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銳
中圖分類號:TM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是一個特定的企業形態,是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一面旗幟,針對當前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面臨的形勢,本文在分析其特點的基礎上,指出了文化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討論了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具體的措施。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新能源 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人們對于綠色世界的追求,能源結構調整,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以其清潔能源特性得到迅猛發展,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面臨著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結合其特點建立企業文化的核心競爭力。
一、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特點
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由于其電力產品的特殊性加上國有資產性質,從而使企業文化呈現出行業的獨特性。又由于項目單個裝機容量小,很多光伏項目只有幾千瓦,大的風電項目也只有幾萬千瓦裝機容量,地域偏僻、分散,往往只有10幾個人或幾個人就組成一個風光場站;而就是這樣的一個風光場站卻是一個獨立的法人經濟實體,管理的內容涵蓋生產、安全、經營、管理、黨建、企業文化等內容,與傳統火電、水電以及核電人員集中不同,在文化結構上有本質區別,每家發電企業包含幾家甚至十幾家這樣的場站,所以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也有其獨特性。
二、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
現代企業的競爭表面看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深一層看是管理的競爭,最高層次的競爭表現為人才的競爭,而其背后則是文化的競爭,作為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其綠色發展理念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作為國有企業擔負的責任,傳播社會主義先進的文化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使命。
(二)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途徑
企業文化能夠將員工的思想統一到企業發展的目標上來,與員工的訴求及個人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內生源動力,調動全員積極性,轉為實現共同目標的不竭動能。
(三)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需要
企業形象是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運營的結晶,良好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無價之寶,是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文化往往代表了一個企業的形象,成為企業特殊的符號,具有較強的傳播性,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當前,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最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自覺導入企業形象戰略,打造清潔能源品牌,全面提升企業形象。
(四)推動文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未來是文化管理的時代,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是使用文化進行管理,只有把文化思想和管理思想潛移默化的融入企業發展運營流程的企業,才能根基牢固,滿足打造百年企業的需要。
三、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由于新能源發電企業是新興產業,多數員工來自火電或電建等企業,思想養成各有不同,難以統一;加上各場站地處偏遠,與外界相對比較隔離,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推進很難成體系,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管理改革發展的需要和步伐,暴露出的一些弊端不容忽視。
(一)企業文化含義不清晰
有些管理者把企業文化單一的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文體活動、企業VI標識及口號,熱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走過場;有些企業有形文化建設投入較大,但缺乏具有整合力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注重形式,忽略內含,沒有把企業文化放在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凝聚人心的作用的地位上面。
(二)企業文化發展不平衡
現在,企業都在搞企業文化建設,但有些企業重視程度不夠,認為這項工作是務虛的,沒有搞生產建設這些實際的工作有意義,投入度不高,沒有認識到企業文化在促進企業中心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導致企業文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
(三)企業文化特色不鮮明
有些企業推行統一的文化,一味模仿或照搬其他企業的文化,簡單移植,而忽略了在統一文化上的個性文化和企業自身文化的潛在內生機制,使得水土不服,扼殺了企業文化的創造力。好的企業文化一定是通過自身的創造力,通過文化創新實現的,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
(四)企業文化脫節性嚴重
企業的文化建設與管理沒有結合到一起,使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建設這兩個命運共同體當作兩條平行線割裂開來,沒有內化到企業的規章制度中去,企業文化在生產經營中沒有得到體現,因而不能使企業文化建設的引導性價值與企業管理中的操作性價值融合。
(五)企業文化功利化嚴重
受現有政治體制和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的影響和制約,公司制改革后認為企業是盈利性的經濟組織,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目標,在實踐中不自覺的為獲得短期利益和忽略企業的長遠發展。導致有些企業不是在生產經營中熏陶自己的企業文化,而是臨時抱佛腳,求助專門的企劃機構,短時間提出響亮的口號,企圖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結果事與愿違。
(六)企業文化參與度不高
企業建設的關鍵在于實施,如果企業文化的總結和提煉只是管理者或企業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而沒有基層員工的參與,在實施中可能遇到抵觸或不合作,那么再好的企業文化也無法發揮作用,會出現提煉的企業文化和實際執行的是兩張皮或甚至針鋒相對的現象。
四、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廣泛動員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員工不僅是企業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員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新能源場站人員較少又相對獨立,這一點尤為重要。除了領導必須身體力行,積極示范傳播外,還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全體員工積極投身到文化建設這項工作中來,掀起企業文化研討的熱潮,在建設過程中統一,在過程中升華。
(二)注重提煉創新構建特質的子文化
新能源發電企業的集團公司層面都有自己推行的文化,而基層單位作為文化執行主體,要全面做好集團文化落地、深植管理推進工作。任何企業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子文化建設主體,負責結合行業、地域和歷史傳承,系統提煉、建設各具特色的子文化。要牢牢把握母、子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協同統一原則,注重融入,深入挖掘企業特質,對的企業文化進行提煉和創新,圍繞具體經營管理理念、員工崗位行為等方面建設自己的行動綱要,培育和創造獨具特色的個性文化,使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三)加強宣貫營造文化管理濃厚氛圍
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企業文化知識宣傳宣貫工作。現在是互聯網+的時代,員工的思維模式關注點關注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和步伐,必須創新載體、路徑和辦法,多利用微博、微信、論壇等手段。通過廣泛的群眾性創建活動,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并以此指導員工的行動,規范言行。要用核心價值觀貫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行為,提升員工的職業修養和技術水平。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宣傳,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四)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典型人物和事跡是企業精神、優秀理念的象征,優秀人物的言行可以體現企業文化良好的內涵,優秀人物的先鋒模范作用可以為全體員工豎起一面不朽的旗幟。要注重提煉企業員工的良好行為和實踐,開展文化理念故事征集活動,把優秀人物的言行,作為職工日常工作中的行動榜樣。要結合生產經營工作實際,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組織各類主題實踐活動,培養和選樹先進典型,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推進企業文化創建工作。
(五)全力圍繞企業中心推進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念,這是一個長久互動的過程。實施企業文化建設目的是為了推動和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為了促進干部員工轉變觀念,達到凝心聚力、提高戰斗力,激發企業的內部活力和創新力,提升經營業績,推動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始終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相結合,與企業的經營目標相結合,與員工的利益要求相結合。
(六)健全制度推進文化建設進入常態化
要把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的各項環節中來,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體現到企業管理的各項制度中去,規章制度的“廢、改、立”要充分體現企業的核心價值理念,逐步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要制定文化落地的制度辦法,用制度規范文化落地的途徑、程序、載體、形式等,強制或部分強制性地進行傳揚和落地,并把這些理念體系蘊藏于日常工作生活的行為規范等有形的載體中。要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到日常管理中,納入業績考核體系,建立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位并高質量完成。
參考文獻:
[1] 柳祥梅.基于企業文化下的企業檔案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6(32).
[2] 胡蒙.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科教導刊,2016(5).
[3] 伏厚勤.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大陸橋視野,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