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莊才寶
(1.沂水縣水利局道托水利服務中心,山東 沂水 276400;2.沂水縣跋山水庫管理處,山東 沂水 276400)
跋山水庫始建于1959年,1960年4月建成蓄水,控制流域面積1782km2,總庫容5.28億m3,興利庫容2.67億 m3,最大水面0.27萬hm2,年均來水4億m3,年均供水2億m3,是山東省第三大水庫。跋山水庫管理范圍為高程178.0m水位線以下,主要入庫河流有沂河和暖陽河。跋山水庫是沂水縣城區生產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地,是臨沂市城區生產生活用水的備用水源地,設計日供水量25萬t,保護城區3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
跋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工作已列入沂水縣環保突出問題攻堅行動,并編制完成《沂水縣跋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跋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范圍為放水洞半徑500m范圍的水域(0.37km2)和取水口側正常水位線以上200m范圍的陸域(0.19km2),水質目標地表水Ⅱ類。二級保護區范圍為一級保護區外徑向距離2000m的水域(21.3km2)和不超過相應流域分水嶺的陸域(29.7km2),水質目標地表水Ⅲ類。準保護區范圍為二級保護區以外的匯水區域(153.3km2),水質目標為滿足二級保護區水質標準要求。
跋山水庫網箱養魚高峰期達到34000余架,遠超水體承載能力。縣政府組織庫區鄉鎮、跋山水庫管理處和環保、水利、漁業、公安等部門持續開展養魚網箱工作,2014年全部清除了庫內養魚網箱,水質得到很大改善,為城區生產生活供水提供水源保障。
庫區鄉鎮積極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水域環境綜合整治、畜禽污染防治等工作,畜禽養殖場整治方面拆除135個、關停46個、整改97個,企業排污整治方面關閉排污口14處、停產整治3家、新上污水處理設施企業4家,水庫周邊環境進一步改善。
跋山水庫管理處制定年度庫區巡查制度,采取車巡、船巡、步巡相結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開展巡查,會同水利、公安部門建立水政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水庫庫區巡查規范化、常態化,累計制止水庫周邊違法建設、非法采砂、挖土造地、傾倒垃圾等違法行為30余起。
跋山水庫管理處會同庫區鄉鎮、縣河砂辦關停水庫周邊原有砂場28家,并停止庫區采砂許可審批,保護了庫區砂資源和生態環境。
縣環保局定期開展水質和水環境監測,及時分析檢測水質變化情況。跋山水庫管理處投資近30萬元,建設水質化驗室1個,新上多功能水質監測儀、農藥殘留速測儀等設備23臺(套),隨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跋山水庫管理處對水庫高程178.0m以外1500m范圍內的污染源進行了初步集中排查,分析擬定了水庫周邊污染源治理方案。
一級保護區范圍主要有縣地方海事處生活污水和垃圾、碧波山莊酒店餐飲污水和垃圾、跋山水庫化工廠、跋山水庫客運碼頭。
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范圍有:1)企業廢水間接排入水庫。水庫周邊魯南礦業有限公司、晟佰鈦業有限公司、正泰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排污治理情況總體較好,但存在不達標排放現象。2)醫療廢水直接或間接排入水庫。諸葛鎮新民官莊等醫院及部分村衛生室垃圾、廢水未規范處理。3)餐飲廢水直接或間接排入水庫。排查范圍內有飯店16家,其中,水庫高程178.0m以外100m范圍內有飯店8家,廢水未經處理或未徹底處理排入水庫。4)果園面源污染。水庫高程178.0m以外1500m范圍內共有果園約584.7hm2。農藥與化肥除果樹自身吸收少部分外,大部分經雨水沖刷入庫。5)畜禽養殖場污染。范圍內約有畜禽養殖場100個,仍有部分養殖場整改不徹底或出現反彈,污染物被雨水沖刷入水庫。6)生活、建筑垃圾未及時清運。部分河道生活、建筑垃圾未及時收集和清運。
跋山水庫水源地保護涉及多個鄉鎮和職能部門,缺乏統一領導,在監管和資金投入上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現象沒有形成整體合力。
跋山水庫水源地的保護宣傳教育不夠,公眾對水源保護知識了解不多,沒有形成自覺保護水源的意識。
縣政府將跋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列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成立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意見或方案,綜合考慮庫區經濟發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旅游開發,明確近期和遠期目標任務。加大財政投入,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吸收社會資本參與,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建立區域生態補償與考核機制,每年安排跋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補償資金,鼓勵鄉鎮(街道)將保護區內涉水污染物排放的投資項目、產業向非保護區轉移。
縣政府組織環保、交通等部門,積極爭取環庫堤壩項目,在水庫一定高程上建設環庫堤壩,增加水庫蓄水量,有效阻攔、過濾環庫堤壩以外的污染物入庫。
縣政府和庫區鄉鎮(街道)政府以征用或承包等形式,取得水庫高程176.0m~178.0m之間約200hm2水淹地的使用權,實施退耕還庫、還濕、還林,逐步增加庫濱帶水生植物覆蓋面積,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對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由縣環保部門負責地方海事處、碧波山莊酒店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工作;跋山水庫管理處實施內陸漁港建設項目,對現有客運碼頭進行升級改造。對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由庫區鄉鎮結合落實“河長制”和全縣環保突出問題治理攻堅行動,對企業廢水、醫院廢水、餐飲廢水和垃圾、畜禽養殖污染、村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農田和果園面源污染等污染源進行綜合整治,逐步消除各種污染隱患。
水庫管理部門加強水庫工程管理維護和水源地巡查,按照有關標準設置界碑、交通警示牌、宣傳牌等標識和視頻監控以及一級保護區必要的隔離防護設施。
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建立飲用水水源環境信息公開和有獎舉報制度,努力形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