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譽
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正文:
就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來看,其通常存在著兩種施工原料,及高強度鋼材與混凝土,通過合理的設計理論,結合先進的工藝,來以這兩種材料構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和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不同的是,預應力混凝土在實際應用中有著更大的優勢,在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的基礎材料強度較高,因而其整體結構的強度也通常較高,其在抗剪、抗滲等方面都有著很好的表現,此外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對建材實現節約,在實際應用中,該結構可以實現對鋼材40%~50%的節約,還可以實現對混凝土20%~40%的節約,它能夠對結構自重實現降低,從而確保結構足夠的美觀、輕巧。除了優點之外,它在一些方面也有著缺點,例如,其生產工藝過程并不簡單,同時還存在著較高的施工技術要求,一般需要通過專業的施工機械設備和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來進行操作,在成本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也較傳統的鋼筋混凝土更高。
在進行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配置及澆筑過程中,一定要對以下內容進行嚴格的控制,以此來確保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合理性:第一,要選擇普通的硅酸鹽水理來進行配置,盡可能的不選擇礦渣酸鹽水泥,一定不能選擇火山灰質類及粉煤灰質類的。在對粗集料進行選擇時,要盡量采用碎石,并確保其粒徑為5-25mm的范圍內;第二,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必須要確保水泥用量小于500kg/m3,在出現部分特殊情況時,可以對此范圍進行適當的提升,但要保證小于550kg/m3;第三,在混凝土內,一定要禁止CaCl2、NaCl2等氯鹽的摻入;第四,在對氯化物實施引入的過程中,必須要對氯化物的含量進行控制,使其不超過水泥用量的0.06%,若氯化物含量超過了這一數值,就要實施相應的防銹措施,可以通過對保護層厚度的增加來實現防銹;第五,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一定要做好相關的預應力筋錨固區及鋼筋密集區域的振搗作業。在進行先張法施工的過程中,要避免振動器對預應力筋產生碰撞,而在后張施工時,則要避免針對其對預應力筋管道產生碰撞。
就先張法施工來看,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前,要提前將預應力筋拉到一個應力值,然后將錨具錨在臺座支墩,在完成此操作后,實施對模板的安裝作業,并對相關的鋼筋和各種零件進行制作,這些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可以開展混凝土的澆筑,在完成澆筑后,一定要重視對其實施一定的養護。當混凝土結構強度滿足規定的要求后,就要對支墩上的預應力筋進行放松,從而以粘結力來將預應力筋的張拉力施加于混凝土結構,以此來造成預壓應力。在先張法施工中,所應用的臺座長度和施工存在很大的關系,臺座越長,所造成的積極影響也就越大,最長為100多米,因此,該方法也被叫做為長線法。
在后張法施工的過程中,其先進行對混凝土構件的澆筑,之后將預應力傳遞與構件。其施工時先把后賬預應力筋套管以及鋼筋等進行合理的設置,之后對相應的模板進行安裝,然后對其澆筑混凝土。在此過程中,要確保力筋存在先穿及后穿兩種方式。當混凝土結構的強度滿足規定的要求后,就要將預應力筋拉到所要求的的預應力值處,并把它錨在梁的兩段,之后利用兩段錨具,來實現對混凝土結構預應力的施加。要想使得預應力筋不被腐蝕,并確保其和混凝土結構有著足夠的粘結力,就一定要通過水泥漿來灌實預應力筋及套管中所存在的縫隙。
首先,在完成對預應力筋的張拉后,必須要第一時間的開展孔道壓漿施工,就孔道壓漿來看,應盡可能的選擇水泥漿來進行施工,同時還要確保水泥漿的強度符合施工需要,在工程設計中,如果沒有對其強度做出要求,那么一般情況下其要超過30MPa。其次,在玩孔道壓漿后,對于壓漿是否密實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檢察,如果檢查中發現了壓漿存在問題,那么就要盡快的對其進行處理。另外,在孔道壓漿中和壓漿厚度兩天內,要對混凝土的溫度產生重視,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其溫度始終超過5℃。如果白天的溫度超過了35℃,那么就要在晚上實施孔道壓漿施工。最后,必須要在確保孔道泥漿強度滿足相關的標準后,才可以吊移預制構件。
在建筑施工中,原材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其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總體質量。因此,一定要做好原材料施工質量的管理工作,從而實現對工程質量的進一步增強。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在鋼絞線進場前,必須要加強對現場的考察,在確認取樣符合要求后,才能夠進場進行使用。同時,還要做好對原材料的保存、保管,盡肯能的避免其受到外界環境、自然破壞等的影響。
在土建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分,其施工過程往往較為復雜,所以,一定要對其施工的各個環節加強重視,如果只是單個部門來開展施工,就不能確保施工的順利完成,在實際進行施工時,各個部門一定要深入的進行溝通、交流,以此來確保工作的相互配合,從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施工質量。
對建筑工程項目而言,施工技術的好壞對其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技術水平的高低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的施工人員一定要重視對技術的審核。在施工前期,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以確保其有著足夠的專業技術水平。此外,在進行施工時,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不斷優化施工技術,必須要盡可能的避免由施工技術所引發的安全隱患。
總而言之,在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進行分析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其中的關鍵技術,同時結合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從而進一步提升該技術的應用價值,以此來實現建筑行業在新時代下的新發展。