對性的特征,但如果僅用物質獎勵,人為的降低了“薪酬”對于工作人員的推動作用。
當前XX礦業實行“崗位技能工資”制度,員工的工資構成較為復雜,缺乏良好的激勵性,如員工的年度、月度獎金雖然按績效考核辦法發放,但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薪酬調節機制對員工離職率影響較大,也會考慮部分預發給員工,部分失去了獎勵本身的激勵和約束作用。
2.缺乏系統的企業培訓激勵機制。XX礦業培訓激勵機制沿用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與現代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并不符合,企業注重培訓率,通常使用強制培訓的方法,培訓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存在脫節的問題,也與用人制度、工資體系等的相關度較低[2],在工作人員的職業發展計劃、績效中并未真實反映出培訓效果。同時,企業缺乏完善的、合理的培訓規劃,其帶有明顯的功利性,降低了企業人才后續培養力度。
3.缺乏良好的激勵工作執行力。XX礦業在現代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逐步引入先進的、標準的管理模式,如精細化管理模式、學習型組織等,但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當前企業的激勵管理制度仍流于表面,很多制度都變成了走過場,降低了激勵效果。
4.缺乏有效的崗位定員方式。XX礦業員工招錄方式以人力資源部的崗位需求為基礎,而一旦定崗極少有調整。沒有根據崗位實際情況,對內部現有員工進行崗位競爭,未體現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二、激勵管理制度對于銅礦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完善的激勵管理制度對于銅礦企業發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1)直接的物質獎勵是對工作人員行為的肯定,可有效提升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也滿足了員工精神層面的需求;(2)民主獎勵可為員工提供參與企業重要決策活動的機會,其激勵效果較為明顯[3];(3)提供員工職位晉升機會,培養員工工作責任感,激發其工作熱情,從而充分挖掘員工潛能,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協同發展。
三、完善銅礦企業激勵管理制度的創新途徑
完善銅礦企業激勵管理制度,需要政府部門、領導人員的共同努力,結合當前企業激勵機制中存在的問題,綜合考慮員工職業發展計劃、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等方面的因素,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業薪酬績效體系
薪酬的高低是評估員工工作情況重要標準,員工通過薪資獲得個人成就感、滿足感,企業也需依靠薪酬來吸引人才,從而推動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當前XX礦業的崗位技能工資制本身激勵性較差,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建議引入“3P薪酬架構模式”,合理將Performance(業績)、Potency(能力)、Position(崗位)融入員工的薪酬中,充分體現員工能力在薪酬中的重要性,以建立健全企業薪酬、績效體系。
(二)建立健全企業培訓激勵機制
首先,根據銅礦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培訓激勵機制,通過調整企業培訓管理模式、完善考評制度、優化培訓課程結構等方式,給員工提供更多的實踐培訓機會,系統的培訓員工,不斷拓寬員工工作創新思維;其次,完善企業工作人員自主培訓的激勵管理制度,將培訓結果融入員工薪酬績效考核中,激發員工培訓的主動性。
(三)重視組織機構調整等工作
XX礦業應重視調整內部組織結構,提升激勵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將績效管理貫徹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如通過優化組織結構、設置合理的工作崗位等,堅持以企業發展目標為基礎,實現崗位的科學性。
(四)重視建設企業文化
重視建設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發展平臺,尊重科學技術人員,增加不同部門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借助激勵管理制度,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共享。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在企業持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先進的“以人為本”理念相符合,銅礦企業基于市場經濟建設背景下,為謀求更大發展空間,提升企業經濟、社會效益,必須突出員工的地位,綜合考慮企業發展戰略等因素,建立健全企業針對性激勵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建華,陳輝華,楊軍將.政府引導型產學研合作創新中政府對企業的激勵--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23(11):23-26.
[2] 李俊.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關鍵制度要素研究——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J].江蘇高教,2017,16(1):85-89.
[3] 諶曉舟,賈君.企業在職培訓能否提升就業穩定性——基于廣東南海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學術研究,2016,26(12):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